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611.87
    +144.97 (+0.83%)
     
  • 國指

    6,069.84
    +39.07 (+0.65%)
     
  • 上證綜指

    3,107.32
    +5.04 (+0.16%)
     
  • 道指

    33,550.27
    -68.61 (-0.20%)
     
  • 標普 500

    4,274.51
    +0.98 (+0.02%)
     
  • 納指

    13,092.85
    +29.24 (+0.22%)
     
  • Vix指數

    18.22
    -0.72 (-3.80%)
     
  • 富時100

    7,593.22
    -32.50 (-0.43%)
     
  • 紐約期油

    93.77
    +0.09 (+0.10%)
     
  • 金價

    1,894.50
    +3.60 (+0.19%)
     
  • 美元

    7.8201
    -0.0007 (-0.01%)
     
  • 人民幣

    0.9343
    +0.0002 (+0.02%)
     
  • 日圓

    0.0521
    -0.0002 (-0.33%)
     
  • 歐元

    8.2140
    -0.0520 (-0.63%)
     
  • Bitcoin

    26,296.43
    +104.59 (+0.40%)
     
  • CMC Crypto 200

    562.03
    -0.62 (-0.11%)
     

從“夫妻店”到上市創造24億美元財富后 奈雪的茶仍需面臨盈利考驗

從“夫妻店”到上市創造24億美元財富后 奈雪的茶仍需面臨盈利考驗

【彭博】— 時間拉回到2014年,彭心和她的丈夫趙林將房子作為抵押獲得銀行貸款,啟動了他們剛剛起步的茶飲生意。

現如今,他們創立的公司奈雪的茶週三在香港開始交易,估值超過40億美元。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這對夫婦各自持股的價值約12億美元。

「籌劃奈雪不是一個魯莽的過程」,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彭心接受採訪時說。開第一家店之前,「籌劃了將近兩年,每天都在測試新產品,給街上的人試喝」

奈雪的茶最初在深圳開設了三家分店,利用高端茶飲市場的榮景乘勢崛起,現已擴展到70多個城市,旗下有560多家門店,其中大部分在中國。但一些分析師擔心這家仍在虧損的公司能否扭虧為盈。該公司去年收入約為31億元人民幣(4.8億美元),淨虧損約為2.03億元人民幣。

奈雪的茶在股票發售時受到追捧,面向散戶發售部分獲得逾400倍認購。然而,該股週三在香港上市首日一度跌至17.30港元,較發行價下跌了13%。該股首日上市表現欠佳之時,亞洲銀行家預計,上半年的發行熱潮過後,泡沫估值和對於美國貨幣政策的緊張情緒使投資者更趨謹慎。

彭心說,該公司的目標是今年開設300家分店,並在2022年再開設350家分店。其中大部分將是一種名為「奈雪PRO」的新店業態,這種門店會出售咖啡和較小尺寸的烘焙食品以吸引上班族。彭心說,自去年以來,奈雪的茶每週都會推出一種新飲品,以吸引年輕人。

在IPO中籌集了約6.56億美元的奈雪的茶在招股書中表示,根據灼識諮詢的報告,按2020年零售消費總值計算,奈雪的茶在中國高端新式茶飲店市場排名第二,市占率約19%左右。另一個主要參與者是成立於2012年的喜茶。

光大新鴻基的證券策略師Kenny NG說,奈雪的茶或許可從其擴張中獲得提振,但更大的問題是它是否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勢頭。

他說,奈雪的茶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還有很大的空間通過擴大門店網絡來提高其盈利能力。但未來真正的挑戰是能否持續增長。

彭心說,該公司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例如一些勞力密集的流程改為自動化,包括切水果和揉麵團。

「我們希望奈雪能夠成為一個消費者每天都會來的信賴品牌,」她說。「希望它是一個值得做一輩子的事情」。

奈雪的茶(2150)股價資訊

參考新聞

Husband-Wife Team Build $2.4 Billion Fortune on Bubble Tea IPO

Bubble Tea Chain Nayuki Slides Up to 13% in Hong Kong Debut (1)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