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道指

    39,760.08
    +477.75 (+1.22%)
     
  • 標普 500

    5,248.49
    +44.91 (+0.86%)
     
  • 納指

    16,399.52
    +83.82 (+0.51%)
     
  • Vix指數

    12.96
    +0.18 (+1.41%)
     
  • 富時100

    7,950.25
    +18.27 (+0.23%)
     
  • 紐約期油

    81.78
    +0.43 (+0.53%)
     
  • 金價

    2,213.30
    +0.60 (+0.03%)
     
  • 美元

    7.8234
    +0.0004 (+0.00%)
     
  • 人民幣

    0.9233
    +0.0001 (+0.01%)
     
  • 日圓

    0.0514
    -0.0000 (-0.08%)
     
  • 歐元

    8.4436
    -0.0256 (-0.30%)
     
  • Bitcoin

    70,506.53
    +591.52 (+0.85%)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德生堂闖關港交所 勉強扭虧因減藥店?

這家連鎖藥店申請到港股上市,雖然它去年首9個月勉強扭虧,但背後原因可能是大量關店

重點:

  • 德生堂近年營收持續上升,但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至今已累計關店上千家

  • 中國的藥品零售市場分散,龍頭上市企業積極擴充市場佔有率,該公司規模較小,或許不易突圍

斯年

中國官方在12月初放寬新冠疫情管控後,確診個案大幅上升,各地出現「搶藥」、「囤藥」潮,藥店的重要性重回大眾視野。近日,一家連鎖藥房計劃在港股尋求上市,再次受到市場關注。

1月30日,德生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獨家保薦人為華泰國際。

德生堂成立於1999年,立足於甘肅省金昌市,從事藥品醫療服務,業務涵蓋醫、藥、險、養等多個領域,截至去年9月末擁有1,047家藥店、1家互聯網醫院、50家線下醫療診所和24家線下康養中心。

該公司的營收高度依賴藥品線下零售,去年首9個月線下零售營收12.64億元,佔整體收入76%:另外,其線上線下整合(O2O)零售收入也持續增加,去年首9個錄得1.5億元,按年大升115.3%,佔公司收入9%,遠高於上一年同期的4.8%,這些業務集中於甘肅省及西北地區,也就是德生堂的「發源地」。

初步招股文件引述研究機構灼識諮詢的報告,由於連鎖藥店更容易吸引來自當地社區的客戶,區域市場集中度往往比全國市場高,2021年,德生堂在甘肅省營運的藥品零售商中,線下營收排名第一,佔甘肅省線下藥品零售市場的25.3%,在西北地區的線下藥品零售營收排名中位列第三。

廣告

德生堂披露,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線下藥店、開設和收購診所等醫療機構、提升互聯網醫院營運、O2O及B2C模式的服務能力,以及擴充產品和服務種類等。

阿里健康入股

在德生堂上市前,阿里健康(0241.HK)曾兩度注資,每次代價9,444.4萬元。截至招股書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創始人龍岩持有70.56%股份,阿里健康及江蘇紫金弘雲各持股5%,但後者的合夥人之一,也是阿里健康控制的實體,意味阿里健康實際控制該公司10%股權。同時,阿里健康的首席財務官及執行董事屠燕武,亦同時擔任德生堂的非執行董事。

不過,阿里健康投資的藥店並不止德生堂一家,還有漱玉平民、華人健康、貴州一樹等公司。由於中國藥店市場格局分散,德生堂的未來發展也可以預見激烈競爭。

從招股文件披露的數據來看,德生堂的盈收近年持續增長,從2020年的17.53億元上升14.8%至2021年的20.14億元;去年首9個月,其營收為17.07億元,較上一年繼續增長16.4%。

公司近年營收上升,主要歸因於全渠道藥品零售業務增長,以及綜合健康管理服務專案的持續完善。其中,藥品零售是公司營收的絕對「主力」,近年來,該公司全渠道藥品零售業務的營收,均佔總營收接近98%。

但德生堂的業務長期虧損,直到去年首9個月才勉強扭虧為盈,期內利潤為77.2萬元,而2021年同期的虧損達到4,086萬元。但在去年四季度新冠疫情升溫期間,多地實施的封控措施限制人員流動,德生堂的線下藥品零售業務也受到打擊,最終或影響全年盈利表現。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德生堂扭虧的背後原因,可能反而是因為大量關店。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以來,由於全國爆發新冠疫情,德生堂調整經營和銷售策略,已經關閉上千家分店,其中僅2022年首三季度,就關閉了574家,期內營收成本及銷售開支佔總收入的比重,也從前一年同期的66.4%和26.1%,分別降至65%和24.7%。

行業競爭激烈

在醫療行業的不同賽道中,藥店的專業門檻相對較低,德生堂面臨眾多競爭對手,拓展之路恐怕不容易。

根據灼識報告,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相對分散,以2021年營收計算,首10名連鎖藥房營收佔比不到市場的20%,而即使在主力業務線下藥品零售方面,德生堂的營收在全國藥品零售商僅排在第16位,佔整個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的0.3%。

不過,這個行業已經湧現多家上市公司,2014年,一心堂(002727.SZ)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交易,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交易的連鎖藥店;此後,益豐藥房(603939.SH)、老百姓(603883.SH)、大參林(603233.SH)等同業紛紛在上海掛牌,這些公司2021年營收均破百億元,是德生堂的5倍以上。

由於市場分散,這些已上市企業仍持續擴展以提高市佔率,例如一心堂和益豐藥房在2021年新增自建門店數量逾千家,老百姓和大參林也分別新增超過800家和900家門市,與大減門店的德生堂背道而馳。

除此之外,近兩年還有泉源堂大藥房、華人健康、達嘉維康以及養天和大藥房等多家藥店籌備上市。在越來越擁擠的賽道上,德生堂想脫穎而出,或許需要更具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