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201.27
    +372.34 (+2.21%)
     
  • 國指

    6,100.22
    +145.60 (+2.45%)
     
  • 上證綜指

    3,044.82
    +22.84 (+0.76%)
     
  • 道指

    38,503.69
    +263.71 (+0.69%)
     
  • 標普 500

    5,070.55
    +59.95 (+1.20%)
     
  • 納指

    15,696.64
    +245.33 (+1.59%)
     
  • Vix指數

    15.82
    +0.13 (+0.83%)
     
  • 富時100

    8,078.75
    +33.94 (+0.42%)
     
  • 紐約期油

    83.25
    -0.11 (-0.13%)
     
  • 金價

    2,334.50
    -7.60 (-0.32%)
     
  • 美元

    7.8323
    -0.0020 (-0.03%)
     
  • 人民幣

    0.9246
    +0.0004 (+0.04%)
     
  • 日圓

    0.0503
    -0.0001 (-0.10%)
     
  • 歐元

    8.3698
    -0.0132 (-0.16%)
     
  • Bitcoin

    66,337.19
    +182.55 (+0.28%)
     
  • CMC Crypto 200

    1,434.63
    +10.53 (+0.74%)
     

恆大危機追蹤:美元債利息週二到期;假期後重新交易恆大股價上漲

【彭博】-- 隨著恆大專注於交樓和支付工人工資,這家陷入困境房企的債券持有人可能很快就有2.55億美元未獲兌付。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恆大兩支美元債利息週二到期,兩者都有30天的寬限期,超過寬限期未兌付才被列為違約。恆大在未能按時償還債務後,本月早些時候首次被國際評級公司列為違約。

香港週一公眾假期後市場週二重新開市,恆大的股價上漲7.4%。隨著當局據稱要求該公司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並交樓給業主的問題,恆大週日表示,大部分住房項目已經復工。

事態發展:

  • 恆大兩支美元債利息周二到期 被貼違約標籤後迎來首次重大兌付考驗

  • 中國恆大全國項目復工率接近92% 而償債期亦迫在眉睫

  • 福建陽光集團未在寬限期內支付美元債利息 中資地產債違約再添新案

  • 恆大承諾確保完成本月交樓3.9萬套的目標

  • 中國央行承諾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更加主動有為

  • 少量中國開發商本月發行債券 顯示投資者仍有精挑細選的需求

廣告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淨投放規模增至兩月新高(香港時間9:20 )

中國人民銀行週二向金融體系淨投放 1900億元人民幣(298億美元)的短期資金。該貨幣市場操作旨在呵護跨年時點資金面。

《上海證券報》此前報導稱,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央行維穩之心不變,會進行短期加量操作,疊加年末的財政投放,跨年資金面會大概率保持穩定。

恆大美元債券利息到期(香港時間5:00)

恆大週二將面臨兩支美元債券利息到期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恆大2023年到期票息7.5%債券的應付利息為5,040萬美元、2025年到期票息8.75%票據的應付利息為2.048億美元。

陽光城:股東出售並轉讓所持陽光城股份(香港時間22:32)

據陽光城在深交所發布的公告,泰康人壽和泰康養老同意轉讓陽光城7.41%的股份。在該交易後,泰康人壽持有陽光城3.99%的股份,泰康養老不持有陽光城任何股份。

陽光城的母公司美元債券違約(香港時間14:47)

陽光城的母公司已成為中國整頓該國負債累累之房企部門的最新受害者,因未在寬限期內支付美元債利息而違約。

據刊登在新加坡交易所、落款日期為12月25日的公告,由福建陽光集團提供擔保的2023年到期、票息11.875%的美元債截至公告日,未能支付利息。這只債券的存續餘額為2.96億美元,本期利息款原應於2021年11月10日支付,付息有30日的寬限期。

恆大全國項目復工率接近92%(香港時間14:41)

根據公司週日晚上發布的聲明稱,截至目前,恆大旗下近92%的房地產項目已復工,9月初這一比例僅為約50%。復工工人人數比9月份增加了31%,達到89,000人。

原文標題

Dollar Coupons Due, Shares Rise After Holiday: Evergrande Update

Most Read from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