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7 小時 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8,057.45
    +402.05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道指

    33,963.84
    -106.56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9 (-0.09%)
     
  • Vix指數

    17.20
    -0.34 (-1.94%)
     
  • 富時100

    7,683.91
    +5.29 (+0.07%)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美元

    7.8199
    -0.0001 (-0.00%)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Bitcoin

    26,618.23
    -12.50 (-0.05%)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恒生銀行股價回到1997年|何車

1987年10月股災(恒指1,876),恒生銀行(011,市值2,002億元,下稱「恒銀」)8.09元。恒指昨收18,234,較當年升8.7倍,恒生銀行昨收104.7元,較當年高出11.9倍,跑贏大市。

恒生銀行昨價較去年10月低位低5%,亦創下十一年來低價。將圖表拉到1997年,當年7月高位104.3元 ,即現價已回到廿六年前水平。

1)以前,恒生銀行盈利高增長時期,享高估值,最大原因是股東資金回報率超高,全球大銀行中應該數一而非數二。以2007年為例,高達32%,每100元股東資金(NAV)賺32元,賺錢能力稱霸,其他同業每100元股東資金只賺幾塊錢。看來,恒生銀行非常吸引,但問題是,當時買恒生銀行,是付出NAV的5.8倍(PB 5.8倍)的代價。一旦盈利未能維持適度增長,高估值自然難守,高股價亦然。

2)恒生銀行2006~10年平均PB 3.4倍,2011~15年平均2.45倍,2016~20年平均2.1倍,2021年至今平均1.51倍,不斷向下。

3)2022財年(12月年結),恒生銀行盈利101.65億元,按年跌27%,較新冠疫情前2019財年的288.1億元低35%,賺錢能力回到2000年水平(當年盈利100.1億元)。

2023財年,大行平均預測恒生銀行盈利183億元(EPS 9.37元),現價預測PE 11.2倍。市場優勢不遜恒銀的中銀香港(2388,市值2,458億元),今年預測PE 7.4倍,較恒生銀行低得多。

PB 1.1倍難守得住

4)恒生銀行今年預測PB 1.1倍,是少數PB在1倍以上的銀行股。大摩(美:MS)預測PB 1.5倍、摩通(美:JPM)1.36倍、高盛(美:GS)1.0倍、滙控(005)0.82倍倍、瑞銀(瑞士:UBS)0.86倍、中銀香港0.73倍、渣打(2888)0.44倍、花旗(美:C)0.42倍。

恒生銀行PB不易企於1倍以上,昨收104.7元,紅底股身份料不保。花旗(5月)睇109元,Jeffries (5月)睇115元。

何車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