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57.45
    +402.04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滬深300

    3,738.93
    +66.49 (+1.81%)
     
  • 美元

    7.819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道指

    33,963.84
    -106.58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8 (-0.09%)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英鎊

    9.5700
    -0.0410 (-0.43%)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Bitcoin

    26,579.86
    -30.54 (-0.11%)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惠譽:美信用展望維持「負面」 財政部或狂發債 金融恐動盪

美國雖擺脫債務違約風險,惟仍面對不少挑戰。
美國雖擺脫債務違約風險,惟仍面對不少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容許提高債務上限的法案,意味聯邦政府擺脫了債務違約的風險。不過,周而復始的債限爭議已開始損害美國的信譽,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表示,會將美國當前的「AAA」信用評級前景展望維持在「負面」。市場則更擔心財政部短期內巨額發債,效果形同進一步「收水」,恐引發金融市場動盪。

法案令聯邦政府債務上限被暫停至2025年1月1日,但要削減部分聯邦開支。惠譽卻指出,圍繞債限問題不斷重演的政治僵局,損失了對美國財政及治理債務問題的信心。

標指隨時跌逾5%

另邊廂,為了補充政府帳戶資金,分析估計財政部會在短時間內大舉發債。至第三季末,新發國債規模可能會超過一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當大量市場上的流動資金用於承接這些新發行債券,意味銀行存款準備金可能會大減。花旗銀行估計,未來兩個月標指跌幅中位數有機會超過5%。

摩根大通亦警告,財政部發債加上聯儲局維持高利率政策、量化緊縮(QT)等措施,會導致今年市場流動性倒退6%左右。花旗策略師桑德斯在報告指出,比特幣或會受到由流動性收緊引發的風險資產回調影響,價格可能下跌。

羅富齊家族減持英偉達

投資部署方面,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哈特尼特指出,當前人工智能(AI)概念股已出現「小型泡沫」,而反映大型科技股表現的納指100,明顯跑贏反映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此時其中一種可考慮的「逆向交易」策略,是賣出AI股且買入香港股票。

他引用EPFR Global數據指,截至5月31日止一周,全球股票基金淨吸資148億美元,約133億美元是流入美股基金。按行業分類,科技基金淨流入規模達到8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他表示,在金融環境收緊的前提下,依然看淡股市。此前他曾建議在標指4,200點以上水平開始做淡。

事實上,歐洲金融望族羅富齊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Edmond de Rothschild已大舉減持英偉達(Nvidia),其全球投資總監坦言,AI科技概念股估值過高,增持的信心愈來愈低,即使長遠前景仍看俏。

本周環球財金焦點
本周環球財金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