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10.66
    +17.52 (+0.59%)
     
  • 滬深300

    3,520.96
    +18.18 (+0.52%)
     
  • 美元

    7.8263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28
    0.0000 (0.00%)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388
    -0.0017 (-0.02%)
     
  • 英鎊

    9.8810
    +0.0050 (+0.05%)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825.89
    +1,306.45 (+1.88%)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惡性通膨將至?女股神列3大通縮力量 駁斥推特CEO觀點

素有「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創辦人伍德 (Cathie Wood) 週一 (25 日) 在推特上,駁斥推特創辦人多爾西 (Jack Dorsey)「惡性通膨將至」的警告。

推特 (TWTR-US) 和 Square (SQ-US) 創辦人多爾西上週五在推特上警告惡性通膨將改變一切。惡性通膨是破壞性現象,其定義是物價每月以 50% 或更高的速度上漲。

推特創辦人多爾西(Jack Dorsey)「惡性通膨將至」的警告
推特創辦人多爾西 (Jack Dorsey)「惡性通膨將至」的警告

該推特發布之際,大眾對通膨壓力上升的擔憂擾亂債市,讓交易者預期聯準會 (Fed) 將提早升息,也引發市場擔心包括 Fed 在內的各國央行將較預期更積極踩剎車,從而引起經濟衰退。

包括對沖基金巨頭 Paul Tudor Jones 和 David Einhorn 在內的知名投資者都曾主張,Fed 決策者是通膨的創造者,而非通膨的打擊者,但多爾西此番話卻引起更深入的討論,女股神伍德就特別發推文駁斥這樣的觀點。

伍德提到,她先前曾屈服這種對猖狂通膨的恐懼心理,但最終擔憂的狀況並未實現,因為 Fed 在 2007 年至 2009 年經濟衰退期間開始量化寬鬆。

伍德提到貨幣流通速度今時與以往一樣都在下降。
伍德提到貨幣流通速度今時與以往一樣都在下降。

她主張,當時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化解了通膨衝擊,而現在貨幣流通速度也在下降。

三大力量抑制通膨

專精下注科技創新股和加密貨幣的伍德,列出她認為更大的 3 種通縮力量,將克制供應鏈危機引發的近期通膨。

首先是技術創新,這是「最強大」的通縮力量,她以人工智慧 (AI) 為例。AI 訓練成本以年率 40% 至 70% 的速度下降,這是破紀錄的通縮力量。AI 可以讓各領域、產業和企業在 5 至 10 年間轉型。

廣告

第二個通縮壓力來源是「創造性的破壞」,將壓低過時商品的價格。

伍德提到,在 2008 年至 2009 年科技和電信泡沫以及全球金融危機時,許多企業都迎合了短期股東想要當下收穫利潤 / 股息的想法,他們利用其資產負債表來支付利息並執行庫藏股,「製造出」EPS。這些企業沒有在創新上投入足夠的資金,可能將被迫靠著打折出售過時商品來償還債務,而這就帶來通縮。

隨著供應的瓶頸解除,通縮的「週期性」來源就會出現,而這第三項且爭議性最大的通縮力量就是週期性

由於新冠疫情期間,消費激增,但企業倒閉且挫手不及,所以企業仍爭先恐後的增加訂單,下訂量可能是實際需求的 2-3 倍。

因此一旦假期購物季過了,企業將面臨供應過剩,價格就會回落。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跌 50%,例如木材和鐵礦砂,當然,中國的打擊也是其中一個理由。

伍德在 2020 年科技股大漲中收穫豐碩,旗艦 ARK 創新 ETF (ARKK-US) 回報率超過 150%,但 2021 年走勢踉蹌,該 ETF 如今較 2 月高點下跌超過 20%,今年迄今則下跌超過 2% 。

精選財經深度觀點盡在 鉅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