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財政惡化 英鎊兌美元跌見1.0386創歷史低 兌港元跌見8.154
英國財相關浩霆上周五(23日)公布重大減稅及紓困方案,市場憂慮英政府大量舉債屬不可持續,拋售英鎊和英國國債。
鎊匯急挫逾3%,今早(26日)在亞洲交易時段,英鎊兌美元曾跌見1.0386創歷史低,現跌約3.3%,報1.0517。 英鎊兌港元曾跌見8.154,現挫近3.9%,報8.184。
(da/s)~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英國財相關浩霆上周五(23日)公布重大減稅及紓困方案,市場憂慮英政府大量舉債屬不可持續,拋售英鎊和英國國債。
鎊匯急挫逾3%,今早(26日)在亞洲交易時段,英鎊兌美元曾跌見1.0386創歷史低,現跌約3.3%,報1.0517。 英鎊兌港元曾跌見8.154,現挫近3.9%,報8.184。
(da/s)~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兩種能力:超凡嘅揀股能力,以及避開股災嘅慧眼,如果只可以二選其一,後者其實更加有用,因為大牛市唔使識揀股,冇選股能力一樣可以透過加大槓桿買指數嚟提高收益,到熊市再見真章。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個別發展。 平保ADR比本港昨日收市價升逾0.7%,以港元計折合報61.2元。友邦、阿里巴巴及美團ADR亦升近0.3%至近0.4%。 建行、中行及港交所ADR偏軟,跌0.3%至近0.5%。
金價上升,由於美元轉弱,市場亦預期聯儲局將放慢加息步伐。 紐約期金收報每盎司1945.3美元,升6.1美元,升幅0.3%。1月累計升6.5%,連升3個月。 現貨金一度升至每盎司1930.99美元,升約8.5美元,升幅逾0.4%,較早時貼近1928美元水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提出進一步落實有機制、有團隊、有措施、有成效的四有中西醫結合模式,提高綜合及專科醫院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新華社》報道,中西醫結合及中西藥並用,是中國疫情防控救治的獨特優勢,這種治療方式可有效阻斷或減緩重症向危重症的發展,並促進重症向輕症轉變,降低病亡率;疫情發生3年來,國家不斷強化重症救治方面的中西醫結合機制,建立完善四有的醫療模式。根據救治組日前印發的相關通知,二級以上的綜合醫院及專科醫院,要建立完善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中西醫協作工作機制,中醫醫師及西醫共同組建院級專家組,共同開展聯合查房、多學科會診及病例討論等,共同研究確定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措施;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要依據相關方案積極及合理使用包括中藥注射劑的中成藥、中藥飲片與中醫技術。 (BC)#新冠
法國在當地星期二再有跨行業大罷工,發起的主要工會估計,全法國約有280萬人上街,單在巴黎就有約50萬人。法國內政部發表聲明指出,共有127.2萬人參加星期二在法國各地舉行的抗議活動,其中巴黎有8.7萬人。今次是法國近期第二次大罷工,上月19日的全國罷工,工會說有200萬人參與,當局就說約有112萬人,當中巴黎有8萬人。 (BC)#法國 #罷工 #美股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國務卿布林肯於本月5-6日訪問中國期間,將尋求與中方官員討論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發的戰爭。柯比向傳媒表示,去年8月中國抗議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台灣行程,美中之間一系列會談被擱置,涉及軍事及氣候變化等議題,布林肯今次訪華將尋求重啟有關談判,或為談判注入新動力。柯比表示,知道布林肯十分期待此行到中國可處理所有有關問題,又指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當然會是美方期待布林肯到時可提出討論的議題之一。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應有關布林肯訪華的提問時表示,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礎上,與美方在雙邊及多邊領域,開展溝通合作,但必須指出美方不能一邊要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又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亦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任何時候都不要試圖突破這條紅線。 (BC)#布林肯訪華 #美股
位於薄扶林沙宣道50及52號的百年大宅愛蓮別墅,屬三級歷史建築物,遺囑執行人委託測量師行將物業推出市場招標,據悉該項目市場估值約5.2-5.5億港元,每方呎樓面估值約3.5-3.8萬港元。
「簡約公屋」近半選址位於市區,包括啟德世運道項目,佔地5.7公頃,提供10700伙,佔簡約公屋總數約三分之一。但選址惹來當區私樓業主及地區人士強烈反對,認為土地資源錯配,有違啟德作為核心商業區的定位。
歐洲各主要股市在1月最後1個交易日變動不大,只有意大利股市顯著升1%收市。 德國DAX指數收報15128點,升2點。 法國CAC指數收報7082點,升不足1點。 英國富時100指數收報7771點,跌13點,跌幅0.17%。 總結1月,英法德股市都顯著反彈,德法股市累計升近9%或以上,英國股市亦升4%以上。
國際油價回升逾1%,由於美元偏軟,加上數據顯示去年11月美國原油及成品油需求升至3個月高位。 較活躍的倫敦布蘭特期油4月合約收報每桶85.46美元,升96美仙,升幅1.1%。 紐約期油收報每桶78.87美元,升97美仙,升幅1.2%。 英美期油1月累計均跌1.7%。
美股3大指數反彈1%以上,市場持續關注聯儲局政策前景及企業業績。由於薪酬增長放緩,美國上季勞動力成本升1%,創1年來最慢增速,去年11月樓價升勢亦大幅放緩,數據顯示通脹減弱,市場預計聯儲局本周會議加息幅度縮減至0.25厘。 道瓊斯指數重上34000點水平,收報34086點,升368點,升幅1.09%。 納斯達克指數收報11584點,升190點,升幅1.67%。 標準普爾500指數收報4076點,升58點,升幅1.46%。 業績股方面,上季盈利勝預期的埃克森美孚及聯合包裹(UPS),分別升逾2%及近5%收市;通用汽車今年盈利預測超出預期,股價急升逾8%;卡特彼勒上季盈利按年跌29%,低收3.5%;麥當勞亦跌逾1%。 總結1月表現,3大指數均顯著反彈,納指急升近11%,標普500指數升逾6%,分別是2001年及2019年以來最好的1月份表現,納指亦創半年來最大單月升幅。道指全月升近3%,是去年11月以來最好表現。
一月最後交易日,聯邦儲備局開始一連兩日的議息會議,市場期待今年上半年停止加息,華爾街股市全線造好,三大指數升超過1%。總結2023年首個月,三大指數均升,是4個月以來第3個月有進帳,其中納斯達克指數升逾一成。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逐步走出新冠疫情,重啟經濟初步收效。中國官方今年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大幅反彈至50.1,時隔3個月來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非製造業PMI更觸底急升至54.4的7個月新高。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日出手調整中國以至全球今年經濟展望,料分別按年升5.2%及2.9%,均遠高於去年10月預測的4.4%及2.7%,為一年來首次上調預測,明言中國重開邊境為考慮因素之一,惟提醒內房危機仍是拖累中國經濟復甦的主要風險。
樓價高位回落,二手市場繼續蝕讓,辣招稅令部分業主輸得更「慘烈」。元朗世宙一個兩房單位,剛以598萬元沽出,低市價約4%,原業主持貨僅約兩年多,連額外印花稅共虧蝕逾140萬元。
發展商積極拓展大型住宅發展項目,華潤置地(01109)公布,華潤集團與華潤置地海外組成的合營企業持有的長沙灣發祥街1號潤發倉庫,與政府達成換地協議,補地價金額逾137.33億元,為歷來次高。
本港樓價去年狂瀉一成半拖累負資產個案湧現,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去年12月底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為12,164宗,不僅較9月底的533宗大增近22倍,更創2005年3月底(14,040宗)後新高!涉及金額亦激增至662.52億元,佔未償還貸款總額3.66%,比例乃2008年12月之後新高。即使近期樓市有回暖迹象,市場人士仍不敢貿然排除港樓續跌和負資產再增的風險,尤其是若港府仍不願「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