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25
    +0.0013 (+0.02%)
     
  • 人民幣

    0.9240
    +0.0003 (+0.03%)
     
  • 道指

    37,775.38
    +22.07 (+0.06%)
     
  • 標普 500

    5,011.12
    -11.09 (-0.22%)
     
  • 納指

    15,601.50
    -81.87 (-0.52%)
     
  • 日圓

    0.0504
    +0.0000 (+0.08%)
     
  • 歐元

    8.3411
    +0.0067 (+0.08%)
     
  • 英鎊

    9.7410
    +0.0020 (+0.02%)
     
  • 紐約期油

    82.48
    -0.25 (-0.30%)
     
  • 金價

    2,396.20
    -1.80 (-0.08%)
     
  • Bitcoin

    64,784.55
    +3,122.78 (+5.06%)
     
  • CMC Crypto 200

    1,337.86
    +25.24 (+1.96%)
     

【投資教學】李嘉誠和鄭志剛也在投資?一文解讀SPAC的四大重點!

最近一個財經熱詞席捲香港,就是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對很多散戶來說,這仍然是一個陌生的投資類別,但不少本地頂級富豪已經開始部署SPAC,包括李澤楷、李嘉誠和鄭志剛等。 李澤楷最近擬在美國設立第三間SPAC,籌集數億美元資金;另外,香港首富李嘉誠亦有意在美國成立SPAC,籌資4億美元;而鄭志剛亦擬成立SPAC集資4億美元。到底什麼是SPAC?香港股民可以如何投資SPAC?

一)港交所會否推出SPAC?

美國去年有494隻新股,SPAC達248間,佔比約一半,集資金額達830億美元,佔整體集資規模47%。在美國帶起的SPAC熱潮下,世界各地的交易所也開始行動,例如英國擬放寬對SPAC的上市規定;新加坡亦研究今年引入SPAC。面對外圍挑戰下,港交所亦有所行動。

在3月1日舉行的金融領導委員會上,證監會和港交所代表向包括財政司長陳茂波在內的委員簡介有關SPAC在環球金融市場的最新發展。政府公告稱,委員會要求證監會及港交所進一步探索合適的上市制度,加強香港的金融競爭力。

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接受媒體訪問指,交易所正探討引入SPAC上市方式,但市場對此有不同意見,交易所在研究新產品或政策時,會充分考慮所有事情,包括機制帶來的機遇,以及會否引伸其他市場問題。

對此,不少市場人士都在期待港交所會推出SPAC。現在,散戶投資者是時候留意SPAC,準備迎接這個SPAC風潮。

二)SPAC和啤殼有什麼分別?

SPAC和傳統IPO有一個主要分別,就是傳統IPO是「公司尋找資金」,而SPAC是「資金尋找公司」。

廣告

SPAC上市時並沒有實質業務,它的唯一目的是透過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招股)募集資金,然後在特定時間(一般為兩年)內收購有前景的未上市公司。簡而言之,就是先上市,然後再找公司投資。

乍聽之下,這有點像港交所近年打擊的「啤殼」,但兩者之間有個關鍵的分別。因為「啤殼」的公司是先將一個實質業務上市,然後在上市後「清殼」把業務剝離,最後再「賣殼」注入資產。然而,SPAC在一開始已經標明自己沒有業務,目標是收購某種類別的公司。所以SPAC的目標更公開,而且過程不迂迴。

相比起「殼股」,以「上市的私募股權基金」形容SPAC更為貼切。與私募股權基金相似的是,它由專業的管理團隊或基金經理去物色投資目標,投資者此前並不知悉有關投資,主要分別在於SPAC只會投資一個項目。

三)SPAC的機制到底是怎樣的?

SPAC 叫做「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顧名思義就是設立一個特殊目的再去收購公司。

美國上市的SPAC的生命週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SPAC上市」,SPAC用三個月就可以完成由設立到上市的過程;第二階段「尋找業務階段」,SPAC這階段會用24個月的時間尋找公司,作合併之用;第三階段「公佈合併詳情」,一旦決定與目標公司合併,會在90天內公佈詳情。

在上市前,管理團隊會為SPAC提供至少500萬美元、用於上市費用的初始資金;在成功合併後,其會獲得已發行總股本的20%普通股股份作為報酬。而個人及機構投資者可透過IPO,認購每單位以10美元定價發行的證券,以及認股權證。

例如,美國新能源貨車公司Nikola(NKLA)便是透過與SPAC VectoIQ上市。

四)香港股民想投資SPAC,可以怎樣做?

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在美股市場上購買。去年美股大升,SPAC亦成為資金追逐的對象,表現最好的SPAC QuantumScape(QS)曾大升12倍。大家可以留意美股市場上去年上市的新股,都會注明性質是否為SPAC。由於SPAC大多都會在合併前一刻,才會「開估」所收購的公司,令股價突然出現大幅上升,所以很多投資者對炒賣SPAC情有獨鐘。

除了直接買入SPAC外,以ETF來間接持有一籃子的SPAC也是一個選擇。例如SPAK是一隻被動式管理的SPAC ETF,目前基金持有136隻股票,其權重按市值高低決定。現時的投資組合當中,只有40%為未合併的SPAC,另外60%則為已合併的SPAC。另外,SPCX是一隻主動式管理的SPAC ETF,據上市文件披露,公司只會持有未合併的SPAC,SPCX管理者Tuttle Tactical Management的行政總裁Matthew Tuttle早前受訪時便指,SPACs是另類的資產類別,不應該將所有SPACs看成同類的投資目標。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SPAC有收購時限,假如在接近兩年死線前,都未找到合適的對象公司,投資團隊或者會降低要求,以達到時限前找到收購對象,有機會收購了質素一般的公司,影響日後股價表現。

另一點要留意的是,假如不是初始投資者,而是在公開市場買入股份,並不會贈送認股權證。另外,亦需留意收購失敗的損失,假設在12美元買入股份,倘若收購失敗,在到期日退回現金,便會出現蝕2美元的情況。

製圖/編輯:阿發@MarketDigest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市場熱話】納指曾彈逾4%,Tesla大升2成,契媽旗下ARKK飆一成
【股票教學】信奉價值投資的你,投資組合有以下的行業嗎?
【又有得炒?】路透:蔚來、小鵬及理想今年在港二次上市
【美股解密】《沽注一擲》主角Michael Burry預言終應驗?Tesla自高位已累跌近四成
【我進來了】傳國家隊入市!刺激滬深跌幅收窄,恒指一度升500點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Market 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