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53
    +0.0109 (+0.13%)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3,760.62
    +785.18 (+1.25%)
     
  • CMC Crypto 200

    1,373.58
    +60.96 (+4.64%)
     

拉闊投資│瑞信債券清零 顛覆投資者三觀(小勇哥)

瑞信債券清零 顛覆投資者三觀
瑞信危機的解決方法是瑞信與瑞銀合併,瑞銀發行大量新股併購瑞信100%股權。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瑞信危機的解決方法是瑞信與瑞銀合併,瑞銀發行大量新股併購瑞信100%股權,以1 股瑞銀新股換22.48瑞信股份,每股瑞銀發行價0.76瑞郎,交易價值只是30億瑞郎(約32億美元)。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合併計劃還有兩部份。首先,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構(FINMA)運用權力決定將瑞信總值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Notes, 簡稱AT1債券)減記(written off)至零,意味着AT1債券持有人承受100%損失。其次,瑞士最高行政機關──瑞士聯邦委員會以影響瑞士經濟的獨特情況,發布針對這次交易的緊急法令,無須瑞銀和瑞信股東批准便可進行合併交易。

三做法有違市場常規

這次合併有三個顛覆性的做法,令全球債券投資者震驚。

一是,這次債券減記顛覆了金融市場由來以久的做法──在追討債務的過程中,債券持有人的次序優先於股權持有人。投資者購買AT1債券時,知道AT1屬混合(Hybrid)證券的資本結構較高級債券(senior debt)為低,但高過股權持有人。

二是,AT1債券進行減記是當銀行資本充足比率降至某水平以下,便機械式地達到觸發點,又或者在監管機構作出銀行無法繼續經營的判斷時亦可進行。瑞信這批AT1債券觸發點是普通股一級資本(Common Equity Tier 1, CET1 capital)低於7%。根據去年底瑞信的財務報告,其CET1 capital高達14%。年初至今未披露有任何變化。

廣告

今次債券全額減記是監管機構FINMA的酌情決定。問題是在瑞信與瑞銀合併的記者會上,FINMA強調瑞信的資本與流動性都符合要求,但它卻以瑞信的持續經營問題而決定債券全額減記,究竟有甚麼具體經營問題卻沒有解釋。投資者一直以CET1 capital變化判斷AT1債券的價值,當監管機構採取獨斷酌情的方式減記債券,癱瘓了機械式觸發框架的作用,AT1債券市場正出現全新的監管風險。

市場難明減記的理由

再加上,瑞士政府以影響經濟的獨特情況,監管機構強制以瑞信大折讓的價格進行瑞銀瑞信的合併。無論是瑞銀、瑞信及其股權投資者都變得完全被動,無法在過程中採取行動爭取權益。

現時市場難以理解監管機構決定背後的理由。如果只因債券條款有吸收虧損功能而選擇AT1債券持有人成為scapegoat,投資者將對所有AT1債券持懷疑態度,甚至是所有高級或次級債券。只要這些債券同樣有收虧損的功能,便無法保證監管機構下次不會「燒毀」這些債券令債務歸零。

債市投資者憂慮監管機構權力過大。今次瑞士的做法顯示,政府為了阻止大銀行倒閉以免存戶受損,便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甚至迅速做出犠牲部份投資者的決定。

暫離金融轉向企業債

小勇亦是債券投資者,雖然未持有瑞信AT1債券,但投資組合中亦有其他機構發行的perpectual,當然難逃價格下跌的命運。由於瑞士的做法有違市場的常規,英倫銀行及歐央行不約而同強調,在清算過程中,AT1雖是各類債券持有人最後的位置,但一定是優先於股東。

行動比說話重要,小勇現時對次級及hybrid債券敬而遠之,要觀其行一定時間才再作決定。金融機構債券只看高級債,反而重心轉向企業債,在歐美企業債近期大亂之時,中港企業債表現不俗,下一個對象亦在這類債券中尋寶。

小勇哥

Yahoo Money Talk客席主持、投資達人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