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239.98
    +253.58 (+0.67%)
     
  • 標普 500

    5,010.60
    +43.37 (+0.87%)
     
  • 納指

    15,451.31
    +169.30 (+1.11%)
     
  • Vix指數

    16.63
    -0.31 (-1.83%)
     
  • 富時100

    8,054.23
    +30.36 (+0.38%)
     
  • 紐約期油

    81.34
    -0.56 (-0.68%)
     
  • 金價

    2,314.50
    -31.90 (-1.36%)
     
  • 美元

    7.8356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43
    +0.0005 (+0.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592
    +0.0132 (+0.16%)
     
  • Bitcoin

    66,008.64
    +154.16 (+0.23%)
     
  • CMC Crypto 200

    1,421.05
    +6.29 (+0.44%)
     

【新冠病毒】買定保險 中招、坐疫監皆有保障

新冠肺炎病毒在香港社區傳播速度加快,確診人數以幾何級上升。除了擔心會染疫外,市民每日也要面對強制檢疫及強制隔離的擔憂。多間保險公司推出新冠肺炎額外保障,如一筆過賠償、診斷賠償、住院現金津貼保障、強制隔離保障等等,惠及新舊保單客戶,甚至是所有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我們就在網上搜集了幾間主要保險公司的保障資料,並加以整合成以下幾類,大家可以考慮做足準備、應付愈來愈嚴峻的疫情:

強制隔離保障:保誠送2000元資助

一旦被界定為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或因感染而須被強制隔離的合資格人士,便可獲得保障:

  • 保誠:一次性2000元,保障期至2022年3月3日,年滿18歲港人即可申請(名額有限、2022年2月28日截止登記)

  • 富通:御醫保客戶適用,每日最高2000元,最多15日

  • 信諾:一般客戶適用,一次性2000元,保障期至2022年3月31日

  • 信諾:信諾尊尚保客戶適用,每日2000元,最多14日,保障期至2022年3月31日

  • 富衛:每日300元起,最多14日,保障期一年,投保「新型冠狀病毒保障」客戶適用

診斷賠償保障:恒生賠償不少於2,800元

合資格保單之受保人若不幸在港確診新冠肺炎病毒,可獲得診斷賠償保障:

  • 恒生:確診可獲不少於2,800元賠償,保障期至2022年4月30日,新客戶適用

住院現金保障:保柏、藍十字 每日保障800元

合資格保單之受保人若不幸在港確診新冠肺炎病毒而需住院接受醫療服務,可獲得住院現金保障:

  • 恒生:每日1800元,最多45日,或一筆過18000元,保障期至2022年3月31日,舊客戶適用

  • 保柏:每日800元,最多45日,保障期至2022年3月31日,新、舊客戶適用

  • 藍十字:每日800元,最多45日,保障期至2022年6月30日,新、舊客戶適用

  • 安盛:每日700元,最多45日,新、舊客戶適用

  • 富衛:每日300元起,最多42日,保障期為一年,新、舊客戶適用

醫療復康支援服務:友邦照顧康復後支援

若不幸曾確診新冠肺炎病毒,已康復出院但仍有輕微至輕度症狀,可獲支援服務:

廣告
  • 友邦:截止申請日期為2022年6月30日,保障期為三個月,新、舊客戶適用

各主要保險公司新冠肺炎保障詳情連結:

(上述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以相關公司最後公布為準。)

多間保險公司推出新冠肺炎額外保障,如一筆過賠償、診斷賠償、住院現金津貼保障、強制隔離保障等等,惠及新舊保單客戶,甚至是所有合資格的香港居民。 (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多間保險公司推出新冠肺炎額外保障,如一筆過賠償、診斷賠償、住院現金津貼保障、強制隔離保障等等,惠及新舊保單客戶,甚至是所有合資格的香港居民。 (Photo by 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