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幾時娶我個女?」「正在積極規劃中,很快有好消息。」「你有冇買車買樓?」「已制訂一攬子方案,發力空間很大。」「你準備俾幾多禮金?」「將會是較大規模,有信心令你滿意。」上述「外母揀女婿」情景劇本純屬虛構,卻也可能吻合部分投資者看完星期六財政部記者會後所產生的聯想。不少「外母」現在心底裏「十五十六」:眼見「準女婿」言辭誠懇、承諾宏大,卻未能就任何關鍵指標交出具體數字,到底他是否不容錯失之「筍盤」?
正如本欄上周四在〈從三場記者會看「救市」軌跡〉一文指出,這輪股市狂潮由9月24日的人民銀行「放水」記者會引爆,卻因10月8日發改委記者會「令人失望」而被潑大盆冷水。因此,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財政部上周六(10月12日)「加班」召開的「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記者會,不少人視之為判斷中港股市「狂牛」能否持續之風向標。
未宣告救市金額 投資者失望
該場財政部記者會如期上演,帶給投資者的觀感卻頗為複雜(mixed feelings),既不如人行記者會那麼振奮人心,亦不像發改委記者會令人大失所望,可說介乎兩者之間。一方面,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會上宣告,將在近期推出一攬子增量舉措,主要包括「增加債務額度化解地方隱性債務」、「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銀行補充資本」、「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工具,推動樓市止跌回穩」、「加大支持保障重點群體,提升整體消費能力」等四大範疇。
上述四大範疇亦屬外界最為「眾望所歸」的幾個主要方向,因此財政部堪稱「交到功課」。不過另一方面,財政部負責人介紹這些措施時,側重於「定性」的文字描述,卻缺乏「定量」的數字細節。就像DSE經濟科試卷,考生答題時命中所有「關鍵詞」,卻未給出數據答案,恐怕很難得到5**最高評級。
舉例說,財政部提到「較大規模」發行特別國債及地方專項債,從而補充銀行資本、支持民生發展、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但「較大」即是「幾大」?外界事前估算,這些措施若想產生重大效果,發債規模可能要達到3萬億至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部心中的數字是否符合這個區間?同樣道理,財政部強調要「增強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但到底打算花幾多錢?
發債擴財赤 須全國人大審批
由此可見,想評估這些刺激政策的效果,若缺少「定量」數字,實在不可能得出具體答案。不過,有熟悉內地官場的人士嘗試「解畫」,指財政部有其苦衷,皆因相關「救市」措施涉及發行特別國債及擴大財政赤字,按規矩須先交由全國人大審批。作為例子,去年10月24日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央預算調整方案,批准增發1萬億元國債用於支持(華南及京津冀水災)災後恢復重建;隨後於去年11月初,財政部才正式宣布增發國債及支持災後重建的具體計劃。
打個比喻,這就像一個「富二代」或許很有誠意迎娶其女友,但結婚大計及花費仍待老父批准,所以他拜見「未來外母」時,難以「下巴輕輕」就結婚日期、禮金金額等給出具體回覆。由此角度看,預計將於本月較後時間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料將是外界觀望中國「救市」力度的另一個關鍵窗口。
同時值得留意,上周六的財政部記者會全長約1小時,但藍佛安部長等官員開場發言只用了不足20分鐘,餘下40多分鐘都交由記者提問,獲得發問機會的包括《南方日報》、《第一財經日報》及路透社等10個媒體,兼且不少問題相當尖銳,例如路透社記者針對「一攬子財政政策規模」及「中央財政加槓桿空間」連續追問。
藍佛安答記者問信心滿滿
在Q&A環節,藍佛安部長雖然依舊未能給出實際數字,但他盡力用上額外「形容詞」再加上神態和語氣以助回答。例如被問及專項債規模,他抬起頭流露笑容,放慢語速鄭重表示,將會「『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又將之形容為「近年來化債力度最大的措施」、「一場政策及時雨」。此外,面對路透社記者追問,他同樣用貌似充滿信心的神態,一字一頓地強調:「中央政府在舉債空間和提升赤字空間方面,都是有『較大空間』的。」
有人或會說,中央高官回答問題也要如此「曖昧」惹人費神揣摩,豈非恰好證明政策透明度不高、相關風險不低?不過政治向來涉及「留白」的藝術,尤其在需要管控預期(expectation management)之時,「講得太實」反而可能削弱彈性及效果。正如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每趟發言,分析師除了逐字比對其演詞變化,還須觀察他的神態和語氣,從而捕捉貨幣政策風向。
套用到「外母揀女婿」場景,財政部負責人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就像一個「準女婿」雖然暫時未能交代結婚日期和禮金金額,卻願意跟「未來外母」及三姑六婆飲茶,以開放姿態接受「圍攻」,並在可行範圍內盡力回答,展現自信兼且「誠意可嘉」。
講到底,儘管「定量」數字欠奉,但憑着「定性」答案加上「誠意分」,財政部今場記者會可得到60分,或許值得再給予一陣子觀察機會。畢竟這位「準女婿」的承諾若能充分落實,實屬不容錯過之「筍盤」。當然,投資者的籌碼和黃花閨女的青春一樣充滿機會成本,好事不宜多磨,有必要盡快見真章。
高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