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22,113.51
    -330.22 (-1.47%)
     
  • 國指

    7,914.16
    -127.11 (-1.58%)
     
  • 上證綜指

    3,336.50
    +248.97 (+8.06%)
     
  • 道指

    42,003.88
    -192.64 (-0.46%)
     
  • 標普 500

    5,694.12
    -15.42 (-0.27%)
     
  • 納指

    17,877.06
    -48.06 (-0.27%)
     
  • Vix指數

    19.98
    +1.08 (+5.72%)
     
  • 富時100

    8,290.75
    -0.11 (-0.00%)
     
  • 紐約期油

    72.02
    +1.92 (+2.74%)
     
  • 金價

    2,667.80
    -1.90 (-0.07%)
     
  • 美元

    7.7676
    +0.0050 (+0.06%)
     
  • 人民幣

    0.9029
    -0.0003 (-0.03%)
     
  • 日圓

    0.0527
    -0.0001 (-0.11%)
     
  • 歐元

    8.5745
    +0.0000 (+0.00%)
     
  • Bitcoin

    60,502.62
    -277.79 (-0.46%)
     
  • XRP USD

    0.52
    -0.06 (-9.88%)
     

【新聞點評】美堵小額包裹漏洞 封殺中資埋伏筆

美國計劃收緊800美元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對經貿格局影響有限,長遠而言卻留下了伏筆。(彭博資料圖片)
美國計劃收緊800美元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對經貿格局影響有限,長遠而言卻留下了伏筆。(彭博資料圖片)

做生意講求「執生」,好似自從2019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對大批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後,部分中國企業便利用「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De minimis Exemption)」機制,把貨品「化整為零」銷往美國。在這過程中,Temu、SHEIN等中資電商平台尤其把握機會冒起。然而,白宮政府上周五宣布「堵塞漏洞」,擬把相關中國貨品剔除於免稅範圍。短期而言,這一招主要屬「選戰花招」,對中美經貿影響有限;長遠卻留下伏筆,「可大可小」。

打擊Temu和SHEIN

拉丁文De minimis意即「最小的事物」,源自政策及立法領域常見的「法律不問瑣事(De minimis non curat lex)」理念。美國政府自十九世紀起把這項原則引入貿易政策,豁免小額包裹關稅。舉例說,紐約一家時裝小店從澳洲一個新合作的廠商進口幾件毛衣,以測試其品質及市場反應;美國政府若要求該店為這批貨報繳關稅,可收稅款一個幾毫,卻對企業和政府雙方都造成很大行政負擔,堪稱為「費時失事」、「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倒不如索性豁免。時任總統奧巴馬在2016年更宣布「德政」,把包裹免稅貨額上限由200美元大幅提升至800美元。

然而,隨着2019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小額免稅政策便出現被濫用趨勢。例如部分進口商把一個貨櫃的貨物拆分為100件包裹運送,便由需要繳付關稅變為免稅,計及額外的包裝及物流成本後,仍可能「除笨有精」。據白宮官員透露,在免稅政策下輸入美國的小額包裹,由2013年大約1.4億件,到去年激增至超過10億件,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

在最近幾年的這股趨勢當中,最受惠的正是Temu和SHEIN兩大「出海電商」平台,讓中國商戶能夠繞過關稅要求,把服裝、家具、日用品等貨物「免稅」售予美國消費者。作為比較,Walmart、Home Depot、Gap等美國零售商的貨源很大部分也是made in China,但這些巨企動見觀瞻,不可能「走精面」濫用小額免稅政策,只能乖乖依規矩報稅和繳稅,變相導致其貨品成本高於Temu和SHEIN平台上的中國小商戶,價格競爭力進一步受削弱。

Walmart、Home Depot、Gap等美國零售商的貨源很大部分也是made in China,但這些巨企動見觀瞻,不可能「走精面」濫用小額免稅政策。
Walmart、Home Depot、Gap等美國零售商的貨源很大部分也是made in China,但這些巨企動見觀瞻,不可能「走精面」濫用小額免稅政策。 (Reuters / Reuters)

正因如此,美國商界近年要求華府「做啲嘢」堵塞漏洞的呼聲日益高漲。恰於總統大選前夕,白宮上周五「從善如流」宣布將會草擬新例,把《貿易法》第301條下列明需要徵收額外關稅的貨品,剔除於「小額包裹免稅」範圍,爭取最快在今年年底開始實施新例。

美國《貿易法》第301條又稱為「超級301條款」,由國會授權總統針對特定貨品加徵關稅,以達到保護本地產業、防止不公平競爭等目的。美國自2019年起多次對中國貨品提升關稅,主要正是在301條款下進行,該條款目前覆蓋中國對美出口大約40%貨額。

經貿格局影響有限

短期而言,白宮上周五宣布的「新招」對中美經貿格局影響不會太大。一來因為中國商戶透過Temu、SHEIN等平台銷往美國的「小包裹」貨品,絕大部分不屬於「高關稅」類別;尤其是自從美國2021年通脹飆升,現任總統拜登調低中國多項類別貨品關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戰」加稅措施。

例如目前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及紡織品,關稅普遍介乎8%至16%,廉價家具及日用品的關稅更大部分在5%以下。相反,「高關稅」的中國貨品好似電動車(100%)、半導體(50%)、太陽能電池(50%)、石墨及鋰電池(25%)等,原本就甚少以「小包裹」形式進口。

再者,美國本地的紡織、廉價家具及日用品等製造業早已不具競爭力,鑑於中美成本差距巨大,加以Temu、SHEIN在美國已擁有數千萬用戶基礎,「抵買」形象深入民心,即使白宮能夠完全「堵塞漏洞」,令來自中國的該些產品必須繳付5%至16%關稅,亦不代表相關製造業將會「回流美國」。與之相比,更可能出現的是兩種情況,一是額外關稅由中國商戶、電商平台、美國消費者在不同程度上攤分負擔;二是更多貨品由中國繞道至東南亞或墨西哥再進入美國,額外物流成本也是由商戶、平台、消費者三方分擔。

更甚者,中國商戶在Temu、SHEIN等平台上銷往美國的廉價產品,其實愈來愈多已非made in China,卻來自越南、孟加拉、印度等更低成本地區;但該些廠房可能由中國企業投資,又或者供貨予中國代理商。在這種模式下輸往美國的產品,就更不會受到白宮「新招」影響。

中國商戶在Temu、SHEIN等平台上銷往美國的廉價產品,其實愈來愈多已非made in China,卻來自越南、孟加拉、印度等更低成本地區。
中國商戶在Temu、SHEIN等平台上銷往美國的廉價產品,其實愈來愈多已非made in China,卻來自越南、孟加拉、印度等更低成本地區。 (Peter Adams via Getty Images)

大選過後存廢難料

此外,正如上文提到,De Minimis Exemption的原意是避免「費時失事」、「勞民傷財」。正因美國每年進口的小額包裹超過10億件,大部分來自中國,美國的海關、稅局等部門若要全部「揸正嚟做」查稅和徵稅,實在很難想像怎樣避免「得不償失」。值得留意,該「新招」最快在今年底才生效,屆時總統大選應該已見分曉,不論是民主黨順利「冧莊」,抑或共和黨即將「輪替」,對於該措施的落實以至存廢都有很大調節空間。

不過長遠來看,白宮這趟「出招」亦相當於留下一個伏筆,為日後對華經貿談判增添籌碼與變數。例如將來的新總統若決定「加辣」,把更多中國貨品納入「超級301條款」,屆時配合堵塞「小額包裹免稅」漏洞,就將令中國商戶更難「走精面」避稅,變相讓關稅措施可發揮更全面威力。因此,今次「新招」的影響孰「大」孰「小」,相信還要觀望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以及中美關係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