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53
    +0.0109 (+0.13%)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3,735.31
    +2,987.75 (+4.92%)
     
  • CMC Crypto 200

    1,371.75
    +59.12 (+4.50%)
     

日圓和人民幣兩大主心骨節節敗退 亞洲或重溫金融危機時壓力水平

【彭博】-- 在美元的無情攻勢下,亞洲兩大最重要的貨幣一路敗北,亞洲市場可能重現金融危機時的壓力水平。

隨著日本和中國與聯儲會的超鷹貨幣政策分歧日趨擴大,日圓和人民幣齊跌。美元高歌猛進之際,其他亞洲國家紛紛啟用外匯存底打響貨幣保衛戰,但日圓和人民幣未能守住陣腳,讓大伙兒一起陷入水深火熱。亞洲作為風險投資者青睞的目的地,其地位或受衝擊。

「人民幣和日圓是主心骨,這兩大貨幣貶值可能破壞亞洲貿易投資貨幣的穩定性,」瑞穗銀行駐新加坡的經濟和策略主管Vishnu Varathan稱。「在某些方面亞洲市場正邁向全球金融危機時的壓力水平,如果跌幅加深,下一步將是亞洲金融危機。」

中日經濟和對外貿易關係對亞洲市場舉足輕重。據中國政府公佈,中國連續13年是東南亞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而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是資本和信貸的主要輸出國。

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的貨幣暴跌,或使海外基金將資金撤出整個亞洲市場,導致大規模資本外逃,從而爆發全面危機。抑或日圓和人民幣下跌可能引發亞洲貨幣爭先恐後貶值,從而陷入惡行循環,導致需求和消費者信心滑坡。

「更大的威脅」

「外匯風險而非利率是亞洲國家的最大威脅,」星展集團駐新加坡首席經濟學家Taimur Baig表示。「歸根結底,所有亞洲國家都是出口國,我們可能會看到1997年或1998年時的情形再次出現,而不會造成大規模的連帶損害。」

中國和日本在金融市場上的分量更為明顯。 根據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分析,人民幣在亞幣指數權重中占比超過四分之一。日圓是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三的貨幣,其貶值對亞洲貨幣已經產生重大影響。

廣告

隨著美元飆升,亞洲兩大貨幣對其他規模較小貨幣的潛在溢出效應還將上升,其走向愈發趨於一致。日圓與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的120日關聯性上周升至0.9上方,為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兩者4月份時曾短暫呈負相關。

人民幣和日圓加速貶值加重溢出風險。上周聯儲會連續第五次加息後,美日貨幣政策分歧進一步擴大,日圓上周四首次跌破1美元兌145日圓大關,為20多年來首次。之後日本央行加強干預,日圓抹去部分跌幅,但分析認為日圓下跌已成大勢,日本央行這一舉措僅能起到減緩作用。

延伸閱讀: 在岸人民幣創8.11匯改來較中間價最大貶幅 逼近2%的波動限制

本月早些時候,在聯儲會的鷹派貨幣政策、以及清零防疫政策和地產市場危機導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壓力下,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元大關。上周五境內外人民幣面對強勢美元繼續擴大跌勢並突破7.12元,在岸匯率較中間價貶值幅度創下2015年8月11日市場化改革以來之最,並接近央行框定的2%波幅下限。

原文標題

Financial Crisis Redux Looms in Asia as Major Currencies Crack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2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