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財局黃天祐:上市公司在甄選核數師優先考慮低審計費用是習慣問題
<匯港通訊> 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今日發布審計費用報告,及2023年就《審計委員會有效運作指引-甄選,委任及重新委任核數師》實施情況的問卷調查報告。研究發現,許多上市公司在甄選核數師時會優先考慮審計費用水平,而非其他因素,這個現象在香港的審計費用趨勢上甚為明顯。
問卷調查於2022年11至12月進行,共收到165家上市公司及63名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的回應。調查顯示,就《指引》的實施進度而言,情況喜壞參半。雖然97%的上市公司受訪者同意他們在提高和維護審計質素方面擔當重要角色,但只有一間類別A會計師事務所(17%)認為與他們共事的審計委員會已有效實施了該《指引》,反映《指引》的實施情況仍有很大改進空間。
審計費用報告顯示,2021年香港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總額為131億港元,自2010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6%;於2021年單一審計項目的審計費用平均和中位數分別為540萬港元和210萬港元。計及通脹調整,平均費用和中位數費用自2010年以來分別下降了20%和10%;儘管審計費用水平通常反映基礎業務的複雜程度,但香港平均審計費用的增長速度顯著落後於上市公司業務的增長。2010年至2021年間,香港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增長91%,平均收入增長67%,但平均審計費用僅增長9%。
報告顯示,對於類別A會計師事務所而言,不論以審計費用或審計項目數量計算的市佔率,均於2019年到達頂峰後持續下降;更換核數師與審計費用隨之減少之間存在強烈關聯。 於2020年和2021年,更換核數師的上市公司數目持續增加。在2020年和2021年更換核數師的249家和285家上市公司中,分別有80.7%和69.5%的公司下調了審計費用。
註冊及監督部主管梁家恩表示,核數師的任命與審計費用的釐定緊密關連,這增加制定政策回應時的複雜性。例如,審計委員會會將審計費用減免列為優先考慮因素,甚至可能透過更換核數師來達到這個目的,而沒有充分意識到事情出錯時對審計質素的潛在負面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聲譽損害。她說,核數師任命與審計費用之間互為影響。審計委員會、核數師、上市公司及機構投資者需要加強注重及認真處理上述問題。她又指,亞太區的審計費用具高競爭力,較海外市場高,費用最近有下跌趨勢。
會財局局主席黃天祐表示,調查難以立論審計市場不健康。審計市場與上市公司掛勾,審計費用一般佔上市公司總資產的0.34%,費用反映公司規模的大小,認為審計師需表現其質素高以值得高審計費用,
他說,先考慮低費用是認知、文化和習慣的問題,需重新檢視。他呼籲上市公司及審計委員會參考當局的報告,配合當局工作,做好財務報告以得到投資者信任。(LF)
#會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