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5 小時 38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201.27
    +372.34 (+2.21%)
     
  • 國指

    6,100.22
    +145.60 (+2.45%)
     
  • 上證綜指

    3,044.82
    +22.84 (+0.76%)
     
  • 道指

    38,498.63
    -5.06 (-0.01%)
     
  • 標普 500

    5,073.92
    +3.37 (+0.07%)
     
  • 納指

    15,719.05
    +22.41 (+0.14%)
     
  • Vix指數

    15.73
    +0.04 (+0.25%)
     
  • 富時100

    8,040.38
    -4.43 (-0.06%)
     
  • 紐約期油

    82.93
    -0.43 (-0.52%)
     
  • 金價

    2,333.20
    -8.90 (-0.38%)
     
  • 美元

    7.8313
    -0.0030 (-0.04%)
     
  • 人民幣

    0.9247
    +0.0005 (+0.05%)
     
  • 日圓

    0.0502
    -0.0002 (-0.34%)
     
  • 歐元

    8.3805
    -0.0025 (-0.03%)
     
  • Bitcoin

    64,313.09
    -2,165.30 (-3.26%)
     
  • CMC Crypto 200

    1,391.69
    -32.41 (-2.28%)
     

有圖為證 美國國債交易員多在騎牆觀望

【彭博】-- 不同於能源市場的劇烈震盪和股市的波瀾起伏,美國國債市場近幾周來好似一片平靜的綠洲,誰也說不准下一步它會何去何從。

最初的新冠疫情衝擊過後,聯儲會史無前例的疫情應對措施還在按部就班地落實,債券交易員們似乎沒有任何動靜,既不能、也不願豪賭美國國債殖利率的走向。

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在經歷了3月份從0.31%的紀錄低點到1.27%高點的跌宕起伏後,4月份一直保持在0.54% 到0.78%這一小得多的區間內溫和波動。

以下指標凸顯出了投資者的猶疑不決:

投資者調查

摩根大通周二發布的機構投資者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機構中,三分之二在配資上已經更趨中性,占比已接近過去兩年的最高水平。這種狀況表明「當前沒有較大規模的趨險投資行動,」摩根大通主管利率策略的董事總經理Jay Barry說。

Barry還表示,債券殖利率大多窄幅波動、10年期盈虧平衡利率無法回到3月份以前水平的市場態勢也由此得到了證實,意味著投資者尚未拿定主意,不知道美國是否能夠躲過通縮漩渦。

頭寸

固定收益期貨頭寸3月份的平倉規模非常大,主要債市的未結清頭寸總量減少了大約25%,其中至少部分減幅可以歸因於大量國債期現貨利差頭寸的平倉。

自那以後,未結清頭寸的規模幾乎就沒有再發生什麼變化,一直徘徊在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附近。

總量超過1,000億美元的創紀錄外國央行割肉拋售美國國債大潮已經過去。那部分投資者自那以後便一直處於沈寂之中,4月15日當周數據顯示,他們那一周的美國國債持有量變化幅度創出了年內最低水平。

廣告

波動率

聯儲會宣布緊急降息和規模逾1.2萬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計畫後,主要波動率指標大幅下降。基於期權的美國國債隱含波動率指標ICE美銀美林MOVE指數上月飆升至11年高點的漲幅現已消抹殆盡。

不過深究利率掉期波動率仍可發現有點不一樣的東西。鑒於聯儲會利率一時不大可能會有什麼變化,短期利率掉期價格的每日變化幅度比新冠疫情爆發前小了很多。但是長期利率掉期的隱含波動率實際上比2月末的水平還要高,兆示了未來經濟復甦的巨大不確定性。

不能交易,也不願交易

槓桿投資者也有可能是被風險模型束縛了手腳。所謂的風險值法(VaR)借助歷史價格走勢來評估投資組合的潛在損失。經過上個月前所未有的價格震盪後,那可能已導致可行交易非常有限,或者迫使投資者干脆離場觀望。

據一位因無公開發言授權而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交易員說,那些通常最愛蹈險的賬戶近段時間恐怕吃了不少苦頭,所以之後一直非常沈寂。

原文標題These Charts Show Treasury Traders Sat on the Fence Over Yields

(新增後兩個小標題內容)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