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3 小時 4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331.22
    -478.44 (-2.69%)
     
  • 國指

    5,949.18
    -199.15 (-3.24%)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3,002.38
    -430.97 (-1.29%)
     
  • 標普 500

    4,229.45
    -58.94 (-1.37%)
     
  • 納指

    13,059.47
    -248.31 (-1.87%)
     
  • Vix指數

    19.78
    +2.17 (+12.32%)
     
  • 富時100

    7,470.16
    -40.56 (-0.54%)
     
  • 紐約期油

    89.45
    +0.63 (+0.71%)
     
  • 金價

    1,838.90
    -8.30 (-0.45%)
     
  • 美元

    7.8316
    -0.0002 (-0.00%)
     
  • 人民幣

    0.9317
    0.0000 (0.00%)
     
  • 日圓

    0.0523
    +0.0003 (+0.52%)
     
  • 歐元

    8.1943
    -0.0117 (-0.14%)
     
  • Bitcoin

    27,373.40
    -306.11 (-1.11%)
     
  • CMC Crypto 200

    585.30
    -4.68 (-0.79%)
     

美國現「縮水式通脹」 貨品體積容量縮水

隨著食品雜貨價格上升,消費者應該注意到貨物的體積也變得愈來愈小,包裝尺寸變化最明顯的類別包括「某些零食以及家用紙品」。這種現象稱為「縮水式通脹」,即是產品價格維持不變(或上升),但是包裝尺寸變小的經濟現象。(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隨著食品雜貨價格上升,消費者應該注意到貨物的體積也變得愈來愈小,包裝尺寸變化最明顯的類別包括「某些零食以及家用紙品」。這種現象稱為「縮水式通脹」,即是產品價格維持不變(或上升),但是包裝尺寸變小的經濟現象。(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隨著美國食品雜貨價格上升,專家們表示,消費者應該注意到貨物的體積也變得愈來愈小。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7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7月份的食品雜貨價格較去年上升13.1%。 除了追蹤價格外,勞工統計局也觀察「縮水式通脹」,即是產品價格維持不變(或上升),但是包裝尺寸變小。

根據勞工統計局的說法,「縮水式通脹」也是一種價格上漲。 「這是我們會追蹤和考慮的東西,」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學家Steve Reed告訴Yahoo財經說。例如,當我們看到「用一個64盎司的容器盛載59盎司的橙汁,也許價格相同,但是容量變成59盎司而不是64盎司,這應被計算為價格上漲。」

Reed說,包裝尺寸變化最明顯的一些類別包括「某些零食類以及家用紙品,包括廁紙和紙巾」。

雖然「縮水式通脹」一詞是最近的流行詞語,但它是英國經濟學家Pippa Malmgren在大約10年前首次提出的,Reed說,該機構多年來一直在追蹤這種做法。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新現象⋯⋯它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就像一場魔術表演」

消費者新聞網站ConsumerWorld.org的創辦人Edgar Dworsky,回憶起小時候的「縮水」例子。

「我記得Mounds朱古力條,曾經是2盎司重,然後變成了1.8或1.9盎司重,」他說。 由於製作這種零食的成本增加,該公司面臨三種選擇:改變成分、提高價格或減少份量。 Dworksy猜測,該公司繼續將產品縮小,部分原因是糖果機當時只能接受五分錢。

在他的另一個網站mouseprint.com上,Dworksy展示了讀者提交的「縮小」產品。 其中一個例子是一罐Utz椒鹽脆餅,曾經是28盎司重,現在只有26盎司重。 另一個例子是桂格麥片,盒面字眼由24.8盎司的「大包裝」更改為22.3盎司的「家庭裝」。

Dworksy說,客戶最喜愛的產品被重新調整尺寸,並以新名稱重新推出是很常見的,他強調製造商已經十分擅長於重新包裝和重新定價。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的數據科學家Sheldon H. Jacobson表示,「縮水式通脹」的概念「很多時就像一場魔術表演」。

「這很像魔術師耍的花招,他們會用左手去做一些事情,但是當你不為意的時候,他們會用右手去做其他事情,」Jacobson解釋說。

「最終發生的事情是,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它不再具有可比性,所以⋯⋯大包裝換成了家庭裝。如果有些產品是新的或經改進的,我們將無法比較那些完全不同的標籤。這種情況在某程度上將會繼續,為了迷惑消費者,令他們以為得到了更好或不同的東西,卻沒有意識到得到的更少,付出的更多。」

撰文:Brooke DiPalma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延伸閱讀:

知名分析師:美股熊市幾乎已經結束

聯儲會官員稱高通膨不可接受 升息會持續到明年

末日博士|魯賓尼料步「大滯脹」時代 股市恐暴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