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22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729.29
    -328.16 (-1.82%)
     
  • 國指

    6,130.25
    -132.36 (-2.11%)
     
  • 上證綜指

    3,115.61
    -16.82 (-0.54%)
     
  • 道指

    34,006.88
    +43.04 (+0.13%)
     
  • 標普 500

    4,337.44
    +17.38 (+0.40%)
     
  • 納指

    13,271.32
    +59.51 (+0.45%)
     
  • Vix指數

    16.90
    -0.30 (-1.74%)
     
  • 富時100

    7,623.99
    -59.92 (-0.78%)
     
  • 紐約期油

    89.89
    -0.14 (-0.16%)
     
  • 金價

    1,935.10
    -10.50 (-0.54%)
     
  • 美元

    7.8160
    -0.0037 (-0.0473%)
     
  • 人民幣

    0.9348
    +0.0021 (+0.23%)
     
  • 日圓

    0.0523
    -0.0002 (-0.38%)
     
  • 歐元

    8.2782
    -0.0518 (-0.62%)
     
  • Bitcoin

    26,304.58
    -197.90 (-0.75%)
     
  • CMC Crypto 200

    562.98
    +3.47 (+0.62%)
     

柏南奇:讓過熱的勞動力市場降溫 宜早不宜遲

曾帶領美國經濟力抗金融海嘯的聯準會 (Fed) 前主席柏南奇 (Ben Bernanke) 認為,Fed 在對抗通膨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隨著時間過去,勞動力吃緊對通膨的影響就越大,央行必須透過政策,讓勞動力市場達到更好的供需平衡。

他和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 (IMF) 首席經濟學家的布蘭查 (Olivier Blanchard) 共同發表論文,強調央行必須讓就業市場進一步降溫,但沒有針對失業率必須上升多少提出具體建議。

兩人表示:「展望未來,勞動力市場的寬鬆程度仍低於可持續水平,通膨預期溫和走高,我們得出的結論是,Fed 不太可能讓通膨在經濟毫無放緩的情況下,回到 2% 的目標水平。」

論文中警告,Fed 放任勞動力市場過熱的時間越長,追趕效應 (catch-up effect) 就越強,預期的定錨效應就越弱, 勞動力吃緊對通膨的影響也就越大,在同樣的條件下,Fed 最終可能需要採取更大的緊縮力道,才能讓通膨回到目標水平。

論文指出,美國通膨最開始是由消費支出從服務轉向商品所帶動,近期則是受勞動力市場吃緊所影響,好消息在於,這類的衝擊整體來說是可控的,但 Fed 必須繼續努力解決失業率處在數十年低點,以及職位空缺占失業人口比率仍高的情況。

兩人並稱,勞動力市場過熱的狀況,只能透過讓供需達到平衡的政策行動來扭轉。

更多鉅亨報導
不談利率問題 梅斯特:Fed仍致力於將通膨率降低至2%
Fed研究:高通膨導致美國人經濟信心陡降 自認財務變差比率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