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35.11
    +24.44 (+0.81%)
     
  • 滬深300

    3,531.23
    +10.26 (+0.29%)
     
  • 美元

    7.8248
    -0.0008 (-0.01%)
     
  • 人民幣

    0.9225
    -0.0003 (-0.03%)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4
    -0.0000 (-0.02%)
     
  • 歐元

    8.4314
    -0.0092 (-0.11%)
     
  • 英鎊

    9.875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452.99
    +168.77 (+0.24%)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檢測公司蜂擁上市 艾迪康爭疫後商機

中國其中一間最大的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服務商,希望在收入下挫前趕上上市列車

重點:

  • 受惠疫情,艾迪康的新冠病毒檢測服務在過去三年貢獻44.4億元營收,隨著檢測需求斷崖式下降,未來收入及盈利將下滑

  • 該公司申請上市前曾連續兩年派息,去年5月更動用全部留存收益,向股東分紅8.65億元

陳嘉儀

又一家坐上新冠「疫情火箭」的檢測商,計劃到港交所上市。

歷史可追溯至2004年的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是全國連鎖經營的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ICL),曾於2021年6月及去年3月兩度遞表港交所,但都無功而回。作為新冠疫情受益者,該公司於中國疫情退卻後,選擇於3月初再度遞交主板上市申請。但除了新冠檢測業務外,它還有甚麼賣點吸引投資者?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引述調查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至2022年總收益計,該公司為中國三大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服務商之一,目前在全國設立了32家醫學實驗室,主要為醫院、體檢中心及製藥公司等提供檢測服務,可提供4,000多種醫療診斷檢測,其中包括1,700多種普檢項目及2,300多種特檢項目。

艾迪康早於2004年1月由創辦人林繼迅和林鋒兄弟在杭州設立首個獨立醫學實驗室,並於2010年成為中國首個獲得ISO 15189醫務化驗室品質管理標準認可的同類機構。

該公司早年發展平穩,並把業務拓展至醫療產品銷售及與受託研究機構(CRO)合作。直至2017年,其高層人事動盪並陷入虧損,決定於2018年9月進行A輪融資,投資者包括凱雷集團(CG.US)旗下基金,以2.14億美元(14.9億元)從林氏兄弟手中收購了近49%股份,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兩人自此退出管理或行政職位。

預告收益大降

股權易手一年多後,中國於2020年初爆發新冠疫情,為獨立醫學實驗室帶來巨大商機。艾迪康把握機會,同年2月開始提供新冠病毒檢測,帶動業務高速增長,總收益由2020年的27.4億元,大增至2022年的48.6億元,同期淨利潤更由2.89億元增至6.85億元。

廣告

單計新冠病毒檢測服務的收入,在過去三年已佔集團總收益33.7%至47%,累計高達44.4億元。不過,隨著中國政府去年底取消強制核酸檢測要求,艾迪康已預告相關收益將會大幅下降。

多家曾享受「疫情紅利」的A股上市核酸檢測公司,已開始對旗下核酸檢測固定資產和存貨計提了大量減值準備。深圳上市的華大基因(300676.SZ)預告去年計提約4億元減值準備;迪安診斷(300244.SZ)也預告會對1.5億元至2億元的新冠檢測固定資產及存貨進行報廢處理。反觀艾迪康未有在去年業績中作出相關計提,因此相關財務衝擊可能會反映在2023年財報上。

事實上,就連內地交易所也對這類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存疑。上交所和深交所去年11月曾稱,將會從嚴審核涉及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重點關注其科創屬性、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以及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等。而在港交所,單計過去一個月,已分別有至少三家從事新冠檢測業務的公司遞表申請上市,除了本文提及的艾迪康外,還有臻和科技優迅醫學

參考艾迪康的財務報表,反映新冠檢測的臨床分子生物學檢測業務去年錄得27.08億元營收,佔整體收入達55.7%。隨着強制新冠檢測取消,未來收入將受負面影響,恐怕難獲上交所和深交所「開綠燈」,難怪該公司捨近圖遠,第三度向港交所爭取上市。

股東盡情收割

社會逐步復常,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也將回到常規業務,目前其市場主要分為普檢及特檢。常規普檢包括血液化驗、尿液分析和過敏試驗等,以測量各種重要的健康指標,但業務經過多年發展,市場已趨於成熟,利潤空間較小;特檢則包括分子檢測、基因檢測等,具有數量少、成本高、技術要求高的特點,其市場競爭較低,利潤也相對較高。

除了行業龍頭金域醫學(603882.SH)和迪安診斷正發展特檢業務,艾迪康也相當積極,其特檢目錄僅於去年就增加了850多個新項目,主要集中於遺傳病、實體瘤及血液病等,並組建了一支由200多人組成的特殊銷售團隊,試圖開拓業務增長點。

不過更惹人關注的,是艾迪康兩次在申請入表上市前大手分紅。繼2021年6月分紅6,990萬元,公司再於去年5月宣派8.65億元股息,相當於截至同年3月底留存收益的100%。其招股文件更預告,公司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會派付任何現金股息,反映大股東已在上市前盡情收割。

經歷2020年12月的B輪融資後,凱雷的持股量已減少至39.87%,但仍為艾迪康的控股股東,連同仍然持股24.9%的林氏兄弟,已合共獲派逾6億元股息。

按照B輪融資作價,艾迪康估值約73.7億元,較A輪融資時的30.4億元大漲133%。然而,B輪融資是於新冠疫情帶動業績上揚時進行,由於市場已急速轉變,參考主要競爭對手迪安診斷的追蹤市盈率6.98倍,按艾迪康去年淨利潤6.85億元計算,其最新估值已降到47.8億元;考慮到艾迪康今年的業績或「變臉」,實際估值可能會更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