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匯觸強方兌換保證 金管局沽近10億港元
港元觸發7.75兌1美元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買入美元,向市場沽出9.77億港元,令下周一銀行體系戶口結餘增加至957.68億元。
港元觸發7.75兌1美元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買入美元,向市場沽出9.77億港元,令下周一銀行體系戶口結餘增加至957.68億元。
本欄〈太唔是何〉旨在分享筆者在英國日常生活體驗,給各位多一個生活參考,相關分享不存在實用資訊(抱歉!),只反映在當時情況下,筆者遇到的真實情況紀錄,大家可以當係故仔聽,參考一下。
英國房地產網站Rightmove公布最新調查數據。其表示,今年賣家找到買家的平均時間從45天躍升至66天。 減價幅度亦有所增加,39%的物業在放售期間減價,而去年和2019年分別為29%和34%⋯⋯
評級機構穆迪9月下調中國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後,昨日再把中國主權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為逾7年以來首次,評級則維持「A1」。 憂慮地方債轉移中央 穆迪稱,中央已透過不同措施協助地方政府化解債務問題,但變相把債務轉移至自己身上,日後中央融資成本或增加,屆時可能連民營企業亦要協助還債,不利整個經濟發展。 穆迪對上一次於2017年把中國的信貸評級從「Aa3」降至「A1」,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標普和惠譽則在今年分別確認中國長期信貸評級為「A+」,展望「穩定」。內地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昨晚發布公告,維持中國主權信貸等級「AA+g」,評級展望「穩定」。 財政部感失望 迅速反駁 財政部迅速作出回應,強調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正在發揮作用,有能力持續深化改革,指穆迪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財政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對相關調整「感到失望」。 穆迪提到,地方政府和地方國企債務問題未來可能會由中央政府連同其他民企的財政支持,將令中國的財政、經濟以至企業實力受損。同時,由於內地房地產市場銷售不濟情況持續,中長期對整體經濟的貢獻較往年明顯下降;綜合而言,經濟動力減慢恐令政策效力削弱
天然乳品(除牌前編號00462,前稱中國金滙礦業)前聯席主席陳克恩等3人,被控在一項涉及5億紐西蘭元(約24億港元)的紐西蘭牧場收購中,隱瞞利益關係及訛稱牧場毛利,串謀詐騙聯交所及天然乳品。案件經重審後,3人日前在高等法院再被陪審團裁定罪名成立,昨分別判監4年9個月(57個月)至7年9個月(93個月)不等。 另兩人分監93與57個月 被告陳克恩(56歲),天然乳品控股前執董兼聯席主席;Hao May(前稱王玫、61歲),UBNZ Trustee Limited東主兼營運者,亦擁有UBTL附屬公司UBAH及UBFM的實益權益;2人被裁定4項串謀詐騙罪成,分別判囚7年3個月及7年9個月,同時均被禁止擔任公司董事6年9個月;餘下被告Yee Wenjye(52歲),天然乳品前副總裁,被裁定2項串謀詐騙罪成,入獄4年9個月。 法官黎婉姫判刑時稱,陳克恩及Hao May是案中主腦及策動者,有關勾當對公眾及股票市場有重大影響。根據案情,天然乳品前稱中國金滙礦業,於2009年10月中易名,案發時從事鐵礦貿易。 控罪指出,陳克恩及Hao May於2009年5月至9月期間,訛稱UBTL、UBFM及其最終實
美國就業數據轉弱加劇市場對經濟的憂慮,美股周二早段個別發展,道指下滑近200點,納指反覆造好。 道指低開68點後旋即向下,跌幅曾擴大至193點,低見36010點,標指挫0.4%,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低位回穩,倒升0.71%。 重磅股中,特斯拉(Tesla)股價大漲逾4%,蘋果公司亦升2%。資源股沽壓沉重,美國鋁業、銅礦商Southern Copper及鋰礦商Albemarle股價跌幅介乎2%至5%。 加密貨幣「一哥」比特幣一度回調1.51%,至約4.14萬美元;散戶交易平台Robinhood稱11月份加密貨幣交易量按月勁升75%,刺激該股股價抽高8%。 美市中段,道指跌97點,標指反覆跌0.1%,納指升幅縮窄至0.16%。歐股走勢不一,英股挫0.31%,法、德股分別漲0.74%及0.78%。 經合組織(OECD)公布,包括七大工業國(G7)在內的38個成員國,10月份整體通脹由9月的6.2%放慢至5.6%,創兩年低位,反映食品價格壓力迅速紓緩,以及大部分國家的能源價格下降,期內核心通脹大致維持於6.5%。 職位空缺減至873萬低預期 美國勞工部的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
港股弱勢未改,恒指三連跌累挫715點(4.2%),且連續3個交易日刷新逾一年低位,A股滬指則再失3000關。分析認為,恒指已跌至超賣區,距離見底或不遠,倘稍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政策面上定調積極,大市在今年底至明年初有機會反彈。 重磅股拖累 大市再挫318 穆迪昨天在A股收市後宣布下調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據報消息提早外洩,或是觸發中港股市午後跌幅加劇的主因。恒指昨低開39點,受重磅股騰訊(00700)及友邦(01299)等拖累,大市反覆尋底,午後隨A股跌勢加劇,最多曾瀉417點,低見16228點,收市仍挫318點(1.9%),報16327點;國指跌93點(1.6%),收報5609點,與恒指齊錄三連挫,累失248點(4.2%);科指低收77點(2.1%),埋單報3682點,6日累計蒸發349點(8.7%)。主板昨成交額1180億元,連續5個交易日破千億。北水單日淨買入45.62億元港股。 截至今晨1時30分,夜期報16378點,微升6點,高水50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6305點,較本港收市低22點。 恒指及國指連續3個交易日刷新13個月低位,科指重返6周最低,值得留意的是恒指
可持續發展已成投資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一環,國際律師事務所美富(Morrison Foerster)最新發布的2023年亞洲基金ESG調查顯示,有43%的受訪者已設有專門從事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範疇的委員會及相關專家,其比例大幅高於去年調查中的8%,反映亞洲基金投入在ESG方面的資源顯著增加;然而,有90%的受訪者近期並未對ESG政策或實施進行任何調整,意味其推行工作正在放緩。 美富全球私募股權業務聯席主席Marcia Ellis表示,其客戶皆明白把可持續發展納入投資考量中的裨益,但隨着全球就相關議題的討論日趨成熟,亞洲地區ESG政策的制定及實施,顯然也會因各種監管制度、地緣政治發展和宏觀經濟因素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在今年第二季,美富委託了《亞洲創業投資期刊》(AVCJ)對100個管理至少10億美元資產的亞洲基金普通合夥人(GP)進行調查,以了解可持續發展如何影響他們對投資和市場的看法。受訪者包括私募基金、信貸和特殊情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養老基金。按地域劃分,35%的受訪者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25%來自日本,15%來自印度,東南亞及亞洲其他地區分別佔15
受公司管理層減持的傳聞拖累,名創優品(09896)美股ADS股價在周一大跌14.4%,其港股昨日亦低開一成,一度下滑26.3%,收市挫14%,報39.8元,成交額達7.44億元。該公司於收市後公布,截至目前並不知悉股價波動原因,業務營運正常而且順利,日常營運和財政狀況並沒有發生任何重大不利變動,並指3名管理層計劃未來一個月內增持股份。 公司澄清前執董僅沽數萬股 內地媒體報道,早前辭去名創優品執行董事職位的李敏信減持了180萬股。內地澎湃新聞報道,昨晚在電話會議上,名創優品高管針對公司高管減持股票一事回應,李敏信最新在美股遞交的100萬股股票減持資訊為114表單,意為擬出售股票,實際只賣出幾萬股就停止了。 至於公司高管未來是否有股票減持計劃,仍要看行情來決定,但減持一事短期內對市場不會產生量和價的影響。同時,名創優品高管透露,李敏信有退休計劃。 據港交所股權披露顯示,李敏信今年3月曾先後5次減持股份,股權由4.44%降至3.49%。今年5月,他因年齡原因辭去執行董事職位,以便專注擔任公司執行副總裁。 名創優品強調,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張靖京、海外代理市場總經理兼副總裁黃錚,與中國運營總經理
財新公布,隨着穩增長政策持續顯效,11月中國服務業擴張速度加快,景氣度回升。11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攀至51.5,較10月上揚1.1個百分點,為近3個月來最高。 稍前公布的1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改善1.2個百分點,報50.7,重回擴張區間,兩大行業PMI同時反彈,帶動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由10月的50漲至51.6,創近3個月以來新高,反映內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改善。 不過,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服務業PMI回落0.8個百分點,至49.3,是年內首次落入收縮區間,綜合PMI亦下降0.3個百分點,報50.4。 就業指數墜入收縮區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11月製造業和服務業景氣度同步擴張,當前宏觀經濟回升向好。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內外部需求仍有不足,就業壓力偏大,經濟回升基礎還需鞏固。展望未來,政策仍要圍繞擴大消費、增加收入、促進就業、穩定預期做文章。 分項數據顯示,服務業供需擴張速度輕微加快,但整體偏弱。11月服務業經營指數、新訂單指數均小幅回升至近3個月來最高,惟尚低於長期均值。受訪企業反映,市況基本面改善,新訂單增加,可是客戶數量不足,制約整體增長。同時,外需維持擴張,11
內地電動車企業蔚來汽車(09866)昨日收市後公布第三季業績,股東應佔經調整淨虧損擴大至39.48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為34.59億元;第三季收入總額增46.6%至190.67億元,不及市場預期,毛利率亦較去年同期下跌,惟按季改善。蔚來昨美市中段ADS折合報60.138港元,較港收市價56.45港元,高約3.688港元或6.5%。 上季交付量增75%創新高 蔚來落實以31.58億元向江淮汽車收購兩個汽車製造基地的生產設備和資產,而且日前蔚來獲批獨立造車資格,意味毋須再依靠江淮汽車。蔚來董事長李斌昨日坦言,以製造角度而言,若完全由公司獨立製造,成本會下降10%。 蔚來第三季汽車交付量按年增長75.4%,達55432輛,創下季度交付新高紀錄,但落在公司預測範圍(5.5萬至5.7萬輛)的下端。管理層在業績報告中預期,第四季汽車交付量介乎4.7萬至4.9萬輛,按年提高約17.3%至22.3%,但按季有所回落;收入總額預期介乎160.79億至167.01億元之間,預計按年升約0.1%至4%。 拒割價換銷量 毛利率目標20% 第三季毛利率8%,按年跌5.3個百分點,按季升7個百分點。單
標普全球公布,香港營商環境轉趨穩定,11月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0.1,較10月的48.9回升,終止連續4個月低於50盛衰分界線的下行期,但改善程度輕微,市場需求仍然疲弱。展望未來12月的產出前景,受訪者依然悲觀,但較10月有明顯改善,多間受訪公司預期經濟好轉,對銷售增長予以厚望。 新增訂單跌幅收窄 11月企業新增訂單連續5個月減少,但跌幅已經收窄,從來自中國內地新增業務來看,緊縮速度同樣減慢,但外銷出口由升轉跌。受訪者表示,不論本土或海外市場,都受經濟疲軟影響,對商品及服務需求下降。隨着新訂單跌幅放緩,經營活動之緊縮情況亦減慢至4個月以來的最細幅度,當中批發及零售的縮減幅度較小,令整體跌勢緩和。 人手方面,企業為持續經營,於11月擴充人手,雖然就業增長溫和,但已是5月以來最高。成本方面,投入成本持續攀升,整體漲幅已連續兩個月升溫,而且高於長期平均值,顯示成本通脹高企。受訪者認為,主要因員工成本飆升,有關增幅創8月以來最高,同時原材料及運輸成本上升,推高採購價格。 標普全球表示,有見市場需求疲弱,企業選擇以較慢的速度分攤成本負擔,11月產出售價升幅已經連續4個月回落,並且低於過去1
日前召開業務會議並預告公司收入增長將不能達標的藥明生物(02269),昨日股價仍未止跌,最多曾再插逾12%,低見29.05元,其後跌幅收窄,惟全日仍挫8.4%,收報30.35元。 券商普遍下調其增長預測及目標價,大和將其評級由「買入」降至「持有」,認為現估值並不吸引。 高盛野村維持買入評級 大和指出,藥明全年收入增長預測,由原先30%削減至約10%;就算撇除新冠相關的收入增長(約36%),亦低於之前估算的60%增幅;經調整純利指引,由原先的增長26%,下調至高單位數跌幅,故看淡其前景。該行把藥明今年至2025年的盈利預測調低23%至33%,目標價由73.3元下調至33元。 另一券商高盛表示,基於宏觀環境充滿挑戰,以及藥明的同業已下調指引,市場普遍預料藥明會修改指引,惟其下調幅度及公布時間仍令市場意外。該行維持給予藥明「買入」的投資評級,目標價由73.3元削至63元,料藥明在2023至2025年各年收入將按年增10.2%、14.3%及27.1%。 同樣維持給予藥明「買入」評級的野村,將藥明今明兩年收入預測下調11.7%及17.4%,盈利預測亦同步下降23.4%及24.8%,以反映集團業務
本港連鎖快餐集團大家樂(00341)公布管理層人事變動,集團「第三代接班人」羅德承將於明年4月1日退任首席執行官,由行政總裁(香港)梁可婷接任。主席羅開光稱,部署整個傳承計劃已經超過10年,此舉標誌着集團的企業傳承計劃取得重要進展,從家族直接管理轉變為專業可持續的管理模式,以應對快速轉變的市場環境,促進集團的持續發展和增長。 家族管理變為專業團隊營運 羅開光指出,按照這個管理模式,家族成員在董事會繼續擔任決策者的角色,而公司日常營運則交由專業管理團隊負責。羅德承自明年4月1日起退任首席執行官後,將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公司授權代表,並將收取固定年薪96萬元,其可享有年度董事袍金5萬元維持不變。 今年62歲的羅德承,於1996年加入集團,自1998年起擔任執行董事及自2016年4月起擔任首席執行官。羅德承是大家樂創辦人羅騰祥姪孫,亦是大家樂另一位聯合創辦人羅開睦(羅騰祥姪兒)之子。 大家樂表示,羅德承領導集團成功應對前所未見的挑戰,更在疫情期間,帶領集團實施一系列應變措施,克服了嚴峻的危機,使集團能夠在疫情後迅速恢復,並持續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另外,梁可婷於2019年加入大家樂
港股昨日再創一年新低,恒指跌回1997年水平,回歸26年恍如「一場春夢」。正所謂一沉百踩,內地網民很有創意地向港股「抽水」,有指香港現在連「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也算不上,已淪為「國際金融廢墟」。不過近日稍為出現個別利好苗頭,包括大市成交額回升、11月IPO「零破發」、愈來愈多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等。作為外向型市場,港股明年「有冇運行」,很大程度上視乎兩個外部因素,分別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美國減息形勢。 恒指昨續瀉1.91%,收報16327點,繼失守18000點、17000點關口後,現在連16000點大關也「危危乎」。按點數計算,恒指已跌穿1997年高位(16820點),恰似「回到解放前」。儘管26年前的恒指跟今日不可完全直接比較(當年只得33隻成份股,現已增至80隻),惟恒指在兩年前疫情期間仍歡天喜地衝越31000萬點高位,如今近乎「腰斬」,走勢「極頹」乃不爭事實。 眼看恒指拾級而下,內地網民繼續調侃港股。昨日在雪球論壇上,一位來自廣州的網民發帖指出,「港府的官員前幾天還嘴炮不是(國際金融中心)遺蹟,確實不是遺蹟,已經快連廢墟都算不上了!」另一名來自福建的網友笑謂,「(香港)發展路徑清
內地知名連鎖茶飲店「喜茶」,上周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名推出一款以「佛」為包裝主題的聯名茶飲,名為「佛喜拿鐵」,一度令「我佛持杯」成為微博熱搜詞。不過,該公司剛因涉嫌違反《宗教管理條例》,遭相關部門約談,涉事飲品亦迅即下架。 據內地傳媒報道,「佛喜拿鐵」因包裝涉及宗教元素,產品推出後,在線下和網上受追捧的同時,亦遭受批評。因《宗教事務管理條例》、《關於進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的若干意見》、《互聯網宗教資訊服務管理辦法》等明確規定,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 有內地網民評彈該款茶飲,「不信仰就算了,好歹有點敬畏之心吧」,「可以不信但也不能不尊重啊」,不過亦有網民認為當局管得太多,慨嘆「喝到了絕版」,並且反問:「賣個奶茶就是褻瀆,那開豪車和寺廟二維碼呢?」
今年頭9個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8.37億部,按年下降7.6%,首季、次季、第三季出貨量分別為2.69億部(跌14.6%)、2.65億部(降7.8%)、3.03億部(少0.1%),連續9個季度下跌。經濟低迷等因素抑制消費者需求,延長了更新周期,但隨着下半年多家終端品牌廠商集中發布新產品,加上庫存水平回落及終端用戶需求改善,行業出現溫和復甦跡象,下滑勢頭有所減緩,按年降幅持續改善【圖1】。 [IMG-3631922|3631922_8b255b24585a5f75cd33c81fad309b06.png|FULL-IMG] 龍頭廠商推新機刺激需求 華為和蘋果第三季新產品推出後備受關注,需積極備貨以滿足需求激增。據悉,華為近期更把全年手機出貨量目標由年初設定的3000萬部,上調至4000萬部,反映該公司對銷售前景趨向樂觀。此外,蘋果加強iPhone15系列的拍攝體驗,提供更出色的性能和功能,以不斷刺激需求。 儘管行業銷售仍然疲軟,但出色的製造品質、更大儲存空間、高端功能和更長的支持周期,促使用家轉向高端產品,各大智能手機品牌廠商都在尋求重量、厚度、性能及續航方面的突破,成為高端智能手
已故名人生前用過的物品,在拍賣場上一向有價有市。外電報道,一張由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親筆簽署的蘋果公司支票正在拍賣,該支票是他於1976年7月23日支付給位於波士頓的Radio Shack公司,金額為4.01美元(約31港元),競標將於明天(7日)結束。據拍賣行RR Auction官網顯示,截至昨日已有25次開價,拍賣價升至30250美元(約23.6萬港元)。 據介紹,該張支票採用蘋果特殊的「6*3」支票設計,並使用蘋果首個官方地址:「770 Welch Rd., Ste. 154, Palo Alto」,屬蘋果早期歷史見證,十分具有收藏價值。報道指出,蘋果另一聯合創辦人Steve Wozniak在1972年使用Radio Shack的電腦系統構建其「藍盒」,是一種可撥打免費長途電話的設備;喬布斯生前曾向其傳記作者提及,當年若非有Steve Wozniak的藍盒,就不會有蘋果的出現。
【彭博】-- 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Patrick McHenry計畫在2025年1月任期屆滿後退休。這位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人的離職將對加密貨幣行業構成打擊。該行業一直將McHenry視為其在國會最強大的盟友之一。他所支持的立法得到了加密貨幣行業許多人的支持,而一些民主黨議員則批評這些法律不夠強硬。現年48歲的McHenry是一位對金融市場有著深刻了解的政策專家。他在10月眾議院罷免前議長凱文·麥卡錫後暫時擔起領導者一職,在全美引發關注。McHenry周二在宣布退休計畫的聲明中表示,「這不是我輕易做出的決定,但我相信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對我來說時機已至。」 McHenry曾是麥卡錫的親密盟友,並對後者的下台感到憤怒。他長期以來一直在共和黨中充當關鍵的談判代表。今年早些時候,他幫助制定了一項權益方案,以避免美國突破債務上限,引發經濟災難。 原文標題House GOP’s McHenry Plans to Retire at the End of This Term--聯合報導 Steven T. Dennis.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彭博】-- 美國10月職位空缺降至2021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凸顯出勞動力市場正如聯儲會所願出現進一步降溫。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二發布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職位空缺數量從前月下修後的940萬降至870萬。這一數字低於接受彭博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而且各個行業都普遍下滑。在聯儲會維持高利率之際,政策制定者希望勞動力市場的降溫是通過減少新招工需求而不是裁員來實現。到目前為止,這個思路基本上是奏效的。職位空缺數已從去年1200萬的峰值回落,失業率保持在歷史低位,不過最近幾個月有所攀升。富國銀行稱,周二發布的另一份報告顯示服務業通膨放緩,表明聯儲會在就業和物價穩定方面的兩大使命都在朝著長期預期水平邁進。經濟學家Tim Quinlan和Shannon Seery Grein在報告中表示,「雖然物價仍在上漲,但升幅有所放緩,勞動力市場也變得不那麼緊張,因此薪資上行壓力變小了。」離職率去年高峰期美國每個月有超過400萬人離職,反映出他們對獲得新職位的能力抱有信心,而且這些新工作薪水通常會高得多。如今離職率連續第四個月保持在2021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JOLTS數據顯示,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