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1 小時 51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201.27
    +372.34 (+2.21%)
     
  • 國指

    6,100.22
    +145.60 (+2.45%)
     
  • 上證綜指

    3,044.82
    +22.84 (+0.76%)
     
  • 道指

    38,460.92
    -42.77 (-0.11%)
     
  • 標普 500

    5,071.63
    +1.08 (+0.02%)
     
  • 納指

    15,712.75
    +16.11 (+0.10%)
     
  • Vix指數

    15.97
    +0.28 (+1.78%)
     
  • 富時100

    8,040.38
    -4.43 (-0.06%)
     
  • 紐約期油

    82.80
    -0.01 (-0.01%)
     
  • 金價

    2,328.00
    -10.40 (-0.44%)
     
  • 美元

    7.8305
    -0.0004 (-0.00%)
     
  • 人民幣

    0.9247
    0.0000 (0.00%)
     
  • 日圓

    0.0502
    -0.0000 (-0.02%)
     
  • 歐元

    8.3766
    +0.0009 (+0.01%)
     
  • Bitcoin

    64,146.02
    -2,285.06 (-3.44%)
     
  • CMC Crypto 200

    1,387.14
    -36.96 (-2.60%)
     

港生科企業望年內上市

畢馬威朱雅儀表示,與美國相比,香港生物科技在資本市場起步晚了20多年。
畢馬威朱雅儀表示,與美國相比,香港生物科技在資本市場起步晚了20多年。

香港自2018年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來,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全球計僅次於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會計師行畢馬威中國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行業香港主管合夥人朱雅儀表示,按集資額計,香港「並非距離好遠嘅第二」,過去3年的成績絕不比美國差,認為生物科技在港可大有作為,並有信心未來12個月可見香港本地的生科企業上市。

與美國相比,香港生物科技在資本市場起步晚了20多年。不過,未計及今個月掛牌的生科新股,已有44間生物科技及醫療公司在港上市,合共融資逾1,553億元。當中31間是通過第18A章上市,惟幾乎全都是來自內地。朱氏指,本港鄰近內地這個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企業選擇在港上市,將縮短其與本地市場(Home Market)的距離,同時提供一個好的平台讓他們吸納國際投資者,故上市生科企以中資為主是自然的事。

不少大學科研具商業潛力

她表示,公道而言,內地有14億人口,香港只有700多萬人,兩者市場規模難以「平起平坐」。不過,雖說本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但在生物科技發展上,絕非單單只有資本市場能有貢獻,強調香港具優勢及潛力,發展整個生物科技生態系統。當中最重要是建立一個管線(Pipeline),保證日後的供應,讓生科企業成長。

朱雅儀指,本港4所知名大學在科技研究上名列前茅,當中不少科研成果具商業化潛力。她以「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為例,其透過孕婦血漿中存在高濃度胎兒基因(脫氧核糖核酸,DNA)之理論,研發出唐氏綜合症無創檢驗方法,技術現時已獲多個國家採用,印證本港擁有相當優質的生物科技人才及資源。

香港資本市場法制利發展

不過,她指出,香港市場太小,臨床實驗、產品商業化等階段卻需要龐大的市場才能支撐發展,因此研發至商業化完全在港進行有一定難度,認為本港可以選擇以初期的基礎研究為主,然後再轉化成前期的臨床研究。涉及大量患者的後期臨床實驗,則可以考慮在大灣區內進行。

政府近年支持創新科技行業發展,包括生物科技。朱雅儀相信,「要啲時間去浸」,醫療行業是長期投資,研發「閒閒哋6至9年」,涉及的成本高昂。香港的資本市場亦可以支持企業發展,例如前期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等投資,企業便有資金繼續研發,形成良性循環。

另外,她提到,香港另一優勢在於知識產權的保障跟隨普通法,較容易吸引本地或外地的研究人才或投資者,將研究放於香港。

生物科技及醫療公司過去3年在港上市概況
生物科技及醫療公司過去3年在港上市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