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跌619點 騰訊阿里顯著下挫
期指結算日,港股在重磅科技股拖累下顯著受壓。 恒指下午跌幅擴大,一度跌穿22000點,最多跌近700點,最終收報22069點,跌619點,跌幅2.73%。主板成交額約2032億元。 科技指數急挫近半成,收報4580點,騰訊跌6.7%,阿里巴巴跌7%。京東集團跌逾半成。 不過公用股逆市上升,中電及煤氣升近2%至約3%。
期指結算日,港股在重磅科技股拖累下顯著受壓。 恒指下午跌幅擴大,一度跌穿22000點,最多跌近700點,最終收報22069點,跌619點,跌幅2.73%。主板成交額約2032億元。 科技指數急挫近半成,收報4580點,騰訊跌6.7%,阿里巴巴跌7%。京東集團跌逾半成。 不過公用股逆市上升,中電及煤氣升近2%至約3%。
全年少賺26%削派息海天國際(01882.HK)繼昨天反覆回升4.7%後,今天股價跌破包括250天線(19.36元)的五條主要平均線,最低見19.16元,現報19.18元,下挫14%,成交增至264萬股,涉資5,356萬元。 海天主要從事注塑機製造及分銷的業務。公司日前公布去年純利按年減少近26%至22.65億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1.42元,第二期中期股息按年減少42%至55港仙。期內,總收入按年跌23%至123.08億元。(sz/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恆指及國指現報19,592及6,643,續升333點或1.7%及1.4%,總成交額715億元。 內房股今天升幅普遍超大市,尤其是遠洋集團(03377.HK)重上20天線(1.02元),現報1.04元即市高位,回升10.6%,成交急增至3,060萬股。寶龍(01238.HK)高見1.58元,現報1.51元,續升7.1%。綠城中國(03900.HK)最高見10.48元,現報10.4元,回升5.8%。中國金茂(00817.HK)續升5.4%報1.57元即市高位,股價重越20天線(1.54元)。 四大藍籌內房潤地(01109.HK)、中海外(00688.HK)、碧桂園(02007.HK)及龍湖(00960.HK)升逾2%-4%,後兩者跑贏,股價曾分別升6.8%及5.6%高見2.36元及22.5元;現報2.3元及22.2元,升4.1%及4.5%。 合生創展(00754.HK)、中海宏洋(00081.HK)、美的置業(03990.HK)、萬科(02202.HK)及越秀地產(00123.HK)升2%-3.5%。合景泰富(01813.HK)、德信中國(02019.HK)、中駿(01966.HK)及旭輝
特步國際(01368)公佈業績,去年純利上升1.48%至9.217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為36.61分,末期息7.1港仙,連同中期息13港仙計算,全年派息比率為50%。集團收入升29.1%至129億元,主要因分銷商銷售訂單強勁,加上電子商務業務和兒童業務持續增長,特步主品牌收入錄得約111.3億元的新高,同比增長25.9%。集團的毛利率減少0.8%至40.9%,主要由於產品組合的變動,不同品牌利潤貢獻及透過不同渠道所出售的產品。集團的經營溢利增長4.9%至14.64億元。特步主席丁水波表示,受通貨膨脹、消費者信心減弱,及地緣政治不穩拖累增長,預計全球宏觀經濟,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將於2023年經歷不確定性。然而,中國內地於近期重新開放邊境,對業務前景保持樂觀態度。(LF)
港股半日沽空金額達70.3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502.2億元之14%。上日為19.3%。 5大沽空金額股票: 騰訊控股(00700.HK)沽空比率15.5%,沽空金額7億。 恆生中國企業(02828.HK)沽空比率40.1%,沽空金額4.2億。 盈富基金(02800.HK)沽空比率37.1%,沽空金額3.7億。 南方恆生科技(03033.HK)沽空比率31.2%,沽空金額2.6億。 阿里巴巴-SW(09988.HK)沽空比率10.4%,沽空金額2.2億。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彭博報導,瑞士政府準備了多達1090億瑞郎,以支持瑞信集團緊急出售給瑞銀集團的交易。
華潤電力(00836.HK)今日(22日)高開0.4%後,升幅逐漸擴大。潤電中午宣布,正籌劃分拆新能源附屬在A股上市;另去年純利飆2.3倍,末期息大增至37.6仙。該股午後抽高,曾升4.6%,最高見17.16元。現報17.06元,續升4%,成交1,751.6萬股,涉資逾2.9億元。 潤電去年股息總額每股58.6港仙,派息率40%,對上一年全年派29.5港仙,按年增近一倍。去年純利70.42億元,按年升229.4%。(d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證監會發表有關發牌規定的簡易參考指南,以助家族辦公室、私募股本公司、對沖基金經理,以及海外與內地的業界專業人士更深入了解證監會的發牌制度。指南解答有關發牌課題的常見問題外,並提供有關家族辦公室的免牌照經營的條件、海外行業經驗和資格的認可,以及豁免考試規定的具體資料。證監會中介機構部臨時主管蔡鍾輝表示,此簡易參考指南系列為潛在的個人及企業牌照申請人提供有用及重要的發牌資料,將有助更多家族辦公室及私募股本公司落戶香港。 (BC)#證監會 #家族辦公室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早前被瑞銀(UBS)以30億瑞士法郎接盤。根據交易條款,其所有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債券)將直接撇帳,總值達160億瑞郎,即約1,350億港元。該債券是「應急可換股債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簡稱CoCo債或可可債。 積金局回應指,根據強積金受託人提供的資料,強積金基金投資於瑞士信貸集團發行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的佔比近乎零,因此事件對強積金計劃成員沒有任何影響,亦沒有對強積金投資構成任何風險。積金局會繼續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並與相關監管機構及受託人保持聯繫,以確保強積金計劃成員的利益得到保障。(sl/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證監會發表一系列關於發牌規定的簡易參考指南,以協助家族辦公室、私募股本公司、對沖基金經理,以及海外與內地的業界專業人士,更深入了解發牌制度並解答常見問題。 指南同時提供有關家族辦公室免牌照經營條件、海外行業經驗和資格認可,以及豁免考試規定具體資料。 證監會中介機構部臨時主管蔡鍾輝表示,簡易參考指南系列為潛在個人及企業牌照申請人提供有用及重要發牌資料,將有助更多家族辦公室及私募股本公司落戶香港。 當局又指,自證監會發牌程序去年全面數碼化以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提出的法團牌照申請平均處理時間已縮短至約14周。
港元拆息(HIBOR)上日飆升後,今日全線回調,其中隔夜拆息大幅回落175基點至2.39786厘。財資市場公會網頁顯示,1星期拆息回落至2.98881厘;兩星期拆息回落至3.17208厘。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降至3.36887厘。中長息方面,3個月拆息回落至3.72161厘;半年期拆息跌至4.08726厘;1年期拆息降至4.25089厘。 (BC)#港元拆息
特步國際(01368.HK)中午公布,在新冠疫情下,去年仍多賺1.5%至9.22億元人民幣,派末期息7.1港仙。特步今日(22日)輕微高開0.2%後,升幅逐步擴大,午後曾升6.6%,高見8.77元。現報8.7元,升5.71%,成交932.39萬股,涉資7,919.68萬元。 特步去年營業額129.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9.1%。純利9.22億元,按年升1.5%;每股盈利36.61分。派末期息7.1港仙,上年同期派13.5港仙。連同中期股息每股13港仙計算,全年派20.1港仙,派息比率為50%,2021年為60%。期內,特步主品牌收入錄得111.28億元新高,按年增長25.9%。集團毛利率由2021年為41.7%降至40.9%,主要由於產品組合的變動、不同品牌利潤貢獻及透過不同渠道所出售的產品。(ad/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石藥集團(01093.HK)今日(22日)輕微低開0.1%,轉勢倒升,半日升2.3%;公司中午宣布旗下國產新冠mRNA疫苗獲中國納入緊急使用;並公布去年多賺近9%,午後一度抽高,最多升7.7%,高見8.78元,惟高位遇阻,現升2.8%,報8.38元,成交4,082.62萬股,涉資3.43億元。 石藥指,旗下mRNA疫苗(SYS6006)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獲得緊急授權使用的mRNA疫苗產品。 公司另在業績報告公布,去年全年純利60.91億元,按年升8.7%;末期息增至11港仙。目前逾50個重點在研藥物已進入臨床或申報階段,其中9個已遞交上市申請,16個處於註冊臨床或即將遞交上市申請的階段。(d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石藥集團公布,去年盈利按年升近9%至60.9億元人民幣,派末期息每股11港仙,按年升10%;全年派息21仙,按年升約17%。 撇除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平值收益等部分項目後,基礎盈利升近13%至近61.1億元人民幣。 期內,收入升11%至近309.4億元,其中,成藥收入升8%至245.2億元,原料產品收入升約17%至44.5億元,至於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升約44%至近19.7億元。 展望未來,集團將快速推進在研藥物進入關鍵臨床階段,爭取有更多新藥上市,並聚焦大疾病領域,大適應症產品的開發,提升產品價值。集團又指,會加強海外研發團隊建設,遴選部分優勢項目在海外進行開發,加速創新藥在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的申報和上市。
經濟學人智庫發表報告指,由於俄烏戰爭、高通脹及利率上升,帶來持續不利因素,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2%。不過,報告指,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仍展現出韌性,歐洲似乎已避過冬天衰退的風險,主要由於天氣較往常溫暖,以及能迅速轉用其他替代能源,另一方面,美國消費者開支表現較原先預期佳,而中國退出清零政策,亦支持全球經濟。報告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0.7%,中國因受惠防疫放寬帶動消費及服務需求增長,全年增長5.7%,德國及中歐等受俄烏戰爭影響最大,英國經濟較倚賴私人消費,受生活成本危機的打擊嚴重,預期英國及德國會是少數經濟錄得收縮的經濟體。報告預期,全球央行今年將維持積極的政策立場,以努力控制通脹,但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利率將於今年中見頂,並維持至2024年。 (ST)#經濟學人智庫 #經濟增長
香港連續13年獲選買樓最難負擔城市,雖然不吃不喝儲首期縮短了4.4年,但這項世一榮譽有違港府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大戰略,要破局,是否要引入「簡約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