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跌256點收市
港股下跌,恒生指數最多跌300點,收市跌256點,報23550點。主板成交1257億元。 各主要分類指數都下跌,科技指數跌近2%收市。金蝶國際跌逾9%,京東健康及華虹半導體跌逾半成。 友邦及港交所跌逾4%,滙控同渣打則逆市升近2%。 汽車股亦拖累大市,比亞迪跌逾9%。 總結本周恒指累計跌近5.7%。
【彭博】-- 在中國央行維持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不變後,本月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迎來四個月來首次下調,且單次下調力度創LPR改革以來最大,釋放出穩定房地產市場及宏觀經濟的強烈緊迫感。中國央行周五公告,5月份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別為3.7%和4.45%,其中1年期較上月持平,5年期下調15個基點。此前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預測中值顯示,5月份1年期LPR利率均有望下調5個基點。1年期LPR在12月和1月連續兩次下調共15基點,與居民房貸利率掛鉤的5年期LPR僅在1月下調了5基點。繼周末央行下調全國範圍內首套房按揭利率下限後,5年期LPR大幅調降有望大幅降低居民購房承擔的利息費用,為受到去槓桿和疫情雙重打擊的房地產市場輸血。「此次LPR5年期下調幅度歷史最大,釋放強烈的刺激信貸的信號。」東方證券分析師齊晟接受彭博採訪時稱,一方面,金融數據顯示中長期貸款需求差,希望通過「降息」多投放一些長期貸款,另一方面,經濟重壓之下高層希望通過刺激房地產托底經濟。5年LPR調降提振市場信心,A股主要股指漲幅均超過1%,其中上證綜指收復3,100點。中資地產股延續升勢,彭博中資
新地(00016.HK)何文田「Prince Central」已獲批滿意紙,同時上載新價單,將提供最高7%現金回贈優惠。發展商指項目特色單位亦將於日內推出,以招標形式發售。
位於九龍城賈炳達道的瓏碧,由內房碧桂園發展。23層高的單幢住宅,提供190個單位,實用面積213至414一,平方呎,涵蓋開放式至兩房戶型。另外項目設有會所及停車場,提供10個車位,管理費每呎4.5元。
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特斯拉(TSLA.US)計劃讓上海工廠員工於閉環系統中工作,並定期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直至6月中旬。 據悉,數千名工人一直睡在其上海南部工廠的地板上,每周工作6天,每日工作12個小時,以應對因封鎖而停產數周的恢復進度。
【彭博】-- 中國央行5月中旬表態將延長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並非無「基」之談。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的夜盤交易逐步熱絡且徘徊在歷史高峰,為央行的政策思路打下堅實基礎。彭博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每日成交額分時段統計發現,北京時間18:30-23:30這一時段的日均成交量從去年的6.7億美元,升至今年5月份的8.34億美元,幾乎是2017年彭博有紀錄以來的約10倍。單月峰值則為去年9月的8.47億美元。而成交比重於近年來也呈現加溫趨勢,本季度在全天交易量中的占比擴大至近3%。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客戶需求成長,上海嚴格的防疫管控也讓夜盤交易更加活絡,因為居家辦公的交易員在亞洲時段之外也能連上交易系統。在這個基礎上,交易時段的延長勢必覆蓋更大的地理範圍,便利更多機構的直接參與,也是中國央行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不可或缺的配套。配合境內金融市場的開放節奏,和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明顯增加,有望進一步提升境外投資者參與在岸市場的交易。「延長交易時間更多應該還是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如果要把人民幣作為國際的定價貨幣,這個因素就很重要,」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匯分析師張建泰在採訪中說。中國自2016
港股午後升幅擴大,現報2066點,升542.95點,科指報4270.24點,升幅4.36%。科指成份股現全線揚升。今天除淨的騰訊(00700)報351元,升3.23%。京東(09618)報212.8元,升6.507%,阿里巴巴(09988)報87.5元,升4.92%,美團(03690)報172.5元,升4.23%。(SY)#恒指 科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促請多省政府盡量於本月推措施令經濟更快回復正軌;內地今天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5點子至4.45%超預期。
(Infocast News) The Nikkei 225 rose 336.19 points or 1.27%, to close today at 26,739.03. (WL)
【彭博】-- 中國新冠疫情趨於好轉,但實施清零策略代價沈重:4月份上海汽車銷售歸零,全國經濟活動驟減,財政收入猛降41%,歐美企業甚至重新考慮在華投資事宜。花旗、法國外貿銀行、高盛和渣打先後下調中國GDP預期,野村稱二季度負成長概率越來越大。然而面對全球加息主旋律,中國兼顧內外平衡,連續第四個月維持MLF利率不變。但決策層採取了其他行動,在降低首套房貸利率下限之後,還把5年期LPR大降15個基點,彰顯出在1-4月全國賣地收入同比下降29.8%、房價連續第八個月下跌之際,穩定房地產市場及宏觀經濟的強烈緊迫感。中國多地還面向三孩家庭出台樓市新政,以提振樓市並鼓勵生育。碧桂園、龍湖等中資民營房企境內發債正在提速,據悉背後是中國監管機構在推動。此外,科技業貌似也迎來了監管鬆綁曙光:中國政協舉行「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經濟「總管」劉鶴出席並罕見公開力挺平台經濟和企業,李克強也重申對平台經濟、數字經濟境內外上市融資的支持。曾誤發「不可投資」報告的摩根大通分析師上調中國互聯網股的評級,但是騰訊暗示政策利好轉化為成長還需時間。高通膨陰霾之下,彭博經濟研究把2022年全球GDP預測下調1
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電車申請加價。電車公司董事總經理敖思灝表示,票務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約一半,不過近年乘客量不斷下跌,疫情疊加經營成本上漲,導致公司出現財政危機,若不批准加價申請,公司很可能會虧損。
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滙價齊升穿6.7水平。在岸人民幣高見6.6852,現報6.6913兌一美元,升211點子。離岸人民幣高見6.6814,現報6.6957兌一美元,升336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