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00005.HK):梅爾莫及利蘊蓮將於4月底自董事會退任
- 噢!發生錯誤。請稍後再試一次。
- 噢!發生錯誤。請稍後再試一次。
- HSBC
- HSNGY
滙豐控股(00005.HK)公布,梅爾莫及利蘊蓮將於今年4月29日公司股東周年大會結束時自董事會退任。 其中,梅爾莫自2016年起擔任集團薪酬委員會主席。利蘊蓮將會留任公司附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恒生銀行(00011.HK)獨立非執行主席。(jl/s)~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股上星期顯著下挫,道瓊斯指數全星期累計跌2.9%,連跌8個星期,創歷來最長跌勢。納斯達克指數及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跌3.8%及3%,同樣連跌7個星期,標普指數創2001年以來最長跌浪,並一度跌入熊市,較今年1月高位累計跌逾20%。 市場憂慮聯儲局進取加息帶來的影響,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溫,令大市顯著受壓。美股本周焦點在於多隻零售股公布業績,包括百思買(Best Buy)、好市多(Costco)、Dollar Tree、Dollar General及Macy's等。輝達,以及阿里巴巴、百度、拼多多及愛奇藝等中概股亦將公布業績。 美國數據方面,周四有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修訂數字,聯儲局視作通脹指標的核心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周五公布,分析預料4月數字按年升幅回落至4.9%。本周亦會有4月新屋銷售、二手樓臨時買賣合約指數、耐用品訂單及批發庫存等,市場預料這幾項數據比3月均轉差。 另外,聯儲局於當地時間周三公布5月貨幣政策會議紀錄,新西蘭央行周四公布議息結果,南韓央行周五議息,市場估計兩間央行或再度加息。
【彭博】-- 中國向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邁進道路上,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綠色ABS)這一綠債市場上的細分品類,正快速發展並呈供需兩旺格局。除了政策鼓勵,較為寬鬆的綠色標準要求對其也有助益。彭博匯總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中國綠色ABS產品發行明顯提速,其中2021年全年的發行規模達到創紀錄的1227億元左右,是前一年發行量的近四倍;今年市場熱度仍在持續,前四個月發行量已超過561億元,同比倍增,繼續刷新同期最高規模。市場人士指出,從盤活資產、資金用途等方面,綠色ABS相較其他綠色產品具有優勢,未來政策支持有望繼續細化,ESG投資理念也會進一步推廣,並且市場對國企債務融資工具認可度亦較高,綠色ABS市場仍有擴容空間。 「綠色ABS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和優勢,」中證鵬元研究發展部高級研發董事高慧珂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她指出,ABS除了擁有幫助企業出表,實現盤活資產和降槓桿等作用外,綠色ABS在資金用途方面也有一定優勢。早在2015年,中國發布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其中就提出研究銀行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鼓勵對綠色信貸資產實行證券化。目前相較於綠色債券要求資金用途是綠色的,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
市場累積大批銀主物業,反映經濟狀況未如理想,業界人士相信,未來樓市走向將影響銀主盤數量,估計息口向上及經濟環境轉差等因素,有機會令香港樓價回落。
港元與美元掛鈎,在中美對抗的當下顯得尷尬。這是1980年代初香港前途問題的產物,透過把港元「美元化」,可以解決當時港元直插的問題,繼而穩定民心,況且美元作為國際貿易的主流結算貨幣,減輕港匯大上大落的匯兌風險,固然有利營商。
中美博弈,金融戰是主戰場。今年以來,俄烏爆發衝突,俄羅斯遭歐美祭出歷史最嚴厲的金融制裁,中國看在眼內,已未雨綢繆,近月中國着手籌備成立國家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香港金管局坦言為可能被剔出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系統(SWIFT)作預案,顯然都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到底香港會否成為美國針對中國的金融制裁對象?在聯繫匯率制度下,與美元掛鈎的港元會否面臨脫鈎,港元會否變成廢紙?這些都是港人最關心的切身問題。
二手交投持續回落,中原表示,10大屋苑過去周六、日期間只錄約11宗買賣,按周再跌約21.4%,當中半數屋苑零成交,而上車指標天水圍嘉湖山莊再錄帳蝕個案。
本周有多項豪宅銀主盤透過拍賣形式推售。其中港島中半山君珀複式單位開價1.1億元,呎價約45,987元,較單位近10年前成交價1.51億元,低約27.2%。
受疫情連番爆發衝擊,本港二手樓市氣氛疲弱,今年市場僅暫錄逾40宗銀主盤成交,累積待售同類放盤仍高逾150個,撇除全幢大額物業,總放售金額已超過23億元。同時,不少銀主盤趁近月疫情放緩,即大幅劈價求售,冀盡快出貨,部分減幅近17%。
鐵路站新盤銷情理想,信和置業(00083)、嘉華國際(00173)及中國海外發展(00688)合作的元朗錦田南錦上路站柏瓏II,日前再加推120伙,同步公布於本周三次輪開售288伙,盡推項目全數一房及兩房單位。
上周包括沃爾瑪和Target等美國大型零售商股價遭血洗,本周再迎來多間零售企業公布季績及展望,相信將繼續左右市場氣氛,若再傳出更多負面信號,勢令美股繼續跌跌不休。
通脹重臨,不過打工仔強積金回報卻遠追不上物價上升速度。晨星(亞洲)截至本月17日數據顯示,強積金年初開局至今連蝕5個月,累計跌幅達11.29%,以約450萬名強積金成員計,亦即人均慘蝕29,649元;單計5月則再跌1.72%,人均暫蝕4,517元。
內地疫情重挫消費,電商巨擘阿里巴巴(09988)恐首當其衝,市場預測其截至今年3月底季度(財政年度第四季)收入僅錄得單位數增長。綜合券商預測,集團上季度收入料按年升7%至2006億元(人民幣.下同),經調整淨利潤則減少三成至185億元。分析認為,投資者將聚焦消費和物流在本季度的復甦情況,以及「618購物節」新動態,阿里預計將公布新財政年度的指引。 618購物節 五方面幫輕商家 網購促銷的「618購物節」臨近,中金表示,阿里巴巴早前公布了「618」期間幫扶商家的25條措施,涉及金融補貼、物流疏通、流量補貼、疫情特別舉措及技術升級五大方面,相信可降低商戶的參與門檻及減輕它們的資金壓力。自3月以來疫情復燃及防疫措施收緊,對物流履約、供應鏈和消費造成重大影響,作為電商行業的晴雨表,阿里4月GMV(交易額)料按年倒退。 花旗同樣指出,疫情的影響可能延伸至2023財政年度首季(本季度),甚至令今年下半年的復甦進程再延遲,除了電商、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受影響,菜鳥物流也受到擾亂,批發業務則遭受工廠臨時關閉和交通延誤的阻礙。野村預估,阿里巴巴3月GMV可能按年下降5%至7%,而首兩個月仍錄正增長。 雖然主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蘋果公司因應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等因素,通知部分代工廠商,希望在中國以外地區增加產量。分析指出,蘋果公司把生產重心移出內地的任何舉措,將可能影響一些其他西方企業的想法,這些企業也在考慮如何減少依賴中國製造或源自內地的關鍵材料。 印度越南成替代 減依賴內地 蘋果產品超過90%是在中國由代工廠商製造,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印度和越南已是蘋果全球生產基地的一小部分,這兩個國家獲得蘋果密切關注,作為中國的替代選項之一。 分析人士稱,蘋果視嚴重依賴中國製造為潛在風險,源於中美關係變得緊張。2020年初,蘋果公司已尋求分散風險,惟新冠疫情爆發干擾了有關計劃。今年以來,西方企業見到俄烏戰爭後中國政府拒絕批評俄羅斯,加上中國應對疫情時對多個城市嚴格封城封控,進一步增強了降低對華依賴的考慮。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4月在Twitter表示,蘋果新產品導入(NPI)站點幾乎都在內地,約2年前新冠疫情首次爆發時,蘋果首次認真評估在中國以外建立NPI站點,惟當時內部只進行到提案階段。 上海封城及其他城市嚴格封控防疫政策,對許多西方公司供應鏈造成樽頸。蘋果4月曾警告,新一輪疫情或
北京在昨日下午3時起的24小時內,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94人,全部已轉到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在記者會表示,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要全面嚴防死守,以最快速度管控風險點、阻斷傳播鏈,區域核酸篩查做到應檢盡檢,密切接觸者做到應判盡判、應轉盡轉、應隔盡隔。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全市目前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應穩定。各封管控小區內超市正常營業,能夠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品供應需求。 (BC)#北京 #肺炎 #變種 #Omi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