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股低收1.45% 深證成份指數挫逾3%
內地股市下跌,深圳股市沽壓沉重。 上證指數反覆向下,一度重上3700點以上,午後顯著受壓,收報3642點,跌53點,跌幅1.45%。 深證成份指數大跌近3.1%,收報15336點,屬全日低位,跌486點。 創業板指數收報3138點,亦屬日內低位,跌146點,跌幅近4.5%。
Coinbase(COIN-US) 周五(16 日)上漲 5.96% 至每股 342 美元,突破 330 美元與 338 美元左右阻力,創下首個交易日以來最大漲幅。
新冠變種病毒造成美國染疫人數激增,拜登政府週五 (16 日) 宣布,將為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和州衛生部門提供 17 億美元資金,建立一個鑑別和追蹤新冠變種病毒的國家網路。
據日經周五(16 日)報導,在日本工業集團東芝(Toshiba)執行長車谷暢昭請辭後,英國私募基金 CVC Capital Partners 將推遲提交收購東芝的正式提議,直到有進一步通知。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個別發展。 阿里巴巴ADR比本港昨日收市價跌近2%,以港元計折合報231.9元。騰訊ADR亦跌0.4%,折合報629.5元。 滙控ADR則升近2%,折合報46元。 友邦、平保及港交所ADR亦升約0.4%。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跌至逾4星期新低,投資者越來越認同聯儲局將於更長時間內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 美元指數低見91.484,跌幅0.2%,是3月18日以來最低。本周累計跌約1%,連續兩星期下跌。 英鎊兌美元升穿1.38水平,高見1.3842。歐元兌美元徘徊於1.198附近,美元兌日圓徘徊108.8水平。加元兌美元升穿1.25,高見1.2559。
金價連升兩日,由於美元偏軟、美國10年期債息徘徊於1個月低位所致。 現貨金高見每盎司1783.55美元,升20.34美元,升幅1.15%,其後徘徊1776美元附近。 紐約期金收報每盎司1780.2美元,升13.4美元,升幅0.76%。本周累計升2%。
週五 (16 日) 美日峰會登場,美未列台灣匯率操縱國,拜登政府宣布將斥資 17 億美元追蹤新冠變種病毒,美國新屋開工數升至 2006 年以來最高,摩根士丹利財報超預期,四大指數僅費半收低,道瓊、標普兩大指數齊刷歷史新高。
內地首季房地產銷售、投資繼續大幅增長之際,3月內地樓價亦普遍上漲,其中廣州的一手、二手住宅價格漲幅領跑全國。有分析預計,一線城市樓價短期漲勢將持續,惟有關部門開始加強監管上漲的龍頭城市,後續一線城市樓價有望逐漸回穩。
快手(01024)2月初在香港上市,股價在當天由上市價115元漲到300元。當和朋友聊天談起快手,話題總離不開科技公司的業務護城河。業務護城河又可稱為「競爭優勢」,簡單來說就是競爭對手需要多大的能耐才能把生意搶走。如護城河又闊又深,競爭者要攻進去把生意搶走也不容易,那麼公司的高估值便有機會維持。
二手樓價走勢反覆回落,反映主要二手屋苑價格的代理行樓價指數,按周跌約0.75%,指數跌穿180點水平。期內港島樓價降幅最顯著,跌幅達3.47%,為2019年6月上旬後的近兩年最大跌幅,區內3個藍籌屋苑,包括鰂魚涌太古城、康怡花園,以及鴨脷洲海怡半島的呎價全數下挫。
香港疫情遲遲未完,政府闊佬懶理,不少陷財困的市民及企業已無法再「吊命」,宣告以破產及清盤收場。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個人申請破產宗數連跌3個月後反彈,3月按月增43.99%至779宗,為過去9個月以來高位;反映企業的清盤呈請亦錄44宗,按月升15.78%。經濟師表示,香港中小企仍面臨重大困難,現時放寬的社交隔離措施僅屬杯水車薪,直言對港經濟效益不大。
受美國國債孳息率早前急飆帶動,中國於今年2月增持美債90億美元(約702億港元),令持有的美債總額創近兩年新高;最大「債主」日本則減持至1.25萬億美元。市場人士認為,即使地緣政治仍然緊張,但美債息上升利好投資回報,加上美債具較高流動性及安全性,預計短期內中國持有美債規模仍未見頂。
中國經濟用一年時間從破天荒的負增長走到創紀錄新高!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18.3%,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數據以來最勁,惟按季升幅顯著減慢至0.6%。分析憂慮全年經濟增長不如外界之前預測樂觀,尤其製造業投資仍未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各區一手特色戶屢錄高價承接。信和置業 (00083)旗下觀塘凱滙第2期,昨沽出3座52樓H室連天台單位,成交價4,903.6萬元,呎價3.28萬元,同創項目歷來新高紀錄,亦料為該區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