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7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20
    -0.0008 (-0.09%)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1 (+0.12%)
     
  • 歐元

    8.4479
    +0.0073 (+0.09%)
     
  • 英鎊

    9.8850
    +0.0090 (+0.09%)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369.71
    -789.45 (-1.11%)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無限量化寬鬆正在摧毀債券基金的傳統投資策略

【彭博】-- 短短幾周時間裡,債券投資者便見證了自己一些最堅定的市場信念如何遭到了洶涌而來的政府刺激計畫和央行干預行動的無情衝刷。如今,他們正在被迫重新設計規劃新時代的投資策略。

隨著世界各國政府和央行紛紛祭出重拳以防止全球經濟陷入蕭條,安全資產構成、債券作為投資組合風險對沖工具的價值、未來十年投資回報預期等各種核心原則眼下都須予以重新考慮。

隱藏在各種不確定之下的,是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貨幣和財政刺激計畫最終或將引發強烈通膨衝擊波的風險,而這種風險將會給債券持有人帶來巨大的損失。

「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安保資本動態市場主管Nader Naeimi說。「有龐大數量的債券買家來滿足全球各地政府大規模協調刺激計畫的需求,債券投資者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QE摧毀估值模型

雖然過去的量化寬鬆(QE)也曾引發類似的擔憂,但是此番的應急計畫卻有所不同,因為此次計畫的戰線長度是數周而非數月,而且眾多購債限制很快也已被取消了。

聯儲會主席鮑威爾周四表示此番要保持其行動的「強勢和直截了當」。他在接受NBC一個專題節目採訪時說,承諾無限量購買債券後聯儲會不會「耗儘彈藥」。幾個小時前,歐洲央行也取消了其購債計畫所面臨的大多數限制。

Degroof Petercam Asset Management的Ronald van Steenweghen說,在此類政策主導市場之際,戰略思維便受到了阻礙,而一些原本非常寶貴的投資工具便顯得失去了作用。

廣告

「估值模型、關聯性、均值回歸以及其他一些我們一貫依賴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都不再有用了,」這位常駐布魯塞爾的基金經理說。「流動性也很差,所以很難做到超級機敏。」

通常來說,數萬億美元的政府開支增加應當會導致借貸成本大幅飆升。但是央行的購債計畫正在重塑利率市場,像日本央行始於2016年的殖利率曲線管控政策一樣,在消弭最近的這種市場波動。

貝萊德固定收益策略師Scott Thiel說,投資者不應指望殖利率曲線會大幅變陡,因為聯儲會和其他央行不希望看到基準借貸成本走高進而使其刺激計畫的功效受到削弱。

「那會危及總體金融狀況以及刺激計畫向實體經濟的傳導,」Thiel說。「所以簡單的對策就是控制殖利率曲線。」

通膨風險

看得更遠一點,基金經理們需要對「通膨已死」這種近年來已經相當普遍的另一種假設重新作出評估。Van Steenweghen表示,他對通膨掛鉤債券很有興趣,不過進場時機是件很「棘手」的事。

Naeimi也預計央行和政府的協調行動到一定時候會導致通膨大幅上升。「那都會加大持有債券的變數,」他說。不過眼下他正在進行澳大利亞債券的區間交易--在10年期債券殖利率觸及1.5%時買入,達到0.6%時賣出。

許多市場老手都認同,伴隨央行和政府恐難收手的刺激計畫的持續展開,高通膨或許將會重新回歸。消費價格預期的重新評估,對於價格不菲的無風險債券、尤其是那些期限最長的債券而言,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這些債券的價值最易受到通膨的侵蝕。

眼下那種情境還很難設想,當前的市場預期是,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未來十年只會勉強上漲1%。上次衰退後各國央行實施大規模購債計畫時,類似的預期已被證實是錯誤的。不過,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勢必會進一步膨脹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這一切都令人不安,」Harbour Asset Management Ltd.駐威靈頓固定收益及外匯策略師Hamish Pepper說。「我認為哪天早上一覺醒來突然意識到債券殖利率應當再高出100個基點的情況倒不一定真會出現,但是有時候還是得考慮一下通膨的問題。」

還是避險資產嗎?

某些領域的另一個核心信條也將因此被改寫,那便是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和投資組合風險對沖工具的功效。TwentyFour Asset Management駐倫敦創始合伙人及執行長Mark Holman在本月初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創出歷史低點時即已提出了這個問題。

「以後政府債券在你的投資組合中還能扮演像以前一樣的角色嗎?」他說。「在我看來是不會了,我還是情願持有現金。」

他已開始將低風險收入的著眼點轉向了優質公司債,尤其是那些正在從先前的跌勢中逐漸反彈的期限較長的債券。他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央行不可能擺脫零利率的引力。

「我們確然知道的一點是,全球近零利率水平還會再有十年,我們也還會再有十年的收益需求,」他說。

在一場近代史上無雙的危機中找出它們的內在含義是投資者如今面臨的首要挑戰。

「很難從歷史範疇去分析當前的一切並由此制定出相應的投資策略,」貝萊德的Thiel說。「歷史上最有可能拿來一比的是美國即將投身二戰前的那個時期,當時就曾有投身大戰的巨大刺激。我的意思是說,二戰時福特做起了轟炸機,如今到2020年它又做起了呼吸機。」

原文標題Infinite QE Is Destroying Traditional Bond-Fund Strategies (1)

(新增第三個小標內容)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