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 Insight·
上一期專欄提及,有著名政界人士於接受傳媒訪問時稱,建議免除目前本港對內地人買樓的「雙重印花稅」(DSD),言論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市場人士熱烈討論,今期筆者亦繼續全面探討相關建議。 眾所周知,金融及地產是香港「大得不能倒」的重要支柱。在疫情肆虐下,今年本港樓市交投受重挫,新盤一度煞停;二手交投幾近「冰封」。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的資料,上半年一手成交量僅錄約4,775宗,按年暴跌逾43%,創出自2013年實施一手銷售條例後的新低;至於二手同樣「疲不能興」,期內交投僅錄約2.04萬宗,按年急逾42%,亦創出2年半新低。 其實部份為打擊樓市過熱而推出的「辣招」已明顯不合時宜,大有放寬甚至撤銷的空間。例如於2013年出台的DSD,2016年稅率上調至15%,有關稅款於封關前三年,亦即2017年至2019年,錄得繳交DSD個案分別為逾8,000宗、逾7,100宗及逾4,500宗,已經出現按年遞減;及至22年首7個月,更銳減至逾1,400宗水平,只佔去年全年宗數約38%。 在疫情及加息陰霾下,放寬DSD料有助釋放投資及換樓需求,故建議豁免或寛減,至少將15%DSD稅率回復至雙倍印花稅,開市民換樓方便之門,活化換樓鏈。 至於「買家印花稅」(BSD),相關稅項於2017年至2019年,錄得繳交BSD個案分別為逾3,800宗、逾3,500宗及逾2,100宗,反映內地及海外人士來港置業需求殷切。不過,隨著疫下本港對外封關,BSD個案大幅回落;加上早前政府統計處公布資料,今年年中錄得約11.3萬名港人淨移出。因此建議港府下調BSD稅率,或取消BSD稅,以吸引環球人才及資金來港,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