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收市,收市時間:15 分鐘
  • 恒指

    16,233.55
    -152.32 (-0.93%)
     
  • 國指

    5,752.63
    -51.23 (-0.88%)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09
    -0.0003 (-0.00%)
     
  • 人民幣

    0.9241
    +0.0004 (+0.04%)
     
  • 道指

    37,775.38
    +22.07 (+0.06%)
     
  • 標普 500

    5,011.12
    -11.09 (-0.22%)
     
  • 納指

    15,601.50
    -81.87 (-0.52%)
     
  • 日圓

    0.0505
    +0.0001 (+0.10%)
     
  • 歐元

    8.3455
    +0.0111 (+0.13%)
     
  • 英鎊

    9.7490
    +0.0100 (+0.10%)
     
  • 紐約期油

    83.70
    +0.97 (+1.17%)
     
  • 金價

    2,403.80
    +5.80 (+0.24%)
     
  • Bitcoin

    64,492.33
    +3,247.71 (+5.30%)
     
  • CMC Crypto 200

    1,327.86
    +15.23 (+1.16%)
     

瑞银将回购欧元计价“自救”债券 给投资者一个止损机会

【彭博】-- 瑞银集团计划回购其在同意收购瑞信的前几天所发行“自救”(bail-in)债券。

为了缓解市场对收购交易风险的担忧,瑞银向持有30亿美元优先债的债权人提出了回购请求。虽然股东们为瑞银能以极低价购得瑞信欢呼雀跃,但瑞银的债券价格最近几天持续下跌,信用评级公司也下调了对该行债券的评级展望。

过去两年股价稳步上涨的瑞银将花数年时间完成与瑞信复杂的整合重组,削减至少80亿美元成本。但该行认为这个代价值得,因为有助于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壮大,而且并购交易的负商誉有560亿瑞郎,瑞士政府还对部分损失提供担保。

华侨银行的信用分析师Andrew Wong称,这是一个“合理行动,在投资者了解现在情况后,应该让他们拥有回售债券的选择权。”

瑞银以3月19日的“异常公司行动”为由,按各自的再发行价格向2028年3月和2032年3月到期的总计27.5亿欧元(30亿美元)优先无担保票据持有人提出回购要约。瑞银的欧元计价优先债券应声上涨。

3月19日正是瑞银同意收购瑞信的日子。由于投资者对瑞信命运及瑞银角色的担忧,瑞银的信用风险近期一路飙高。周末宣布并购交易后,瑞银的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成本达到纪录高位,其控股公司的CDS相对于瑞银CDS的溢价也创下纪录最高。

标普将瑞银的A-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但瑞银的控股公司评级展望维持“稳定”不变。

  • 这两支证券分别是2028年3月17日到期票面利率4.625%的债券,以及2032年3月17日到期票面利率4.75%的债券

  • 回购要约将于3月22日开始,提前到期截止日为3月28日,最终到期截止日为4月4日

  • 瑞银在声明中表示:“鉴于对近期发展情况的审慎评估,以及发行人对信用债投资者的长期承诺,发行人决定启动此事。” 彭博联系到的一位瑞银发言人不予置评

  • 这些债券于3月9日在公开市场定价,3月17日结算。

廣告

这两只所谓的“自救”债券3月9日定价时正值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初露危局。彭博汇编的报价显示,伦敦时间周三12:30,瑞银2032年到期债券报价为1美元面值99.00美分,低于99.518美分的再发行价。 2028年到期债券报价为1美元面值99.67美分,再发行价格为99.932美分。

这些证券有风险,但仍比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安全,后者是银行债券中受偿顺序最靠后的。欧洲国家和瑞士当局在欧债危机后推出了“自救”债券,以确保纳税人不会先于投资者承担损失。

推荐阅读:瑞信之殇暴露AT1债券可怕真容:QuickTake

原文标题UBS Offers Bond Buyback to Soothe Concerns on Deal’s Risk (1)

--联合报道 Paul Cohen、Kevin Kingsbury、Wei Zhou、Lorretta Chen.

(更新背景)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