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21
    +0.0009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21
    +0.0077 (+0.09%)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3,915.12
    -538.80 (-0.84%)
     
  • CMC Crypto 200

    1,371.97
    +59.35 (+4.52%)
     

產業付運延期 推高成本價

物流需求強勁,船公司貨輪延期情況嚴重,加劇供應鏈困境。
物流需求強勁,船公司貨輪延期情況嚴重,加劇供應鏈困境。

疫情帶旺物流需求,據戴德梁行數據顯示,去年倫敦的倉庫租金達到每平方呎24.9美元(約194港元),一年飆升13%,並超過了香港和三藩市,成為全球之冠;期內香港的倉庫租金較前一年低約10%,三藩市則大致平穩。

貨輪延誤惡化 倫敦倉庫租飆13%貴絕

倉庫需求急增,主因是防疫封鎖措施下,消費者增加網上購物,促使零售商要加強配送服務,在合適物流站不足的歐洲情況更甚。在英國,已出租的倉庫面積大增了44%。在歐洲持有倉庫的Tritax EuroBox基金經理Nick Preston表示,市場對儲存空間的需求從未如此強勁,完全是電子商務和供應鏈優化所催生。

馬士基:卸貨多兩倍時間

然而,物流需求強勁,船公司貨輪延期的情況卻嚴重,加劇了供應鏈困境,也削弱零售商和製造商想乘經濟復甦時提振盈利的努力,反而形成通脹壓力。據Sea-Intelligence ApS分析,3月全球貨輪僅約40%能準時抵達港口交貨,平均遲到逾6天。雖然遲到情況比2月好,但遠不及前兩年,當時超過70%的貨輪都能準時到港。延誤現象是企業因應消費者需求好轉而大量補貨的結果,造成貨輪不足,並推高運費。

延遲交貨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於今年初惡化。有時候,貨輪等待進入泊位,但已卸載的貨櫃滯留於塞得滿滿的碼頭等候處理,業界透露,塞港最嚴重的是南加州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加劇了全球缺貨櫃的困境。有「全球航運晴雨表」之稱的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表示,以往從上海運貨到洛杉磯通常是14天,如今要33天;航行時間雖無變,但要花兩倍時間等卸貨。該公司雖投資數以百萬美元增裝載量,但由於美國西岸擠塞,大部分裝載量無用武之地。其他歐亞港口也有同樣問題,包括馬來西亞的巴生港、荷蘭的鹿特丹、希臘的比雷埃夫斯、英國的南安普敦,以及台灣的高雄港。

運費年內急漲近35%

交貨延遲具蝴蝶效應,已從碼頭擴至鐵路站、貨車站和配送中心,不論是大型零售商、車廠,還是小商店都面臨供應不足,為了取貨,需要支付比去年高幾倍的費用。據反映乾散貨運費的波羅的海航運指數顯示,40英呎(即12米)貨櫃由中國運往美國西岸的成本,本周報價5,650美元,比今年初高出34.5%,較去年同期更高出2.28倍。

除貨運外,大宗商品的航運需求亦強勁,遇上全球貨櫃短缺及港口擠塞等,令航運業運費持續飆高。外媒報道,中國積極推動汽車產業與基礎建設等政策,帶動鋼材需求大升,並向澳洲、巴西增購鐵礦石,帶動大型散裝船海岬型船運費創10年新高,平均日租達到4.48萬美元,遠遠高於盈虧均衡點的2萬美元。

鐵礦石頻破頂 日鋼企加價17% 越南限輸出

中國以至全球鋼鐵需求強勁,推動製鋼原料鐵礦石價格本月屢創新高。日本東京製鐵宣布,6月起全面調高鋼材價格,漲幅介乎9.5至17.6%,為連續3個月提價。外界預測,東京製鐵加價後,勢將帶動全球新一波鋼材漲價潮。由於東京製鐵的鋼材主要用於建築業,包括南韓浦項鋼鐵、現代製鐵及中國寶鋼等亞洲競爭對手,皆密切關注該公司的定價。

更甚的是,為平抑鋼價上揚,越南近日要求國內鋼鐵製造商增加生產,並罕有地限制外銷!對建築重要的熱軋鋼捲於越南的進口價格已漲破每噸1,000美元,創13年最高,年初至今累漲50%。越南是東南亞最大鋼鐵進口國,去年共買進1,320萬噸,主要來自中國。

銅價有望升至萬五關

為應對供不應求,澳洲礦商必和必拓(BHP)宣布,其在西澳的鐵礦石項目未來數日投產,加上中國政府加強控制商品價格,使新加坡鐵礦石期貨周三回落5.7%,至每噸201.8美元;大連鐵礦石期貨亦挫4.4%。

除了鋼鐵外,另一種建築重要原材料銅也出現「限出口令」!智利政府在修憲選舉中慘敗,由左派政黨主導修憲工作後,當地的銅礦業正面臨30多年以來最嚴峻的法規威脅,增添銅礦供應的風險,勢支持銅價續漲。倫敦期銅周二曾大漲1.2%至每噸10,496.5美元,周三仍於高位徘徊,再度逼近上周創下的10,747.5美元歷史高位。

目前智利修憲委員會的成員結構,令到必和必拓等礦業巨企面臨更加嚴格的法規,營運環境相當不利,更可能要承擔最重的稅項。雖然修憲過程可能要花一年時間,但足以限制業界大規模投資。

國際鍛銅委員會(IWCC)表示,今年銅市場的供應缺口約50萬噸,明年預料大致恢復供需平衡。綠色能源轉型推動需求上升,在缺乏新銅礦下,全球最大銅貿易商Trafigura和高盛均預期,銅價未來數年將升至每噸15,000美元;花旗料銅牛市進入第二階段,未來3至4個月將會突破12,000美元。

金價靠穩 油連跌兩日

隨着通脹預期升溫,加上虛擬貨幣近日暴冧,黃金的弱勢似乎有所逆轉。Swissquote分析員Ipek Ozkardeskaya指出,黃金漲勢與比特幣崩潰幾乎同時發生,若金價能在每安士1,850美元以上企穩,可進一步挑戰1,900美元水平。現貨金周二創逾3個月新高後,周三反覆靠穩,升0.65%至每安士1,881.61美元。

油價則連跌兩日,紐約期油周三跌4.71%至每桶62.4美元;布蘭特期油跌3.62%至66.22美元,主因是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增加,以及俄羅斯透露伊朗核談判有重大進展。

豐田缺芯停工 車業今年料減產380萬輛

論到供不應求及延期交付,怎能不提有「新石油」之稱的晶片!目前全球晶片荒問題愈演愈烈,再有大型車廠宣布停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估計,缺芯將使汽車製造商在今年造成龐大產量損失。眼下這種情況已引起各國政府關注,有指日本承諾擴大支持國內晶片製造業,預期在周五舉行的美韓峰會中,建立半導體的「夥伴關係」將成為重要議題。

晶片出貨期延至17周

車用晶片不足,已迫使多家國際車企相繼暫停生產。早前被視為未受晶片荒影響的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Toyota)最新也低頭了,宣布受累缺芯,國內兩座汽車組裝工廠將於6月暫停生產。此次乃豐田首度因缺芯而下令工廠停工,共計有兩萬輛汽車生產受影響,包括小型車Yaris及小型多用途車Yaris Cross和C-HR。

市場對晶片荒看法依舊悲觀。惠譽預測,缺芯將使今年造成380萬輛汽車產量損失,相當於全年銷售額5%。粗略以每輛汽車產值20萬元計,即涉額或高達7,600億元。該行相信缺芯很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影響超預期,許多汽車製造商在第二季面臨最嚴峻壓力。

研究機構Gartner在最新報告中也預測,缺芯將持續整個2021年,並在2022年第二季恢復至正常水平。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近日提到,未來數月仍有艱難時刻,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

鑑於缺芯嚴重,據金融集團Susquehanna研究,半導體業界向晶圓代工廠下單後到出貨日的這段「前置時間」,在4月已拉長至17個星期,凸顯業界更急欲確保晶片供應。有見及此,日本將在今年的國家藍圖中加強先進半導體和電池的生產。

日媒報道,當地政府希望加碼注資拓展半導體製造技術發展,並邀請美國龍頭製造商赴日設廠。日本目前握有2,000億日圓(約142億港元)的資金支持國內晶片製造業,將為國內先進的半導體和電池技術計劃投入更多資金。據悉,日本首相菅義偉的內閣計劃最快將在6月批准新增長戰略。

目前全球寄望台灣能加大半導體供給,可近期當地不但要應付旱災,更面對疫情惡化及電力不穩,晶片供應勢受影響。數據顯示,台灣首季製造業產值達3.56萬億新台幣(近1萬億港元),按年增14.62%,增幅創下2011年次季以來最大。其中,半導體產值達4,839億元新台幣(約1,353億港元),創歷年單季新高。惟一切於次季起了變化,天災人禍最終將加劇全球晶片荒。

貨櫃(40英呎)運載成本
貨櫃(40英呎)運載成本
鋼鐵價格屢創新高,有國家更限制外銷。
鋼鐵價格屢創新高,有國家更限制外銷。
鐵礦石期貨續升
鐵礦石期貨續升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仍未解決,各國均出盡辦法,希望將影響減到最低。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仍未解決,各國均出盡辦法,希望將影響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