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預喜》中亞烯谷集團(00063.HK)料上半年淨利潤擴至最少200萬元
中亞烯谷集團(00063.HK)發盈喜,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預期錄得淨利潤不少於200萬元,去年同期則錄得52.9萬元。集團表示,預期淨利潤增加的主因為集團自2020年下半年起引入的物業管理及其他相關服務分部的表現持續得以改善所致。(c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中亞烯谷集團(00063.HK)發盈喜,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預期錄得淨利潤不少於200萬元,去年同期則錄得52.9萬元。集團表示,預期淨利潤增加的主因為集團自2020年下半年起引入的物業管理及其他相關服務分部的表現持續得以改善所致。(c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京東(09618)集團一名員工日前在公司內聯網發表千字長文,詳談京東現存的一些問題,主席劉強東親自在內聯網公開回應,承認管理不善、非常自責,但強調自己「不會躺平,也希望兄弟們絕不躺平」,認為京東基礎依然在,相信一定會走出低谷。 京東股價插13.07%,報18.54元,成交8.72億元。
李寧(02331)斥資22.08億元向恒地(00012)收購位於北角電氣道的商業大樓「港匯東」,並承接轉讓銷售貸款5.879億元,收購總代價共涉約27.96億元。涉及物業總建築面積約14.4萬平方呎,樓宇包含22層商業╱辦公空間及兩層零售區域。集團表示,部分樓面擬用作集團於香港之總部,展現集團對其於香港之業務前景充滿信心,並標誌著落實執行加強國際業務發展之計劃。 李寧今早股價低開10.91%,報19.04元,創逾3年半低,成交6.2億元。
澳洲面對房屋短缺危機,推高樓價和租金。政府為增加住屋供應和打擊外國投資者買樓後丟空,周日宣布明年起外國人購買現有房屋的手續費調高至現時的3倍。
台灣總統選舉將於明年1月13日舉行,中央選舉委員會今早進行總統候選人抽籤。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親自抽籤,為其與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抽到1號;民進黨由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抽籤,為她與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抽得2號,而國民黨侯友宜和趙少康獲得3號。
「美聯信心指數」最新報55.3點,按周升4.9%,連升兩周。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減辣後新盤成交量回升,購買力復現,個別業主觀望後市,減價盤減少,信心指數得以連升兩星期,但比起今年高位仍低約兩成。由於信心指數持續低於平均值,預期樓價仍有下調壓力。 「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39.6點,按周跌0.84%,連跌17星期;較四星期前跌2.14%,本年迄今樓價跌4.41%,創逾六年半新低。 若按三區劃分,三區樓價連續兩周全線下跌,當中新界區按周跌幅最大。「美聯新界樓價指數」最新報128.22點,按周跌1%;較四星期前更跌3.41%;本年迄今樓價跌4.84%。「美聯九龍樓價指數」最新報142.51點,按周跌0.77%;比起四星期前下跌0.59%;本年迄今該區樓價跌4%;「美聯港島樓價指數」最新報150.54點,按周跌0.56%;較四星期前跌2.12%;而本年迄今樓價則跌4.32%。
香港人不太熱衷捧手,但捧手界剛發生了大事,就是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以價值7億美元簽下10年長約,轉會至洛杉磯道奇(Los Angeles Dodgers),創下歷史。港股不停下跌,趁機看有無機會用《魔球》理論出奇制勝。
港元拆息全線下跌,隔夜拆息跌穿4厘,跌逾50個基點,至逾3.8厘。1星期及兩星期拆息,分別跌約12個基點及約10個基點,至4.5厘及4.7厘。1個月拆息跌逾3個基點,至5.43厘。港匯即市一度升至7.8086的逾1周高位。 花旗集團大中華區經濟師雷智穎預期,港元拆息臨近年底將維持相對高水平,並有機會於農曆新年附近再度抽升。至於加息周期尾段,資金波動性會增加,不排除港匯仍有機會觸及弱方兌換保證。 她提到,港元拆息的回落速度慢,可能超越季節性因素,與部分銀行傾向增持金管局短期票據,減少放在同業間拆借的流動性有關,但強調有關現象不應被解讀為資金緊張,認為香港資金仍然充足。 花旗預計,美國聯儲局明年第3季和第4季各減息0.5厘,全年合計減幅1厘。她預期,美國明年減息後,港元拆息會即時反映,但相信香港銀行仍期望保持淨息差,未必會即時跟減港元最優惠利率,相信本港樓價或要到2025年底才見底。 另外,雷智穎預期,香港市民北上消費將持續,建議政府考慮增加旅客通過陸路和海上離境的稅項,減慢北上消費熱潮。
港股半日沽空金額達85.4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380.1億元之22.5%。上日為21.3%。 5大沽空金額股票: 盈富基金(02800.HK)沽空比率71.9%,沽空金額15.5億。 南方恆生科技(03033.HK)沽空比率75.7%,沽空金額14.2億。 XL二南方恆科(07226.HK)沽空比率61.9%,沽空金額3.3億。 京東集團-SW(09618.HK)沽空比率38%,沽空金額3.1億。 騰訊控股(00700.HK)沽空比率11.6%,沽空金額2.9億。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李寧(2331.HK)落實以22億港元向恆地(0012.HK)購入北角「港匯東」22層樓面作為香港總部,這單大刁公布後,李寧股價一度跌逾15%,企業自置總部動作,究竟係咪股價魔咒?
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香港2024年將會有80隻新股(IPO)集資1000億港元。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南區(香港)上市業務主管合夥人呂志宏於記者會表示,該行作出述預測,主要基於預期明年本港有80宗 IPO,平均集資約7億港元,而中間料有數宗集資較大的新股,如汽車電池企業,可能集資多達40-50億美元。至於 A 股市場方面,德勤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內地將有約310隻新股集資約3551億元人民幣,相對2022年則有424隻新股集資額5868億元人民幣,新股數量將下降27%,集資總額則下滑40%。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將有103隻新股集資1933億元人民幣;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將有約132隻新股集资1477億元人民幣。北交所將有75 間新公司上市融資141億元人民幣。創業板仍將會是新股發行數量最多的市場板塊,而上海科創板則將會是募集新股資金最多的市場。創業板和科創板兩個市場板塊的集資總額將超過兩個主板市場。資本市場服務部預測,2024年 A 股 IPO 市場將會錄得260-330隻新股集資大約2670-3170億元人民幣。上海科創板預計有35-40隻新股融資490-5
內地近期爆出包括流感、肺炎支原體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的「多病原疫情」。然而,A股的流感、生物疫苗及醫藥生物板塊卻跟隨大市下跌。本港醫藥股沽壓普遍超大市,尤其是科倫博泰生物-B(06990.HK)、再鼎醫藥(09688.HK)、榮昌生物(09995.HK)及來凱醫藥-B(02105.HK)沽壓最大,股價挫逾8%-9%,現報87.3元、19.12元、36.4元及13.74元。 艾美疫苗(06660.HK)挫逾5%曾低見7.64元屢創上市新低。泰格醫藥(03347.HK)低見33.5元再創上市新低,現報34.25元,續跌3.1%。 上海醫藥(02607.HK)、君實生物(01877.HK)、康諾亞-B(02162.HK)、百濟神州(06160.HK)及康希諾(06185.HK)跌逾2%-3.5%,後兩者跑輸,股價曾分別低見101.3元及22.35元。 藍籌石藥(01093.HK)、藥明生物(02269.HK)、翰森(03692.HK)及中生(01177.HK)跌逾2%-4%,後者沽壓最大報3.23元,藥明生物曾低見28.1元創逾四年低。 然而,已完成向巴西申報季節性流感疫苗上市的三葉草生物-B
國務院港澳辦、駐港國安公署和中聯辦分別祝賀區議會選舉成功舉行。港澳辦表示,今次區選充分彰顯新氣象、匯聚正能量,推動民主優化提升,振奮精神,凝聚共識,必將為香港特區完善地區治理、提升為民服務,進一步為夯實由治及興社會基礎注入強大動能。駐港國安公署表示,今次區選是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開啟香港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能新篇章,充分表明不斷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有國安法治為特區民主發展重回正軌保駕護航。中聯辦表示,此次區議會選舉徹底把反中亂港分子排除在特區管治體系之外,有力貫徹了「愛國者治港」原則,開啟香港特區地區治理新篇章。 (ST)
內地11月通縮擴大至0.5%。花旗集團大中華區經濟師雷智穎表示,可能與「雙十一購物節」減價促銷有關,市場仍然憂慮內需疲弱,相信目前仍處於調整過程,需要政策刺激消費信心。 雷智穎表示,原先預測人民銀行明年首季和次季分別降準各0.25個百分點,明年第2和第3季分別減息各10點子,但考慮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趨勢連續數月向下,相信人行會提早減息降準。她認為,人行降準的彈性較大,因為減息要視乎美元兌人民幣匯價走勢。 內地預料本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雷智穎預測,中央將進取地以「保五」作為明年經濟增長目標,估計政府工作報告將有類似今年「增長5%左右」的定調,以穩定市場信心,而明年要成功「保五」,今年3.8%的赤字率,以及3.8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可能需要持續至明年,同時亦要繼續推出更多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 她相信,中央需要時間醞釀下一波政策的推出,需要留意今年底至明年初多個大型會議提供的指導,而參考目前經濟數據,花旗預測今年內地經濟增長5.3%,明年放緩至4.6%,如果中央有更多刺激措施推出,不排除將明年預測調高。
天文台表示,預料一道冷鋒會在本周六抵達華南沿岸,北風增強,氣溫顯著下降,下周初相當清涼,氣溫下降至14度或以下,下周二及周三最低13度。明日短暫時間有陽光,日間溫暖,隨後兩三日雲量較多。 (ST)
菲律賓外交部傳召中國大使,就兩國船隻日前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海發生碰撞事件,向中方提出抗議。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美方呼籲北京遵守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停止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的危險和破壞穩定行動,批評這些行為反映出中方漠視菲方人員安全和國際法,強調美國與盟友菲律賓站在一起。央視新聞報道,菲律賓2艘海警船、1艘公務船和1艘運補船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故意衝撞中方正常執法航行的海警艇,中國海警依法對菲船隻採取管制措施。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