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20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373.03
    -238.84 (-1.36%)
     
  • 國指

    5,990.56
    -79.28 (-1.31%)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3,686.86
    +136.59 (+0.41%)
     
  • 標普 500

    4,305.41
    +30.90 (+0.72%)
     
  • 納指

    13,228.53
    +135.68 (+1.04%)
     
  • Vix指數

    17.42
    -0.80 (-4.39%)
     
  • 富時100

    7,601.85
    +8.63 (+0.11%)
     
  • 紐約期油

    92.45
    -1.23 (-1.31%)
     
  • 金價

    1,880.60
    -10.30 (-0.54%)
     
  • 美元

    7.8285
    +0.0077 (+0.10%)
     
  • 人民幣

    0.9322
    -0.0019 (-0.20%)
     
  • 日圓

    0.0522
    -0.0000 (-0.06%)
     
  • 歐元

    8.2683
    +0.0023 (+0.03%)
     
  • Bitcoin

    27,136.37
    +918.34 (+3.50%)
     
  • CMC Crypto 200

    582.08
    +17.29 (+3.06%)
     

盧卡股主場|跟着市場做定存

港股第三季季結,累瀉4,636點或21%,收報17222點,跌近11年低位,猶如回到過去一樣;同樣「懷舊」的還有能源板塊,當太陽能、風電等新能源股紛紛一仆一碌之際,煤炭股卻逆市受捧,例如中煤(1898)按季升7%、神華(1088)亦升逾4%。

另一方面,多隻過往被視為避風港的收息股同樣急挫,包括煤氣(003)按季跌近17%、電能(006)跌近19%、領展(823)跌逾14%及中電(002)跌近8%。此外,具有英國概念的滙控(005)及長實(1113),亦分別跌19%及14%。

收息股急挫,除了是市況差之外,當然還因為美國持續加息。事實上,本港多間銀行的港元定存息率已逾3厘,部份更高達3.6厘。近日朋友間的話題都由股票轉為定存,例如討論身份證有沒有某間銀行指定的號碼,從而享有高息。

對於做定存、尤其是港元,相信很多年輕一輩也未試過。《黑天鵝》作者Nassim Taleb日前曾講過,經過美國聯儲局長時間的零息政策,投資者過去15年猶如置身「迪士尼樂園」,摧毀了經濟結構及形成不少泡沫,更指任何40歲以下的人都沒有投資市場經驗,更可能不知道金錢價值會隨着時間而改變。

筆者作為80後的一員,的確也對於定存有一種「陌生感」,但正如惠理(806)聯席主席謝清海早前也講集團「跟着資金走」,作為股民又何妨「跟着市場走」,提取部份資金作收息,觀望市場變化及分散風險。

不過,筆者個人認為一年期的定存時間還是太長,寧願選擇較低息、但可隨時提款的貨幣基金或按揭掛鈎高息戶口,或相對較短期的定存,因為若美國持續加息的話,後續的息率也會提升;相反,若加息放緩的話,市場亦反彈可期。

盧卡股 https://www.facebook.com/lokastock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Powered by Merc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