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224.14
    -161.73 (-0.99%)
     
  • 國指

    5,746.61
    -57.25 (-0.99%)
     
  • 上證綜指

    3,065.26
    -8.96 (-0.29%)
     
  • 滬深300

    3,541.66
    -28.14 (-0.79%)
     
  • 美元

    7.8319
    +0.0007 (+0.01%)
     
  • 人民幣

    0.9239
    +0.0002 (+0.02%)
     
  • 道指

    37,986.40
    +211.02 (+0.56%)
     
  • 標普 500

    4,967.23
    -43.89 (-0.88%)
     
  • 納指

    15,282.01
    -319.49 (-2.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2%)
     
  • 歐元

    8.3453
    +0.0109 (+0.13%)
     
  • 英鎊

    9.6890
    -0.0500 (-0.51%)
     
  • 紐約期油

    83.24
    +0.51 (+0.62%)
     
  • 金價

    2,406.70
    +8.70 (+0.36%)
     
  • Bitcoin

    64,075.68
    +4,007.49 (+6.67%)
     
  • CMC Crypto 200

    1,371.97
    +59.34 (+4.52%)
     

科技公司遭遇重拳整頓 投資者轉向中國消費類初創企業

【彭博】-- 中國加強整頓科技公司給該國初創企業的投資者敲響了警鐘,明顯不在此列的是:消費品牌。

從化妝品到奶茶,在新一代購物者中掀起波瀾的中國企業正牢牢吸引著尋找下一個成功故事的資金。投資者或許認為此類公司是科技初創公司的可行替代方案,因為政府不僅沒有打壓,反而在努力培養國內冠軍企業,以促進支出並與可口可樂和Nike等公司競爭。

上海營銷和品牌公司China Skinny的董事總經理Mark Tanner表示,北京收緊監管提高了科技等傳統熱門領域的投資壁壘。「相比之下,從食品、服裝到健身和休閑等消費領域得到了更多政策支持,吸引了投資者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他說。

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品牌正在從全球競爭對手那裡搶奪市場占有率。根據數據提供商Preqin Ltd.的數據,甚至在科技行業遭遇整頓之前,包括健康飲料製造商元氣森林和KKR & Co.支持的乳制品生產商認養一頭牛在內,消費領域初創公司吸引的資金就已經在增多,自2018年以來約為620億美元。雖然這遠比不上科技行業1120億美元的投資,但預計未來幾年還會增加。

「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品牌崛起的黃金時代,」華平投資中國區聯席主管魏臻表示,該公司投資了估值60億美元的元氣森林。「Z世代的崛起會重塑這個行業。」

滴滴在美國上市僅僅幾天後,中國就決定遏制這家網約車巨頭的業務,向科技投資者投下一枚新的重磅炸彈。北京數月來的整頓已經影響了從阿里巴巴到騰訊控股等公司的股價。

廣告

這削弱了科技初創公司的融資計畫。據彭博周四報導,以人工智能為基礎提供醫療健保服務的零氪科技已擱置在美國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

北京方面擔心,由於其手中握有大量數據,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會構成安全風險。到目前為止,監管整頓的重點都是最擅於利用用戶信息的互聯網公司,而非提供日常產品的公司。

上海某私募股權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消費行業是資本轉向的良好選擇,因為它面臨的政策風險遠低於科技和同樣面臨整頓的教育行業。該人士表示,不利的一面是,消費類公司面臨激烈的競爭和不確定的成長前景。

某中國風投公司的一位人士表示,公司正在考慮將重點轉向最有可能獲得政府支持和優惠政策的類別,包括本土消費品牌和環保企業。

根據電商平台京東的一份研究報告,2020年,曾被視為廉價和劣質的中國品牌相比國際品牌的成交額同比增幅高出6%。Preqin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非必需消費品領域收到的投資超過3,500筆。

化妝品公司完美日記的所有者逸仙控股對歐萊雅和雅詩蘭黛等品牌的威脅日益上升,已成為第二大品牌。據Euromonitor估計,公司在口紅和睫毛膏等彩妝市場占有6.7%的占有率。去年11月在美國上市前,該公司就吸引了華平投資和高瓴等投資者。

中國玩具生產商泡泡瑪特從紅衫中國等公司吸引了超過1億美元資金,隨後於去年12月在香港上市,籌集資金50億港元(6.44 億美元)。

深圳茶館連鎖喜茶鏈受到IDG、紅杉中國和高瓴等公司的青睞。據知情人士透露,經過最新一輪融資後,喜茶的估值目前已經超過600億元人民幣(92億美元)。喜茶不予置評。

本地競爭對手奈雪的茶上個月在香港IPO中籌集資金6.56億美元。

本土品牌迅速崛起的一個原因是它們能夠通過社交媒體和直播購物平台接觸客戶。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今年直播電商規模可能成長25%,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

啟明創投的黃佩華表示,與傳統營銷渠道相比,社交媒體能使新品牌更快得到認可,因此,消費類初創企業比以前更具吸引力,因為投資有望更快取得回報。

像杭州的認養一頭牛這樣的公司將大部分營銷預算都用於直播。這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公司允許人們線上追蹤奶牛,並與網紅合作,其中包括中國百萬富豪、直播女王薇婭共同創立的謙尋(杭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直播平台「正在催生大量新的中國品牌,」謙尋控股總裁趙冉說。該公司與2萬多個直播平台有合作關係。他補充表示,與正在追趕這一趨勢的外國對手相比,他們投入此類營銷的預算更多。

民族主義也在向國內品牌的轉變中發揮了作用。Nike和阿迪達斯等跨國巨頭在中國正面臨壓力,由於反對新疆地區穆斯林維吾爾人受到的待遇,他們遭到了中國購物者的抵制。

不過,估值正在接近泡沫區域,多只基金都在追逐相同的公司,以說服創始人相信他們可以帶來現金以外的資源。

「通常情況下,投資初創企業的決策過程可能需要兩個月,但現在,焦慮的投資者可以將過程縮短到兩周,跳過諸如發布條款說明書等一些步驟,或只是進行非常簡單的儘職調查,」幫助創始人與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牽線搭橋的駐上海財務顧問Loreal Chen說。

投資可能有風險。許多中國品牌崛起得有多快,消失得就有多快。擁有超過18萬粉絲的眼影銷售商Apinkbaby今年早些時候破產。

目前,元氣森林總裁張貴州正指望對本土冠軍的興趣日益增加會帶來巨額收入。

「國際品牌不再是中國消費者的首選,」張貴州說。年輕一代「不再過度迷戀和崇拜外國產品和品牌。」

原文標題‘Golden Age’ for China Brands Bolstered by Tech Crackdown (2)

(新增第16段起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