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57.45
    +402.04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滬深300

    3,738.93
    +66.49 (+1.81%)
     
  • 美元

    7.8197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道指

    33,963.84
    -106.58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8 (-0.09%)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英鎊

    9.5700
    -0.0410 (-0.43%)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Bitcoin

    26,550.10
    -98.02 (-0.37%)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首季買交投跌幅創紀錄 投資客大舉撤出美國樓市

首季買交投跌幅創紀錄 投資客大舉撤出美國樓市

隨著利率上升、房價下滑,靠美國樓市賺錢的機率越來越低,投資客被被退出市場,買家大幅萎縮,相互之間的價格競爭也隨之出現緩解。

美國線上房產經紀公司 Redfin 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房市投資客在第 1 季購買的房屋減少了 48.6%,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暴跌。

該經紀公司表示,由於信貸環境收緊,仍活躍於市場的投資客已轉向購買或轉手更平價的房產,因為低價住房融資更容易,需求也更多。第 1 季低價住房購買量飆升至 2 年來的高點,其中有 41.1% 的投資客是首次購屋,這個比率也創新高記錄。

Redfin 資深經濟學家伯卡利 (Sheharyar Bokhari) 表示,總體而言,投資客已經「對購屋踩下剎車」。

然而,他說:「投資客在美國房市所佔比例仍然比疫情前更大,在待售房屋房源如此不足之際,這可能會給個人買家帶來挑戰。」

今年第 1 季,投資客只買進新增房源的 17.6%,低於上年同期的 20.4%。即使如此,投資客在已購房屋中所佔比例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美國 30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已迅速上升至 7% 以上,這是自網路泡沫破裂時期以來從未見過的,是需求降溫的主要驅動力。

高盛則是提出不同的看法。首席信貸策略師卡若韋 (Lotfi Karoui) 向客戶提供了一些利多,就是房貸利率預計即將見頂,並在 2024 年降至 6% 以下。

他指出,居民住房負擔能力略有改善,但仍處於 10 年來的低點。而成屋庫存仍然異常緊張。

他在報告中寫道:「2023 年之後,隨著政策收緊的影響消退,預計美國房價將出現反彈。雖然我們的經濟學家認為今年有可能再次升息,但基本預期是 Fed 已經停止收緊政策。歷史證明,以 1995 年、2000 年和 2018 年為例,房價往往會在一個升息周期結束後上漲。」

但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令人欣慰的是,投資客不再像疫情前和疫情期間那樣因需求旺盛到引發價格戰。由於資金成本上升,融資交易變得更具挑戰性,預計這將繼續給購屋族帶來壓力。

更多鉅亨報導
美國房價反彈 恐減緩Fed平抑通膨的努力
CoreLogic 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 美國房價跌勢可能已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