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6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3,507.50
    -158.80 (-0.47%)
     
  • 標普 500

    4,288.05
    -11.65 (-0.27%)
     
  • 納指

    13,219.32
    +18.02 (+0.14%)
     
  • Vix指數

    17.52
    +0.18 (+1.04%)
     
  • 富時100

    7,608.08
    +6.23 (+0.08%)
     
  • 紐約期油

    91.08
    +0.29 (+0.32%)
     
  • 金價

    1,861.50
    -4.60 (-0.25%)
     
  • 美元

    7.8308
    +0.0003 (+0.00%)
     
  • 人民幣

    0.9318
    0.0000 (0.00%)
     
  • 日圓

    0.0521
    -0.0001 (-0.23%)
     
  • 歐元

    8.2757
    -0.0033 (-0.04%)
     
  • Bitcoin

    27,898.92
    +877.52 (+3.25%)
     
  • CMC Crypto 200

    600.35
    +21.59 (+3.73%)
     

終端需求弱、庫存調整 第1季製造業產值年減逾1成

終端需求疲弱、產業持續調整庫存,根據經濟部統計,今 (2023) 年第 1 季製造業產值 4 兆 2151 億元,較上年同季減少 13.59%,已是連續 2 季呈現負成長。

以產業別來看,資訊電子產業的電子零組件,結束自 2019 年第 4 季以來連續 13 季的正成長,較上年同季減少 16.85%,其中積體電路業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加上半導體客戶端庫存持續調整,致產值滑落至 7,786 億元,年減 11.22%。

面板及其組件則因面板應用市場需求仍顯疲弱,加上產品價格低於去年同期,導致產值年減 46.52%;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伺服器及網路通訊設備需求暢旺,以及廠商擴增國內產能,產值年增 5.15%,連續 18 季正成長。

傳統產業方面,因下游產業需求疲軟,產業鏈持續去化庫存,廠商歲修或減產因應,導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基本金屬業產值分別年減 28.10%、 20.01%,機械設備業年減幅約 18.60%,主因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客戶投資轉趨保守。

至於汽車及其零件業因多款新車上市催升買氣,加上車用晶片短缺問題緩解,產值年增 3.39%。

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今年第 1 季製造業生產指數 82.04,較上年同季減少 17.68%,為連續 3 季負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持續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需求仍顯疲弱,加上俄烏戰爭、美中科技爭端未見緩解,恐抑低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另外,高效能 運算、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延續,可望挹注我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

經濟部公布今年首季的製造業產值。(圖: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公布今年首季的製造業產值。(圖:經濟部提供)

更多鉅亨報導
4月外銷訂單424.9億美元連8黑
5月外銷訂單年減估逾2成 經部估上半年訂單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