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物流控股(00988.HK)今早起停牌 暫未悉原因
絲路物流控股(00988.HK)今日(24日)早上9時起停牌,暫未悉原因。
(jl/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絲路物流控股(00988.HK)今日(24日)早上9時起停牌,暫未悉原因。
(jl/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國泰航空早前發盈警,預期去年虧損擴大至約64億至70億元,相較前年虧損擴大逾16%至逾27%。新任行政總裁林紹波表示,國泰及附屬公司去年下半年業績大幅改善,虧損擴大主要由於聯屬公司錄得龐大虧損。 被問到今年業績能否結束過去3年「見紅」情況,林紹波表示,現階段言之過早,但隨著內地逐步開放,聯屬公司業績預期將逐步改善,加上國泰自去年下半年已錄得正現金流,他對今年業績有信心,亦很希望看到今年扭虧為盈。 對於部分亞洲區內航空公司業績早已扭虧為盈,林紹波承認,香港較部分城市遲開放,正努力追落後,未來數月需要集中精力加強集團運力,鞏固香港航空樞紐地位,有信心公司表現很快可以追趕區內航空公司。 提到最新流動資金水平,林紹波表示,數據屬股價敏感消息,目前不便評論,期望隨著市況復蘇,可以繼續維持正現金流,以及盡快償還政府優先股股息和本金。不過,集團目前才開始重建業務,未來運力、收入、成本以及市況仍未完全明朗,需要時間觀察,暫時未有償還政府債務,以及政府退出董事局的確切時間表。 另外,林紹波強調,實行多年的燃油對沖政策旨在管理風險,不應以賺錢和蝕錢去衡量運行成效,政策亦已參考同業做法,未來不會改變。 加入
國泰航空新任行政總裁林紹波表示,1月份國泰及香港快運在內的客運運力升至疫情前逾40%水平,航點數目亦增至逾60個。集團正積極加強內地航班,預期至下月底時,可以恢復至每星期逾100班,往返內地14個航點的航班,隨著集團陸續增加航點,有信心今年底可以達成回復到疫情前70%客運運力的目標。 他提到,農曆新年期間香港市民出行需求強勁,但入境香港需求未見全面復蘇,需要繼續觀察。 日本當局對於香港赴日航班數量的限制未完全放寬,國泰和快運需要取消2月部分班次。林紹波相信情況只屬短期問題,公司已動用資源增加內地航線,不認為會影響運力恢復目標。他期望日本政府可以盡快解除所有針對香港的航班限制,令航班於3月可以恢復正常。 國泰計劃整個集團增聘約8000人。林紹波表示,截至去年成功招聘大約2000名新員工,預計今明兩年各增聘3000多人。他提到,上任行政總裁後其中一個首要工作是重建國泰團隊,近月包括機師在內的員工流失率已趨向正常水平,招聘進度亦都順利。 對於空中服務員工會早前不滿資方未有回應更表安排混亂以及人手短缺等問題,宣布於農曆新年期間發起按章工作。林紹波強調,新年期間航班運作正常,未見不尋常現象,有信
【彭博】-- 滙豐投資管理認為,隨著美國經濟顯露出衰退跡象,聯儲會今年改變立場進行降息的動作會比貨幣市場預期得更早更激進。該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師Joe Little表示,聯儲會今年年底可能會前降息100個基點,是目前美國利率掉期所消化50個基點的兩倍。他還認為存在2024年再下調200個基點的可能。聯儲會一直與市場僵持不下,後者押注央行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降息,儘管主席鮑威爾堅稱為平抑持續的價格壓力需繼續加息並使利率保持在高位。美國2年期國債對政策變化最為敏感,其殖利率已從去年11月觸及的15年高點大幅回落,但Little認為市場對寬鬆的定價尚不充分。「如果我們在第三季看到明顯衰退的數據,那麼我們認為在2023年的最後階段,聯儲會很容易降息100個基點甚至更多,」 Little說,「值得注意的是,鑒於這個經濟周期目前為止如此反常,政策軌跡不確定性也高得異乎尋常。」市場普遍預計,隨著通膨緩和聯儲會本周將放緩加息步伐至25個基點,令利率區間上限達到4.75%。聯儲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將借款成本提高了425個基點,收緊的激進程度創下1990年代以來之最。貨幣市場預計政策利率將在6月前達到5.1%的
金力永磁(06680)發盈喜,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預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2億至8.38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增長55%至85%。2022年度,該公司鞏固在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領域的優勢,營業收入保持穩健增長。在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領域,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約170%;在機器人及工業節能電機領域,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約140%。此外,在節能變頻空調、3C等領域的營業收入也有較高的增長。因此,2022年度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預計增長70%至90%。(WH)
紐約股市初段個別發展,科技股沽壓較大。 道瓊斯指數較早時報34043點,升64點。 納斯達克指數報11537點,跌84點,跌幅0.73%。 標準普爾500指數報4060點,跌10點,跌幅0.25%。
重慶鋼鐵股份(01053)發盈警,預期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虧損10.3億元人民幣,2021年同期錄得淨利潤。受宏觀經濟承壓、疫情反复影響,2022年鋼鐵行業運行呈現「高開低走」態勢,供需雙弱格局導致鋼材價格明顯回落;同時,大宗原材料價格雖有下降但仍處於歷史高位,購銷兩端市場價差持續收窄,鋼鐵行業利潤空間持續受到擠壓,導致該公司全年生產經營欠佳。(WH)
億華通(02402)發盈喜,預期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約1.4億至1.75億元人民幣,2021年度淨虧損約1.62億元人民幣。於2022年,該公司緊抓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群政策釋放的有利機遇,繼續加強市場拓展,提高產品銷量,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7.2億至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4.40%到22.34%。於2022年,該公司為拓寬資本融資管道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掛牌上市,2022年按期計提H股相關上市費用。(WH)
紅星美凱龍(01528)發盈警,預期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77億至8.12億元人民幣,較2021人同期減少60.3%至66.9%。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該公司為支持商戶及家居建材行業的持續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商戶減免部分租金及管理費,使該公司自營及租賃收入有所下降。剔除上述租金及管理費減免的影響,該公司自營商場持續貢獻穩定收入,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此外,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該公司其他相應收入出現同比下降。同時,該公司出於謹慎考慮,對相關資產的可回收性進行保守預估,並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主要涉及長期資產的資產減值損失和應收款項的信用減值損失,全年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金額同比增幅預計不超過30%。(WH)
海螺環保(00587)發盈警,預期2022年財政年度錄得公司股東應佔綜合純利將較2021年同期減少約30%至50%。期內,受國內新冠疫情反復、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從危廢處置行業的供給及需求端來看,工業製造業企業的產廢總量有所下降,近年來國內核准的危廢經營資質增長較快,市場競爭激烈,工業危廢處置價格下降明顯等。(WH)
君實生物(01877)發盈警,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23.96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錄得虧損增加。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出現減少,主要系上期新冠中和抗體埃特司韋單抗(JS016/LY-CoV016)產生基於與 Eli Lilly and Company 合作的海外市場大額技術許可收入及特許權收入,前述相關合作事項的全部里程碑事件已於2021年度達成並確認收入,故報告期內對應的技術許可收入減少所致。2022年度,該公司核心產品之一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相較於2021年度實現銷售收入的同比顯著增長。隨着報告期內商業化能力提升,以及特瑞普利單抗新增2項大適應症獲批,該公司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情況已逐步進入正向循環。(WH)
亞洲聯合基建控股(00711)宣布,以代價9375萬元,出售丈量約份第85號地段第612號 G 區,位於香港新界流水響。目前集團用作放置建築材料。(WH)
鮮馳達控股(01175)宣布,於2023年1月20日,聯交所發函通知該公司由2023年2月9日上午9時正起,該公司股份之上巿地位將按照上市規則被取消。該公司的股份自2022年7月2日起於聯交所暫停買賣。上市委員會認為,該公司未能於2023年1月1日前達成所有復牌指引,因此決定取消該公司股份之上市。(WH)
佳兆業集團(01638)宣布,正在就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業績進行最後審核及就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業績進行核數師審閱。該公司核數師已經開始就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業績進行審核。考慮到不可預見的情況,該公司將力圖達成所有條件及於2023年3月恢復其股份買賣。股份繼續停牌。(WH)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公布,按照中國會計準則財務報告合併口徑計算的2022年累計完成發電量為2.21億兆瓦時,完成上網電量2.07億兆瓦時,按照可比口徑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0.54%和 0.32%,主要原因是夏季高溫火電發電量增加及新投煤機影響。2022年集團的平均上網電價約為519元人民幣/兆瓦時。(WH)
億和控股(00838)發盈喜,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年度利潤約2.02億元至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至42%。利潤增長主要由於受訂單激增帶動,集團於越南之辦公室自動化設備收益快速增長,從而亦導致集團的越南生產設施產能大幅釋放;由於訂單持續增加,集團於墨西哥之汽車零部件業務錄得可觀增長;由於2021年4月份收購深圳市億和科技智造所帶來的協同效益,集團深圳辦公室自動化設備業務的收益及整體盈利雙雙錄得增長;及集團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戰略以控制銷售及行政費用。(WH)
新城發展(01030)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或錄得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約3億元人民幣,主要是由於受整體市場環境、疫情及結轉項目的結構變化,2022年集團房地產項目結轉收入及毛利同比有較大幅度的減少;由於市場情況變化,集團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同比增加;及外匯波動造成的淨匯兌損失所致。(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