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195.84
    -135.38 (-0.78%)
     
  • 國指

    5,882.68
    -66.50 (-1.12%)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3,002.38
    -430.97 (-1.29%)
     
  • 標普 500

    4,229.45
    -58.94 (-1.37%)
     
  • 納指

    13,059.47
    -248.31 (-1.87%)
     
  • Vix指數

    20.01
    +0.23 (+1.16%)
     
  • 富時100

    7,468.65
    -1.51 (-0.02%)
     
  • 紐約期油

    87.54
    -1.69 (-1.89%)
     
  • 金價

    1,842.20
    +0.70 (+0.04%)
     
  • 美元

    7.8304
    -0.0014 (-0.0181%)
     
  • 人民幣

    0.9315
    -0.0002 (-0.02%)
     
  • 日圓

    0.0523
    +0.0000 (+0.06%)
     
  • 歐元

    8.2276
    +0.0329 (+0.40%)
     
  • Bitcoin

    27,572.49
    +22.07 (+0.08%)
     
  • CMC Crypto 200

    587.39
    -2.58 (-0.44%)
     

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中国面临“信心陷阱”

【彭博】-- 新冠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复苏不够稳妥,面临陷入信心陷阱的风险,这给政府出了个难题,而且难以借助诸如降息和基建等传统手段加以解决。

本周出炉的官方数据中,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低迷的证据俯拾皆是,经济活动在4月份丧失动能。私营企业增加的投资微乎其微,家庭也克制在家电等商品上的支出。

22V Research LLC的中国经济学家、曾是美国财政部驻北京随员的Michael Hirson表示,这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企业和家庭支出不活跃,会放缓复苏速度,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削弱信心。花旗集团经济学家形容中国处于“信心陷阱的边缘”。

本周糟糕的经济数据和对前景的担忧,已经给人民币造成压力,人民币兑美元周三跌破1美元兑7元关口。中国的基准股指本季度表现也落后于亚洲其他主要指数,而随着预期央行将进一步放松政策,国债上涨。

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上个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指出要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恢复和扩大需求。高层表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特别是科技行业,并表示要推动家庭收入增长。

在信心疲弱的情况下,政府传统上用以提振经济的政策,如国家牵头的基建投资和银行贷款,效果会变差。

野村控股的陆挺等经济学家在报告中写道,与之前的周期不同,这一次不好解决,维持经济持续复苏的真正障碍是缺乏信心。

当然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信心问题主要是一个时间问题。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中国经济学家Adam Wolfe表示,服务支出强劲复苏,应该会传导到就业市场,从而提振收入。“我确实认为消费者信心将逐步改善,”他说。

花旗经济学家把信心低迷归咎于中国曾实施严格防疫措施,以及去年底又匆忙放弃清零政策,所遗留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过去几年政策过猛,监管政策骤变,冲击了房地产、科技和教育等行业。

但具体的增强信心的政策措施规模还较小。中国网络监管机构上个月启动优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地方政府也做出一些支持民营企业的高姿态,例如杭州与总部在当地的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等。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本周在山东省调研,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关键是增强发展信心。他说,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想方设法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原文标题China Faces ‘Confidence Trap’ as Economic Recovery Falters (1)

--联合报道 Jill Elaine Disis、Fran Wang.

(新增最后三段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