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809.66
    +436.63 (+2.51%)
     
  • 國指

    6,148.33
    +157.77 (+2.63%)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滬深300

    3,689.52
    -10.98 (-0.30%)
     
  • 美元

    7.8313
    +0.0023 (+0.03%)
     
  • 人民幣

    0.9317
    -0.0003 (-0.03%)
     
  • 道指

    33,687.35
    +21.01 (+0.06%)
     
  • 標普 500

    4,316.19
    +16.49 (+0.38%)
     
  • 納指

    13,315.70
    +114.42 (+0.87%)
     
  • 日圓

    0.0522
    -0.0000 (-0.02%)
     
  • 歐元

    8.2797
    +0.0083 (+0.10%)
     
  • 英鎊

    9.5400
    -0.0140 (-0.15%)
     
  • 紐約期油

    90.94
    -0.77 (-0.84%)
     
  • 金價

    1,879.50
    +0.90 (+0.05%)
     
  • Bitcoin

    26,799.47
    +219.34 (+0.83%)
     
  • CMC Crypto 200

    577.45
    -1.32 (-0.23%)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未來幾周或訪問北京 可能與習近平會談

【彭博】--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畫在未來幾周訪問中國並與高層領導人會晤,可能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儘管雙邊關係持續緊張,美國仍希望恢復高層溝通。

布林肯原計畫2月訪問北京,但在中美「氣球事件」發生後取消了訪華計畫。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 布林肯訪問中國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美國國務院一位發言人表示,目前沒有出訪行程要公佈,布林肯之前取消的訪問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

美國總統拜登希望兩國關係能夠恢復一些常態,其中的作為之一就是布林肯訪華;由於一些緊張的軍事接觸、懲罰性經濟措施以及雙方互控對方危害全球穩定,中美關係一直受到擾動。布林肯北京之行是去年拜登與習近平在印尼會晤的主要成果之一。兩位領導人此後沒有通過話。

周一,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警告稱,中國在海上和空中的軍事攔截行為表明北京方面 「日益咄咄逼人」,「不用太久就會有人受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表示,美軍艦機不遠萬里到中國家門口挑釁。

他說,這不是維護航行自由,而是在推行航行霸權,是赤裸裸的軍事挑釁行為。

推薦閱讀:白宮表示中國軍方的行動表明其「越來越咄咄逼人」

同時,柯比表示,雙方為美國閣員級部長訪華安排其他渠道方面正取得進展。

雖然中國拒絕美方關於安排兩國防長會晤的提議,但其他領域的高層交流已經恢復。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周一和中國官員進行了「坦誠」會談。上個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和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舉行了會晤,據悉中情局局長William Burns也在上月來過中國。

雙方在重大問題上明顯分歧。北京認為華盛頓與台北的關係更加緊密,對此感到不滿。美國及其盟友最近為抵制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和「去風險」所做的努力,以及批評新疆、西藏和香港人權狀況,中國視之為遏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的步驟。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Kurt Campbell周二表示,隨著中國軍隊與美國在亞洲的軍事資產進行更多接觸,發生誤判的風險「不僅真實且日益升高」,但中國官員拒絕了美國為正常化溝通渠道所做的嘗試。

Campbell在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主辦的一次活動中說,在冷戰期間,我們設法有效地建立了允許在意外衝突或緊張時刻進行危機溝通的機制。持平而論,我們還不能對中國做到這一點。中國一直不願接受和參與其中一些機制。

中國代表上周未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時 說,兩國之間的軍事熱線是開放的,溝通可以隨時進行。

柯比周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近期康達及國安會中台事務高級主任Sarah Beran訪華旨在保持兩國溝通渠道暢通,為將來的訪問鋪路,包括政府更高層級人士。

柯比稱,「他們感覺與中國官員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有成效的會談,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你們會看到將來我們還會談到訪問的事情,不過我不想太冒進」。

原文標題Blinken Plans to Travel to Beijing for Talks in Coming Weeks (3)

--聯合報導 Iain Marlow、Colum Murphy.

(增加第4、7、8、10、12、13段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