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3季經濟按季增長逾33% 歷來最大升幅
美國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初值以年率計按季增長33.1%,升幅大過市場預期,亦是有紀錄以來最大升幅;期內消費者開支初值增長40.7%。 數據又顯示,第3季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初值上升3.7%,核心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初值上升3.5%,低於市場預期。
美國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初值以年率計按季增長33.1%,升幅大過市場預期,亦是有紀錄以來最大升幅;期內消費者開支初值增長40.7%。 數據又顯示,第3季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初值上升3.7%,核心個人消費開支物價指數初值上升3.5%,低於市場預期。
美元微升,美國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支出下跌和通脹降溫,投資者觀望下星期一系列央行會議舉行。 在紐約尾市,美元指數於101.9附近。歐元兌美元跌0.2%,較早時報1.0871美元。 美元兌日圓跌約0.3%,較早時報129.88日圓,因數據顯示東京通脹升溫,市場憧憬日本央行或採取鷹派立場。
外圍金價變動不大。 紐約期金收市報每盎司1929.4美元,跌60美仙。以最活躍合約計算,全星期升近0.1%。連升6個星期。 現貨金較早時報每盎司1928.83美元。
華爾街股市續造好,三大指數累計一周均錄得升幅,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升幅最顯著,其中表現最好的Tesla一周累升33%。美國12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錄得4.4%,反映通脹放緩。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與本港收市比較個別發展。 滙控ADR較本港收市升0.4%。 科技股方面,阿里巴巴ADR較本港收市跌逾1%,騰訊和美團則跌近1%。
國際油價收市下跌,紐約期油失守每桶80美元關口,創逾1星期以來最低。 紐約期油收市報每桶79.68美元,跌1.33美元,跌幅1.6%。全星期累計下跌2%。 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市報每桶86.66美元,跌81美仙,跌幅0.9%。全星期累計下跌1.1%。
【彭博】-- 預測顯示,歐洲央行下周開會決定利率前發布的關鍵數據可能指向通膨邊際放緩和經濟陷入停滯甚至是出現萎縮。周三發布的彭博對32位經濟學家的調查中值顯示,1月消費者價格整體漲幅降至9%,錄得連續第三個月回落。會前一天將發布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GDP的初值。經濟學家對此的預測平均劃分為兩個陣營。一半預計經濟停滯或成長,另一半則認為產出下降。這些數據將為歐洲央行官員下周四結束的2023年首次會議提供信息,而聯儲會的議息會議則將於周三落幕。歐元區官員通常將對未來通膨和經濟成長的預測作為加息指引。但也有一些決策者近來基於最新的消費者價格月度數據作出決定,這使得此類報告的發布更具意義。按照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的說法,鑒於通膨仍然「太高」,歐洲央行下周幾乎肯定會加息50個基點,繼續實施有史以來最激進的貨幣緊縮。她還向記者表示,焦點可能集中在3月會維持相同的加息幅度還是放慢步伐。她堅稱歐洲央行將「一直堅持下去」,直至將通膨率降至2%的目標水平。鷹派官員強調,顯示核心價格壓力的指標依然居高不下。根據經濟學家估計,該指數將僅小幅下滑至5.1%。令預測變得更為複雜的是本月對歐元區通膨籃子權重的調整,
美股三大指數收市上升,道瓊斯指數連升6個交易日。美國經濟數據顯示當地通脹降溫,加強市場對美國聯儲局將進一步放慢加息步伐的預期。 道指早段最多曾跌約120點,其後重拾升勢,尾市升幅最多擴大至逾210點,升穿34000點,收市升幅收窄,報33978點,升28點。納斯達克指數收市報11621點,升109點,升幅約1%。標準普爾500指數一度逼近4100點,高見4094點,收市報4070點,升10點,升幅0.25%。 美國運通急升逾10%,是表現最好的道指成份股。雖然公司上季每股盈利只有2.09美元,低過市場預期的2.22美元,但公司計劃自首季起增加派息15%至每股60美仙,又預計今年收入增幅介乎15%至17%,及每股盈利介乎11至11.4美元,高過市場預期的10.55美元,都帶動股價向上。 至於英特爾業績差過預期,股價急跌逾6%,是表現最差的道指成份股。 另外,Tesla急升11%收市。科技股普遍上升,Meta和亞馬遜升3%,蘋果和Alphabet升逾1%至近2%。 全星期計,道指升1.8%,納指升4.3%,標指升約2.5%。
為全面提振市場信心,中國地方政府落力釋放樓市的消費潛力,尤其是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去年底已明確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多個地方房地產調控政策亦於今年出現明顯轉向,包括遼寧省政府近日印發進一步穩經濟若干政策舉措,甚至提出鼓勵合理住房消費。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去年12月的新能源客車銷量為1.72萬輛,按年增加20.27%,按月大升1.12倍。若按全年計,新能源客車銷量為5.75萬輛,按年增長18.36%,表現相對較好,扭轉近幾年新能源客車銷量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中美科技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拉攏盟友聯合封鎖中國技術的戰略有重大進展!消息指,日本及荷蘭將加入限制對中國出口先進的半導體設備,料將涉及生產高端晶片必須的極紫外光(EUV)光刻機設備;又指美日荷3國基本上已達成共識,相關的談判最快於美國時間周五結束。惟有分析認為,這些所謂的封鎖措施,只會推動中國決心自行研發,其最終仍將突破技術瓶頸,破解西方的技術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