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195.84
    -135.38 (-0.78%)
     
  • 國指

    5,882.68
    -66.50 (-1.12%)
     
  • 上證綜指

    3,110.48
    +3.16 (+0.10%)
     
  • 道指

    32,927.79
    -74.59 (-0.23%)
     
  • 標普 500

    4,227.96
    -1.49 (-0.04%)
     
  • 納指

    13,091.70
    +32.24 (+0.25%)
     
  • Vix指數

    19.35
    -0.43 (-2.17%)
     
  • 富時100

    7,422.23
    -47.93 (-0.64%)
     
  • 紐約期油

    86.86
    -2.37 (-2.66%)
     
  • 金價

    1,834.20
    -7.30 (-0.40%)
     
  • 美元

    7.8282
    -0.0037 (-0.05%)
     
  • 人民幣

    0.9321
    +0.0004 (+0.04%)
     
  • 日圓

    0.0523
    -0.0000 (-0.02%)
     
  • 歐元

    8.2097
    +0.0149 (+0.18%)
     
  • Bitcoin

    27,448.77
    +8.27 (+0.03%)
     
  • CMC Crypto 200

    584.46
    +0.30 (+0.05%)
     

美股指集中幾隻重磅堪憂?幾十年都係咁

美股指集中幾隻重磅堪憂?幾十年都係咁
美股指集中幾隻重磅堪憂?幾十年都係咁

蘋果標普 500 指數中最大的公司。

它同時也是至少自 1980 年以來股票市場上市值最大的公司。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根據 Creative Planning 首席市場策略師 Charlie Bilello 的數據,蘋果市值超過 2.7 萬億美元,目前約佔整個指數價值的 7.4%,是 1980 年以來的最高份額。

這比 IBM (國際商業機器)在 80 年代中期的「藍色巨人」全盛時期在指數中所佔份額還要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在IBM領導個人電腦市場的時候,當時一家名為 Apple Computer 的蚊型初創公司才不過剛剛崛起。

多年來,整個指數集中在數家領頭羊公司上,一直是標普 500指數的特點。

2023 年也不例外。

蘋果市值超過 2.7 萬億美元,目前約佔整個指數價值的 7.4%,是 1980 年以來的最高份額。 這比 IBM 在 80 年代中期的「藍色巨人」全盛時期在指數中所佔份額還要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
蘋果市值超過 2.7 萬億美元,目前約佔整個指數價值的 7.4%,是 1980 年以來的最高份額。這比 IBM 在 80 年代中期的「藍色巨人」全盛時期在指數中所佔份額還要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

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策略師稱,年初至今,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升超過 9%,但只靠7隻科技股推動了所有的升幅,其中包括蘋果、微軟 (MSFT)、Alphabet (GOOG, GOOGL)、亞馬遜 (AMZN)、Nvidia (NVDA)、Meta (META) 和Tesla (TSLA)。

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最大的五家公司合計佔該指數價值的 22%。 現在,僅蘋果的市值就超過了整個羅素 2000 指數(該指數在席捲地區銀行的危機中受到沉重打擊)。

對於投資者而言,美國銀行的結論是,購買等權重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可能比傳統的市值加權指數更具吸引力。

直覺上,一小部分公司的上升便推動了所謂「基準指數」的大部分升幅,聽起來像是股市正處於脆弱的狀態。

回顧到這番論調興起的前幾年,我們發現策略師指出,以利潤計算,這些指數中最大的公司其賺取的利潤也佔了指數的很大一部分,而且這趨勢正持續。

根據 Bilello 的數據,蘋果和微軟目前的市值加起來僅佔標準普爾 500 指數總市值的 14% 以上。

從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數據來看,蘋果、Alphabet 和微軟在過去 12 個月的淨收入總計剛剛超過 2220 億美元——約佔期內整個標準普爾 500 指數公司總利潤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