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將在 4 小時 36 分鐘 開市
  • 恒指

    16,248.97
    -351.49 (-2.12%)
     
  • 國指

    5,743.78
    -112.66 (-1.92%)
     
  • 上證綜指

    3,007.07
    -50.31 (-1.65%)
     
  • 道指

    37,798.97
    +63.86 (+0.17%)
     
  • 標普 500

    5,051.41
    -10.41 (-0.21%)
     
  • 納指

    15,865.25
    -19.77 (-0.12%)
     
  • Vix指數

    18.40
    -0.83 (-4.32%)
     
  • 富時100

    7,820.36
    -145.17 (-1.82%)
     
  • 紐約期油

    85.32
    -0.09 (-0.11%)
     
  • 金價

    2,400.60
    +17.60 (+0.74%)
     
  • 美元

    7.8321
    +0.0036 (+0.05%)
     
  • 人民幣

    0.9235
    -0.0005 (-0.05%)
     
  • 日圓

    0.0504
    -0.0001 (-0.28%)
     
  • 歐元

    8.3154
    -0.0002 (-0.00%)
     
  • Bitcoin

    62,890.11
    -185.87 (-0.29%)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聯儲會官員認為債券購買步伐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彭博】-- 聯儲會官員在1月份認為,縮減大規模資產購買計畫的條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滿足;這給在2022年之前還能否開始減碼寬鬆留下了疑問。

周三公佈的聯儲會1月26-27日政策會議的紀要稱,「鑒於經濟距離這些目標尚遠,與會者判斷,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

這一表述強化了聯儲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鴿派信息,他上周表示,美國「距離一個利益廣泛共享的強勁勞動力市場還很遙遠」;他指出,就業仍然比冠狀病毒大流行病開始之前的水平低了近1,000萬個工作。他可能會在下周於國會作半年度證詞時再次提出這個主題。

「鑒於他們仍然看到的不確定性,以及條件尚有多遠才可接受」,在這種情況下的「一段時間」可能意味著幾個季度,前聯儲會經濟學家、現在是華盛頓Cornerstone Macro合伙人的Roberto Perli說。

自年初以來,美國經濟前景好轉加劇了投資者對聯儲會何時開始縮減其債券購買計畫的猜測。聯儲會目前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儘管一些地區聯儲行長提出,如果經濟表現好於預期,則有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削減債券購買規模,但鮑威爾表示這樣的討論還為時過早,他引述了2013年減碼風暴的教訓,當時有報導稱央行正考慮減少債券購買,這擾亂了市場並打擊了經濟。

央行的官方指引表示,將繼續按當前速度購買債券,直到經濟朝著充分就業和2%通膨目標「取得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但是美國國債殖利率上升,原因是人們更加樂觀地預計,美國總統喬·拜登和國會民主黨人將推動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出台,從而加快經濟從冠狀病毒大流行病影響中復甦的速度。

廣告

「與會者指出,有效的疫苗接種計畫的前景,最近頒布的財政支持,以及額外財政行動的潛力,已經促使他們判斷中期前景已經改善,」據會議紀要稱。「儘管如此,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經濟仍與委員會的較長期目標相距甚遠,前進的道路仍然高度不確定,而大流行病繼續給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周三公佈的1月份零售、工業生產和生產者價格數據均好於預期,凸顯了12月份兩黨共同支持的財政紓困措施獲得通過對經濟復甦的貢獻。

好於預期的數字也凸顯了2021年初經濟的發展勢頭,儘管上個月美國出現了節後新冠感染病例激增的現象。但會議紀要顯示,聯儲會官員們預計將忽視未來幾個月,隨著接種疫苗和經濟重開而可能推升通膨的暫時性因素。

會議紀要稱,「許多與會者強調了區分相對價格的一次性變化和通膨潛在趨勢變化的重要性。」這些一次性變化「可能會暫時提高通膨指標,但不會產生持久影響」。

原文標題

Fed Officials Saw Bond-Buying Pace Continuing for ‘Some Time’

(新增評論圖表及細節)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