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極光上市獲開綠燈 數碼療法長期虧損堪憂

在這篇文章中:

中國首家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以開發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的公司,獲港交所批准上市

重點:

  • 美國之前有兩間數碼療法領域的上市公司退市,原因是持續的財務虧損和資金短缺

  • 實控人控股的永泰生物至今仍未有商業化產品,上市後股價縮水逾八成,令腦動極光的上市計畫添上陰影

莫莉

近期港股表現不俗,新股市場隨之回暖,不少多次遞表的公司也相繼獲得港交所入場券。來自浙江紹興的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二次遞表港交所後,曾於8月22日通過港交所聆訊,10月底新增上半年業績數據後,第三度向港交所遞表,並迅速通過聆訊。這間主攻認知障礙數碼療法的公司,有望近期登陸港股市場。

招股文件顯示,腦動極光成立於2012年,是中國首家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開發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的公司,其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兒童發育缺陷等誘發的廣泛認知障礙的測評和干預。

腦動極光的核心產品「腦功能資訊管理平台軟件系統」是一款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這款產品將腦科學臨床經驗與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相結合,用於評估患者病情,並能提供個性化的數碼療法治療方案。

2018年,該系統獲得湖南省藥監局發出的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並於2020年獲批用於血管性認知障礙、失語症、阿茨海默病、抑鬱症等8種適應症的篩查、評估、康復和數據分析,是中國首款獲得監管批准的認知障礙數碼療法產品。

腦動極光主要向醫院提供軟件系統,使醫院能夠利用系統對其認知障礙患者進行測評和干預,醫院會根據患者的在院使用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情況及醫保目錄,協商確定的價格向公司支付費用。此外,公司也直接向院外個別患者提供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價格為一個月480元。

數碼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是一種利用數碼技術預防、診斷、管理及治療疾病的醫療保健測評和干預工具。在認知障礙數碼療法領域,全球約有13家公司擁有約19款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產品,涵蓋各種適應症引起的認知障礙,中國則有約100款同類產品獲批。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數碼療法明星企業Pear Therapeutics已於去年4月申請破產保護,另一間數碼醫療企業Better Therapeutics也在去年3月退市,這兩間數碼療法公司都因為持續的財務虧損和資金短缺而難以為繼。其中,Pear Therapeutics作為曾經的「數碼療法第一股」,在2021年底登陸納斯達克時估值約16億美元,破產後,其資產僅以60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投資者遭受巨額損失。

實控人中途加入

腦動極光也同樣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腦動極光分別獲得1,129萬元、6,720萬元和5,189萬元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由於研發開支高企,加上錄得明顯金融負債公平值虧損,同期分別錄得淨虧損5.02億元、3.59億元和1.14億元。事實上,該公司成立12年以來,一直都未能獲利。

或許是預見公司財務表現不佳,腦動極光的創始人之一、腦科學領域學者向華東在2020年7月辭職,並且在2020年底將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2020年12月,港股另一間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永泰生物(6978.HK)的董事長譚錚開始不斷入股腦動極光,目前他已經成為腦動極光的主席和控股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25.38%。

譚錚加入後,腦動極光在資本市場的集資速度也加快。2021年9月,公司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5.13億元,2022年3月獲得安吉舜佃、天津誠業等投資方1.38億元的C輪融資,投後估值大幅躍升至26.75億元;2023年3月完成C+輪融資時,腦動極光每股股價為180.68元,投後估值為26.9億元。

讓人意外的是,在腦動極光首次申請上市前四天,即2023年8月4日,作為聯席保薦人的中金資本,突然接手大股東購入的700萬美元股份,讓公司的投後估值升至3.9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此次赴港上市,腦動極光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於研發、推進更多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協助更多醫院建立新認知中心,以及加強公司AI技術能力等。

雖然伴隨中國老齡化,認知障礙患者人數不斷上升,相關的數碼療法或許存在廣闊前景。但不可忽視的是,譚錚掌舵的另一間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永泰生物,至今仍未有商業化產品,該公司2020年以每股11港元在港股上市後,最近股價已跌破兩港元,市值縮水逾八成。儘管腦動極光已具備一定收入能力,但其盈利前景將受投資者長期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