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
趨勢之所以是趨勢,是因為它們來來去去,投資市場亦毫不例外。
2020年,在家工作。2021年,大型重啟。2022年,加密貨幣和數碼資產,還有ESG。2023年,美股「科技七巨頭」。今年?顯然是人工智能,全球領先的英偉達(NVDA)成大熱榜首。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快速流覽一下英偉達在季度業績前所受到的關注和報道,就可以確定它是2024年的年度股票。它還讓該公司陷入了離奇的境地,分析師和投資者不斷對該公司的銷售量、預計銷售量以及對其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抱有超現實的期望。
其最新的盈利報告也不例外,上周三公布數據前後都有廣泛的媒體報道。
毫無疑問,原因是:英偉達顯然是人工智能之王,它擁有微軟(MSFT)、Google(GOOG)、亞馬遜(AMZN)等家喻戶曉的大客,還有更多的客戶以驚人速度囤積其半導體和硬件,以加強其人工智能產品。
但說到投資,最重要的是潛力。儘管英偉達本季業績超出預期,並發佈了優於預期的指引,但該股暫時下跌。投資者要麼從之前的股票投資中獲利,要麼因覺得收益(三個月銷售額增長94%)不如從前而感到沮喪。
英偉達此前報告稱,2023年第二季度增長122%,第一季度增長262%,第四季度增長265%。
人工智能的信徒認為,世界才剛剛開始過渡到下一個運算水平,大型語言模型和演算法的處理速度和深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英偉達的信徒認為,英偉達在提供所需的芯片和硬件方面超越了競爭對手。
「我們正處於運算轉型的非常早期階段,」Creative Strategies消費者科技實踐總監Ben Bajarin在業績後告訴Yahoo財經說。
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師對英偉達的客戶,包括Meta(META)、微軟和Google,能否收回在人工智能硬件上的數十億美元投資表示懷疑。
英偉達能否滿足其備受追捧的Blackwell芯片的需求,也讓一些分析師感到猶疑,其中包括Emarketer的Jacob Bourne。
Bourne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圍繞Blackwell的生產規模和客戶集中度的關鍵問題仍然是主軸。2025年可謂不容有失。」
鑑於特朗普威脅要對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全面徵收關稅,包括美國境外生產的芯片和零件,特別是台灣製造的,存在政治不確定性。特朗普表示,像台積電這些目前爲英偉達和台灣其他公司生産芯片的公司將會受到激勵在美國設廠,以避開關稅。
在很大程度上,投資者和分析師似乎已做好充分準備,在2025年繼續押注英偉達。本年迄今,該股已上升210%以上。
也就是說,對下一季度的預測已經上調:根據Yahoo財經追蹤的40名分析師的平均估計,截至2025年1月的季度收入預計將達到380億美元,高於最近一個季度的351億美元。
在這之前,投資者和華爾街很可能已經重新評估和調整他們對英偉達未來的銷售和盈利預測。
更大的問題是,從長遠來看,人工智能本身是否會改變運算技術,或者它只是另一種投資趨勢。有人還記得「大數據」這個詞語嗎?
撰文:Corey Goldman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