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7,354.14
    -170.92 (-0.98%)
     
  • 國指

    5,957.08
    -68.14 (-1.13%)
     
  • 上證綜指

    3,038.55
    +6.85 (+0.23%)
     
  • 道指

    35,333.47
    -56.68 (-0.16%)
     
  • 標普 500

    4,550.43
    -8.91 (-0.20%)
     
  • 納指

    14,241.02
    -9.83 (-0.07%)
     
  • Vix指數

    12.84
    +0.15 (+1.18%)
     
  • 富時100

    7,436.39
    -24.31 (-0.33%)
     
  • 紐約期油

    75.58
    +0.72 (+0.96%)
     
  • 金價

    2,015.60
    +3.20 (+0.16%)
     
  • 美元

    7.7965
    +0.0059 (+0.08%)
     
  • 人民幣

    0.9169
    -0.0006 (-0.07%)
     
  • 日圓

    0.0523
    +0.0001 (+0.21%)
     
  • 歐元

    8.5393
    +0.0055 (+0.06%)
     
  • Bitcoin

    37,208.62
    +147.12 (+0.40%)
     
  • CMC Crypto 200

    770.39
    -5.96 (-0.77%)
     

融入「是旦主義」 打破財務思維限制器

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剛在書展推出了新書《是旦主義》,鼓勵讀者學習「放下」,遇到人生難題也不要緊,先做可以做的事。
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剛在書展推出了新書《是旦主義》,鼓勵讀者學習「放下」,遇到人生難題也不要緊,先做可以做的事。 (spotlight studio via Getty Images)

提到理財很多人第一個印象是要仔細研究,做好每一步規劃,但其實融入「是旦主義」可能會是推向成功的潤滑劑。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是旦主義接受不完美

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剛在書展推出了新書《是旦主義》,鼓勵讀者學習「放下」,遇到人生難題也不要緊,先做可以做的事。他提倡「是旦」,是想大家接受世界的不完美,達至與真實世界共存的平常心,消解悲觀和抑鬱。

「是旦主義」的另一反面是完美主義,香港的教育多數是要大家都習慣把任何事做好,在讀書時要鼓勵或被推動取得100分,或做事要有計劃按步就班完成。無形中就會令人有追求完美的意識形態心底渴求。

勿停留在完美準備階段

追求完美並無不妥,但在現實世界,凡事要做到完美是十分困難,因為完美並沒有一個概定標準,而有追求完美「限制」,會令到人做任何事都想萬事周全,即使有目標想實現,卻停滯了在準備的階段,因為心中存在無形障礙,要做到「充份準備」才願意踏出第一步。不過,人生同理財也一樣,如果不踏出第一步,就永遠原地踏步,甚至負債。例如,本身無儲蓄,又無保險保障,不幸患上大病可能需要借錢醫治。

接受真正的自己,即是接受現時的財務狀況,做可做的事。解決不了就放下。
接受真正的自己,即是接受現時的財務狀況,做可做的事。解決不了就放下。 (We Are via Getty Images)

再看深一層,許醫生提出的「是旦主義」意義其實絕不「是旦」,當中運用到「接納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Commitment Therapy, ACT),包括三大重點:接受真實的自己(acceptance)、解決不了就放下(jump over the problem)和活在當下(mindful life)。

事實上,整套思路運用在理財上也很合適,接受真正的自己,即是接受現時的財務狀況,做可做的事。解決不了就放下,等於有進取目標可能難以達成,可以先放下及調整,利用現有資源去做一些能做的規劃。活在當下,要知道現時的收支狀況,先按小目標持續執行,逐步實踐,今日努力能成就明天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及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但記後大家不用修讀專業的金融課程才可開始投資,最簡單由指數基金入手也可以。又或者在安全保障方面,財務能力未必足以買全面保障,但不妨在能力許可下,投保相應金額,萬一有問題都有一定幫助,而非完全沒有支援。放下緊張,做可做的事,在生活及理財上,都是同樣適用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