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4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27
    -0.0001 (-0.01%)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0 (+0.02%)
     
  • 歐元

    8.4318
    -0.0088 (-0.10%)
     
  • 英鎊

    9.8770
    +0.0010 (+0.0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70,009.68
    -354.35 (-0.50%)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認清 6「焦」金融市場出入平安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繼續肆虐全球。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繼續肆虐全球。

過去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一直是左右市場的主要力量。去年疫情影響曾逐步淡化,還有前一年的低基數效應,全球經濟復甦強勁;踏入壬寅年,變種病毒再度肆虐、全球通脹升溫及美國聯儲局縮減買債和加快加息步伐等,諸多不確定因素未除,金融市場將何去何從?綜合媒體消息,分析師列出虎年6大焦點。

經濟:全球GDP疫下恐僅增4.1%

新冠肺炎疫情與全球共存超過兩年時間,在去年快將結束時,Omicron變種病毒大爆發,再度為市場帶來重擊。儘管有專家對於今年打敗疫情保持樂觀,但各大機構發布的新一年展望中,普遍擔憂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

美國首季經濟料升2.2%

由於Omicron等變種病毒出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今年新冠肺炎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增長,該組織已經下調今年全球增長的預測,初步設定增速為4.4%。Omicron所導致的全球經濟損失可能較原先預計的12.5萬億美元,再增加5.3萬億美元。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變種病毒不斷擴散,加上通脹、債務與不平等情況增加,加劇經濟不確定性,預估全球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5.5%,降至今年的4.1%。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表示,具高度傳染性的Omicron將改變人們的行為,隨着民眾居家抗疫,將抑制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大支柱—服務支出需求,經濟將出現短期疲軟現象。該行最近將其對今年第一季美國經濟的按年增長預測從5%下調至3%。穆迪分析亦將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預測從5.2%下調至2.2%,可以預見經濟損失將日益增加。

金融機構TIAA投資部門Nuveen分析師Brian Nick認為,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將從幾十年來的最快速度放緩,但仍可能保持在較高水平。Nick又指,許多去年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因素將漸消退,一些阻礙經濟發展的主要風險將仍然存在。如果央行被迫採取行動應對勞動力市場過度緊張導致的通脹,金融狀況突然收緊,仍然是市場前景面臨的主要風險。

富達國際全球證券首席投資官Romain Boscher也強調,即使疫情成為了一種「區域性」的疾病,各國對受感染者施加的種種限制,將演變為對經濟增長持續的拖累。

幣策:通脹高 聯儲勢提速加息

疫情下供應鏈、勞工市場失衡導致高物價,惟央行誤判了通脹風險,即使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改口轉「鷹」,考慮加快縮減買債規模,並可能在3月開始加息,也難以快速應付通脹問題。

全球通脹升溫已是不爭事實,主要經濟體深受其害。美國去年12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7%,再創1982以年來近40年新高。物價上升恐非短暫現象,高通脹仍會是今年市場焦點,市場早就預期今年美國加息步伐將比想像中快。

外媒引述荷蘭國際集團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稱,部分因素可能會在今年繼續推動價格上漲,如勞動力成本加速上升、企業定價能力更強、租金上漲,以及供應鏈持續緊張等,均可能讓通脹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美國聯儲局最終可能須採取更積極的應對措施來控制通脹。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亦認同,高通脹環境雖將延續至今年,但年中之前,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將消退。目前新興市場的央行已帶頭加息,而發達市場的央行預計將於今年跟隨,首席經濟學家Simona Mocuta相信,聯儲局可能於今年第一季加快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步伐,以準備首次加息,但縮表步伐尚存變數,如變種病毒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專家籲多元投資應對波動

宏利投資管理料市場將在今年上半年面臨更多挑戰,包括供應鏈中斷的情況,而長遠的通脹壓力可能會在今年底至2023年初開始浮現。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多元資產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及資產配置主管潘樂勤表示,考慮到Omicron的出現,今年全球增長狀況可能不及預期,停滯性通脹趨勢將延續。下半年庫存和供應鏈中斷恢復的預期下,將帶來更加可持續性的復甦,「金髮女孩」(意指經濟和通脹溫和增長階段)環境勢再現眼前。

宏利投資管理預期,儘管聯儲局「收水」,但仍維持非常寬鬆的政策,在這個大環境下,結合債券和股票組合在內的多元資產配置方案及以選擇權產生收益的策略,可望在股市震盪時增加防禦性。

中美博弈:各國選邊站 邁向「半球化」

美國總總拜登自去年初入主白宮後,於過去一年被指或多或少延續前任總統特朗普的反華政策,輾轉至去年11月,即使中美兩國元首舉行突破性的視像峰會,但兩國關係未見改善。期間更不時出現兩國就政治、經濟、人權、台灣及軍事活動等問題上針鋒相對,而美方更多番對華企及內地官員實施制裁,中方亦接連反擊。

今年中美兩大強國之間的對壘相信仍是全球焦點所在,不過,面對可謂今年首宗盛事,即是在2月4日於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會,美國率先「挑戰」內地,宣布外交抵制,將不會派政府官員參加。

中央對外態度或傾向進取

踏入今年全球繼續受到疫情所困,而適逢今年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華50周年,對中美兩國都是重要的一年。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稱,今年是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於秋天將舉辦中共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中共二十大」)。有分析料,面對「天下圍中」,領導人雖力求「維穩」,但相信為確保個人領導威信,不排除對外態度會傾向進取。

至於美國,各項民調顯示選民對拜登由疫情到經濟在內的多項施政表現普遍不滿,令拜登政府施政滿意度持續下降,故國會中期選舉將決定拜登能否挽回疲弱的支持度。同時,恐怕令拜登大傷腦筋的是如何與中方角力。

事實上,為了穩固實力以克敵,雙方都不斷拉攏其他各國去爭取政治籌碼,如內地於去年11月夥同日本、南韓、澳洲、新西蘭與東盟10國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內地商務部指協定將擴大對外貿易和雙向投資,強化產業供應鏈。分析指,協定令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聯繫加大,美國想從中挑撥難度增加,而且美國不少「盟友」能否徹底摒棄中國利益而靠邊站亦存在不確定性。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今年仍會採取更多措施,如對內地轉讓技術實施更嚴格限制,而美國的盟友亦正討論出口管制,以及對內地的對外直接投資的篩選等。可見中美兩國在雙邊經貿互惠關係持續發展的情況下,仍會不斷向對方施壓。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早前預測,今年10大風險中,就有5項與中美相關。EIU指,中美的衝突與矛盾導致彼此不斷向對方祭出制裁及限制,如美國試圖說服西方國家向中國施壓,相信選邊站的結果或將世界經濟劃分成對立的兩大集團,並邁向「半球化」。另外,內地祭出的制裁,可能加劇全球投資與貿易的不確定性。

新興市場:轉趨復甦 慎防黑天鵝

美國銀行新興市場跨資產高級策略分析師David Hauner將去年新興市場形容為一場「災難」。分析指,過去一年,新興市場面對消費價格上漲、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較低,且土耳其及拉丁美洲等的貨幣政策和政治環境皆不確定,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其信心,而去年新興市場股票下跌約7%,大大跑輸歐美國家的雙位數字升幅。

不過,隨着聯儲局今年轉「鷹」,料3月中結束購債,年內加息3次,甚至4次。有分析指,美國經濟增長可能見頂,加上新興市場經濟活動因應疫苗接種提升而轉趨復甦,預期供應鏈瓶頸問題正在紓緩,以及部分新興國家已提前於去年加息,都有助緩和通脹壓力,令新興市場資產的實際回報提高,從而增加吸引力。

股市有望跑贏發達國家

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期,已開發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和開發中經濟體的增長差異將擴大,料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將由去年的5%,降到今年的3.8%;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經濟增長率預計將由去年的6.3%,降至今年的4.6%。

至於股市走勢,摩根大通認為,今年股市主要風險是央行「鷹」派,而非疫情。摩通稱,隨着供應衝擊緩解,亞洲大國與新興市場的總體情況得到改善,企業盈利增長將勝預期。該行預計,歐洲股市將跑贏美股,新興市場將跑贏發達市場,並將美股標指全年目標定在5,050點。

資產管理巨頭景順投信稱,Omicron變種病毒擴散,雖預計新興市場股票在今年初開始將經歷波動,但全年股票表現可能會領先包括美國在內的已開發市場股票,主因相信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將會加速,而美國及歐洲的經濟增長將放緩至更正常的水平。

貨幣市場方面,瑞銀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及亞太區主管Tan Min Lan認為,與維持相對寬鬆政策立場的歐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相比,美國聯儲局正走向緊縮的道路上,料到今年底,歐元兌美元及在岸人民幣兌每美元將分別降至1.1及6.65,並拖累亞太地區貨幣,亞太貨幣全年可能貶值2至3%。

事實上,年內的政經大事,如1月意大利、3月南韓、4月法國、5月菲律賓,直到10月巴西都會舉行當地總統大選,最終結果或會誘發「黑天鵝事件」,從而波及全球經濟,投資者值得關注。

元宇宙:Apple微軟勢領頭發展

要數今年科創焦點,不可忽視的便是「元宇宙」,去年起開始掀起「元宇宙」熱潮,讓人只要擁有代表他的數碼身份,就能在虛擬世界與跨空間的另一人進行社交活動,但這個概念絕非最近才出現,只是或許從前它們只停留於概念階段,未被廣泛應用,所以對很多人來說感覺新鮮。

近年令它大行其道的原因,有賴於記錄技術及傳輸能力的進步,加上疫情加速民眾之間對遙距聯繫的需求,迫切地找各種方法拉近彼此距離。

韓商倡加強自動化應用

惠峰國際發展董事張玉峰認為,今年「元宇宙」熱潮將持續,看好科技龍頭公司,蘋果公司(Apple Inc.)及微軟更是其中的領頭羊,預期今年將出現進行「元宇宙」相關的併購,除了由於兩企現金流充足外,還包括公司各自的特色。

他解釋,即使Apple作為科技公司,但主要收入來自手機及電腦等電子業務,未見大範圍涉足具變革性的科技主題,不想被其他科技公司拋離,急需轉型,「元宇宙」勢成它搶佔的市場之一,而該企正不斷從Facebook母企Meta挖走精通「元宇宙」的技術人員,可見其野心。

另外,微軟雲端技術雖成熟,但若想全面發展元宇宙,仍需與其他公司合作,利用他們的技術互補。微軟在1月宣布將與晶片巨擘高通合作研發用於「元宇宙」應用程式(App)的特別訂製晶片,能用於旗下擴增實境(AR)智能眼鏡。張氏預期,今年焦點之一是將會看到更多科企的相關合作。

另方面,南韓現代汽車亦提出了「Mobility of Things」(MoT)概念,進一步強化自動化應用。

MoT結合物聯網(IoT)概念,並再增加自動化機械元素,使事物能自動聯繫運作。可應用在運輸物流上,從顧客下單那刻起,由機械人在倉庫取貨、再利用無人駕駛運送、然後透過無人機或機械人送到客人收中,全程自動化,把人手減到最低,在疫情使供應失衡,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成為今年另一焦點。

ESG受重視:電動車新能源凸顯機遇

為應對氣候變化,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訂下減碳目標。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更將制訂全球性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披露的最可信機制,受政策推動的綠色金融繼續成為今年金融焦點。其中,與之相關的行業機遇可留意電動車及新能源行業。

各行業巨企爭相加入造車

電動車行業競爭將愈來愈大,各界行業都想在此領域中分一杯羹,除了主業務為新能源車的Rivian、Lucid、蔚來汽車、小鵬汽車(09868)及特斯拉(Tesla)等為人熟悉外,傳統車廠同樣意識到電動車將引領汽車行業進入新時代,不想成為業界的諾基亞(Nokia),需實行變革。同時,蘋果公司(Apple Inc.)、小米集團(01810)、台灣鴻海集團等非汽車行業也推出發展電動車企劃。

在百家爭鳴下,行業推出不同的新花樣,將來買車時或許能減去選色的考量,因寶馬(BMW)正研究將E-Ink(電子墨水技術)引入旗下車型,使車的顏色能在黑、白間轉換。Sony則成立索尼移動公司(Sony Mobility Inc.),正式進軍電動車市場,但其定位並非按傳統強調功能性,而是着重娛樂性,把車內空間發展成流動室內娛樂場所,今年且聚焦電動車業還會帶來何種的創意和變革。

除了電動車受惠減碳政策外,新能源產業增長今年料更明顯,發展新的經濟機遇。內地去年太陽能相關企業新增逾8萬間,按年升71.4%;風能發電相關企業則逾萬間,按年增61.5%,其中,山東省發展為風電第一省。此外,傳統原油企業亦正尋求轉型。其他行業如電力的儲能、智能電網;工業的氫能、節能設施;剛才提及的電動車相關新能源電池、充電樁等,都是今年發展減碳方向的熱門議題。

環球金融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環球金融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美國民眾留家抗疫,將抑制經濟增長。
美國民眾留家抗疫,將抑制經濟增長。
聯儲局貨幣政策改變,將啟動加息周期。
聯儲局貨幣政策改變,將啟動加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