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830.30
    -212.58 (-1.25%)
     
  • 國指

    5,761.73
    -95.81 (-1.64%)
     
  • 上證綜指

    3,031.64
    +1.96 (+0.06%)
     
  • 滬深300

    3,482.88
    -13.32 (-0.38%)
     
  • 美元

    7.8141
    +0.0040 (+0.05%)
     
  • 人民幣

    0.9130
    -0.0001 (-0.01%)
     
  • 道指

    36,245.50
    +294.61 (+0.82%)
     
  • 標普 500

    4,594.63
    +26.83 (+0.59%)
     
  • 納指

    14,305.03
    +78.81 (+0.55%)
     
  • 日圓

    0.0530
    +0.0005 (+0.99%)
     
  • 歐元

    8.5051
    +0.0026 (+0.03%)
     
  • 英鎊

    9.9300
    +0.0710 (+0.72%)
     
  • 紐約期油

    74.38
    -1.58 (-2.08%)
     
  • 金價

    2,091.70
    +34.50 (+1.68%)
     
  • Bitcoin

    38,784.86
    +985.13 (+2.61%)
     
  • CMC Crypto 200

    802.76
    +11.20 (+1.41%)
     

證券業促全面鬆綁 吸人才回港

港府宜推出優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港府宜推出優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港府已放寬入境限制,香港證監會據報早前已跟金融機構溝通,要求在海外工作的核心持牌人回港。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促請港府盡快全面解除防疫措施,實施「0+0」(零隔離檢疫、零醫學監測),並推優惠政策,吸引已遷移的公司及人才回流,以激活本港競爭力。

證監會主席雷添良不評論個別報道,但指本港經歷逾兩年疫情,部分持牌人已身處海外一段時間,相信港府放寬入境限制,可吸引海外持牌人回港工作。

冀證監與海外研牌照互認

有證券業界人士坦言,部分券商高層在疫情下留在外地或內地,以加強與海外客戶的聯繫,特別是面對面的交流,然後再利用視像通訊工具與香港團隊開展後期工作。

《證券及期貨條例》規定持牌機構就每項受規管活動最少要有兩位負責人員(俗稱RO),其中一人須為執行董事,且可時刻監督受規管活動業務。若所有負責人員因公幹離港或休假,只要在有需要時可聯絡負責人及設有適當的內部監控措施,可離港「一段合理期間」,但只屬臨時措施。

霸菱傳合併卓佳瑞致達

陳氏指,一般情況下,持牌人士不能長期離港、外出「搵生意」。惟若要求海外持牌人士回港,或斷送商業機會,冀證監會能跟不同國家的監管機構,如中國證監會,討論牌照互認。他指,過去的防疫措施已加重業界經營成本,難吸引海外人士回流,部分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已將公司或地區總部遷到新加坡,故籲疫策應盡快與其他市場看齊。

事實上,營商環境艱難,霸菱亞洲投資(BPEA)據報正考慮將旗下兩家總部設在香港的商業服務公司卓佳和瑞致達集團(Vistra Group)合併,以降營運成本及提高收入。完成後,估值或達到70億至80億美元(約546億至62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