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057.45
    +402.04 (+2.28%)
     
  • 國指

    6,262.61
    +163.35 (+2.68%)
     
  • 上證綜指

    3,132.43
    +47.73 (+1.55%)
     
  • 滬深300

    3,738.93
    +66.49 (+1.81%)
     
  • 美元

    7.8197
    -0.0003 (-0.0038%)
     
  • 人民幣

    0.9327
    -0.0011 (-0.12%)
     
  • 道指

    33,963.84
    -106.58 (-0.31%)
     
  • 標普 500

    4,320.06
    -9.94 (-0.23%)
     
  • 納指

    13,211.81
    -12.18 (-0.09%)
     
  • 日圓

    0.0525
    -0.0003 (-0.55%)
     
  • 歐元

    8.3300
    -0.0044 (-0.05%)
     
  • 英鎊

    9.5700
    -0.0410 (-0.43%)
     
  • 紐約期油

    90.33
    +0.70 (+0.78%)
     
  • 金價

    1,944.90
    +5.30 (+0.27%)
     
  • Bitcoin

    26,589.39
    +13.97 (+0.05%)
     
  • CMC Crypto 200

    565.87
    -2.18 (-0.38%)
     

財經|香港5月PMI回落至50.6 升幅放緩成擴張期內最差 企業樂觀度半年低 惟內地新訂單增幅13年來最大

財經|香港5月PMI回落至50.6 升幅放緩成擴張期內最差 企業樂觀度半年低 惟內地新訂單增幅13年來最大
財經|香港5月PMI回落至50.6 升幅放緩成擴張期內最差 企業樂觀度半年低 惟內地新訂單增幅13年來最大

標普全球公布,5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4月的52.4降至50.6,仍高於50持平點,反映香港私營經濟景氣好轉。綜觀今年以來數據,則按月皆有增長,惟升幅放緩,乃目前擴張期內最慢。報告提及,防疫限制放寬,配合消費券派發、旅遊活動頻繁,企業因此在5月新接更多業務,但從整體訂單與新出口訂單的升幅來看,卻都比4月收窄。

至於來自內地的新增訂單則持續強勁,在內地與香港之間跨境旅遊全面恢復,以及清關手續暢順的利好下,5月份升幅創13年以來最大。就業方面,企業因員工離職和精簡人手而縮減職位,整體僱員人數自六個月來首次下降。受訪公司特別提到,積壓工作量累升四個月後,終於在5月大致持平,因此毋須急於在第二季中擴充人力。

需求雖然降溫,但供應商表現卻於六個月好轉後倒退,反映供應鏈瓶頸故態復萌。此外,有見於跨境業務的空間不斷擴大,香港私營企業憧憬在未來12個月擴張業務,因此對經營前景維持樂觀。不過,業者繼續憂慮全球經濟走向,因此整體信心度進一步偏離2月的歷史高位。

標普全球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Jingyi Pan)表示,從需求降溫,企業隨之調整員工規模來看,則新訂單增長放緩對就業的影響似乎令人擔憂。再者有資料顯示,企業在全球經濟充滿挑戰之際,更加審慎部署後續的經營活動,對儲備庫存顯得猶豫。業者雖繼續看好來年業務,但對需求持續升溫的顧慮卻愈來愈大,因此整體樂觀度下滑至六個月低位。

Fortune Insight 聯乘 《華爾街日報》推出全新訂閱計劃「FI Prime Plus」,只需輸入優惠碼「FIP30free」,即可免費一個月暢讀《華爾街日報》全網內容和Fortune Insight大部份收費內容
按此訂閱: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wsj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