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 將在 8 小時 44 分鐘 開市
  • 恒指

    17,466.90
    -262.39 (-1.48%)
     
  • 國指

    6,030.77
    -99.48 (-1.62%)
     
  • 上證綜指

    3,102.27
    -13.33 (-0.43%)
     
  • 道指

    33,725.29
    -281.59 (-0.83%)
     
  • 標普 500

    4,291.86
    -45.58 (-1.05%)
     
  • 納指

    13,122.54
    -148.78 (-1.12%)
     
  • Vix指數

    18.34
    +1.44 (+8.52%)
     
  • 富時100

    7,625.72
    +1.73 (+0.02%)
     
  • 紐約期油

    90.48
    +0.80 (+0.89%)
     
  • 金價

    1,921.10
    -15.50 (-0.80%)
     
  • 美元

    7.8213
    +0.0058 (+0.07%)
     
  • 人民幣

    0.9341
    -0.0007 (-0.07%)
     
  • 日圓

    0.0523
    +0.0000 (+0.04%)
     
  • 歐元

    8.2664
    -0.0107 (-0.13%)
     
  • Bitcoin

    26,263.28
    -85.37 (-0.32%)
     
  • CMC Crypto 200

    562.35
    -1.47 (-0.26%)
     

跨國企業據報不敢選香港當合約仲裁地

<匯港通訊> 外媒報道,儘管香港每年仍處理數百宗仲裁案件,但來自香港、新加坡和倫敦的10多名律師和企業顧問指出,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在起草新合約時,都開始選擇香港以外的地區來作為仲裁地點。

《日經亞洲》報道,1名正協助日本製造企業,在內地建立合資公司的律師表示,有關合約談判的仲裁地點,客戶已經把香港排除在選項外,理由是可能存在偏見。該名律師補充,2020年港區國安法通過後,很多日本企業認為香港可能不是仲裁的中立地點,所以選擇了新加坡。

另外1名為金融服務業客戶服務的律師稱,外界的看法是,香港司法機構現在不再獨立於政府、或純粹普通法體系,因此當在起草仲裁地合約時,香港常被外國公司拒絕。

不過,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否認有關講法,說未有發現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點,或是選擇 HKIAC作為仲裁機構的情況出現減少。HKIAC 在2022年處理了344宗仲裁案件,總價值55億美元,高於2021年的277宗。

但有律師指出,仲裁案件通常來自幾年前起草的合約,統計數據可能會有滯後。 (BC)

#跨國企業 #仲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