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投资中国吗?多年来无视风险的日本企业“变了”
【彭博】-- 作为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最大投资者,日本公司发生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它们过去对在华业务的态度似乎并不受政治影响,但如今却在日益放弃投资中国。
在这个充满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增长乏力引发担忧的时代,对于日本制铁 —— 7月宣布退出在华合资企业 —— 之类的公司来说,这桩生意已经不划算了。由于汽车销量下滑和中国迅速向电动汽车转型,三菱汽车去年也退出中国。
在最近的调查中,说今年不会增加支出以及甚至会削减投资的受访在华日资企业,占到了近一半。他们列举出的主要问题是工资上涨、售价下跌和地缘政治。
“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往来高峰已经过去了,”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地缘经济与战略部主任Robert Ward称。
Ward说,从美中科技竞争到台海紧张局势加剧,存在着各种障碍。“地缘政治是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
这种缓慢的“分手”,令一条可以追溯到四十多年前、日本开始通过低息贷款提供数万亿日元来帮助中国发展的经济纽带濒临破裂。这两个亚洲巨人摩擦不断,双方关系一直靠商业和贸易撑着 —— 学者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商热政冷”。
事实证明,这一次地缘政治的寒风难以抵御。
新增外商直接投资(FDI)势将在2023年创出的多年低点附近停滞不前,因为一季度金额已降至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对于截至去年末对华FDI存量已接近1300亿美元的日本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转折。
在此之前,双边紧张局势对投资的影响并不大。即使是在2010-2012年间中日领土争端激烈、中国政府暂时叫停对日稀土出口的时候,日企投资存量仍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增长。
据东京一位涉及对华政策的官员透露,中国似乎对日本投资的下降感到担忧,并一直在努力吸引日本企业增加投资。该官员不愿具名谈论官方事务。
政治环境也变差了很多。上个月,一架中国军用飞机首次进入了日本领空,随后一艘中国海军舰艇进入了日本领海。
更重要的是,在华日本人的处境也面临威胁。
今年6月,一对日本母子在苏州被刺伤,引起了全体日本人的担忧并使得全国学校加强了安全防范。中国政府称其为“偶发”事件,根据日本使馆发言人的声明,日方仍在要求苏州当局提供该案详细信息。
去年初,一位日本制药企业管理人员被中国拘留,也引发了公众对在华日本公民安全的担忧。据报道,中国已对其提起诉讼。
此外,日本企业还卷入了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国向东京方面施压,要求其收紧对半导体行业高科技出口的限制,而中国据报道则威胁称,日本这样做的话会遭到反击。
一些日本公司甚至把中国视为威胁,而不是机遇。日本最大贸易公司之一的负责人已呼吁政府帮助该国企业在东南亚 —— 比亚迪等中国公司正在那里迅速开疆拓土 —— 等地竞争。
而像首批日本对华投资者之一日本制铁,当地业务甚至成为了它尝试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障碍,美国政客说有国家安全威胁。
焦点转移
日本公司把焦点转向其他地区,中国经济的表现也“难辞其咎”。在接受中国日本商会调查的1,760家公司中,60%称现在经济状况不如去年。
随着日本公司适应美国关税新政及其他变化,包括东京方面鼓励把工厂迁出中国,中国对日本出口商的重要性也不复从前。
去年,中国在日本出口市场中所占比重不到18%,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对华出口额下滑了近7%,而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因此,美国四年来首次超过中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
小松制作所就是个好例子。随着经济放缓、建筑业下滑和竞争加剧,这家挖掘机和重型设备制造商在中国的销量大幅下降。
小松上个财年在中国的建筑和采矿设备收入较2019年的峰值下降了57%,而同期全球收入增长了近46%。
根据日本外务省的数据,去年在中国的日本公司约有31,000家,比2020年减少了大约十分之一。而同期约有4,000家公司在全球其他地方设立了办公室。
“眼下企业正在重组业务以止损,”日中经济协会总经理北京所所长宫下正己说。“现在不是投资的时候。”
最近在青岛举行的一个旨在吸引外国公司的会议上,气氛同样凝重。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的六位日本高管里,没有一人表示计划扩大投资,都对今明两年的经济前景不乐观。
然而,也非所有日本公司都在后退。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松下计划从去年初开始投资超过500亿日元(3.5亿美元)建设新的家电工厂,神户制钢最近宣布将与一家中国公司组建合资企业。
但这些远远不足以修复中日经济关系。
东京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教授铃木一人称,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增强,而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摊牌正在吓退日本企业在半导体和新兴科技等领域的投资。
他表示,日本企业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立即复苏,因此没道理增加投资。“地缘经济担忧和缺乏透明度等其他因素,将使得它们难以像过去那样进行大规模投资。”
原文标题Japan Inc. Sours on China After Long Years of Brushing Off Risks
(新增自第11段起的内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