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541.42
    +148.58 (+0.91%)
     
  • 國指

    5,810.79
    +82.66 (+1.44%)
     
  • 上證綜指

    3,041.17
    +30.50 (+1.01%)
     
  • 滬深300

    3,537.48
    +16.52 (+0.47%)
     
  • 美元

    7.8258
    +0.0002 (+0.00%)
     
  • 人民幣

    0.9221
    -0.0007 (-0.08%)
     
  • 道指

    39,807.37
    +47.29 (+0.12%)
     
  • 標普 500

    5,254.35
    +5.86 (+0.11%)
     
  • 納指

    16,379.46
    -20.06 (-0.12%)
     
  • 日圓

    0.0515
    +0.0001 (+0.10%)
     
  • 歐元

    8.4421
    +0.0015 (+0.02%)
     
  • 英鎊

    9.8870
    +0.0110 (+0.11%)
     
  • 紐約期油

    83.11
    -0.06 (-0.07%)
     
  • 金價

    2,254.80
    +16.40 (+0.73%)
     
  • Bitcoin

    69,334.14
    -1,928.62 (-2.71%)
     
  • CMC Crypto 200

    885.54
    0.00 (0.00%)
     

金融海嘯元凶:證劵化變臉再度崛起

「證券化」(Securitisation)曾被視為2008年金融海嘯的元凶,但自上一次金融海嘯以來,證劵化的應用卻未必止息。到底證券化是什麼呢?而證券化近年又被應用在什麼領域上呢?今篇文章將逐一拆解!

證券化是什麼?

證券化,其實就是將一個債項的現金流以證券形式賣出。樓宇按揭就是一個好例子。置業人士無法整付購買心水單位,於是就要向銀行借貸,並按照按揭訂明的償款期還錢。銀行作為樓宇按揭發行人,擁有收取借貸人償貸的定期現金流入的權利,而證券化就可以讓銀行將這權利賣出予第三方。

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

若銀行再進一步,將一籃子的按揭包裝再出售,就誕生出2008年金融海嘯的熱門產品――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MBS更可分不同批次出售,每個批次的風險都會因應抵押品質素及償付次序而有所不同。原理上,市場上不同投資者都會因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來挑選理想的投資工具,是以不同批次的MBS的風險都可由能力相當的投資者來承受。這亦是證劵化的美妙之處。

風險錯配釀慘劇

遺憾的是,風險承受能力這概念本來就難以量化,不自量力的投資者會高估風險承受能力,著眼於回報的投資者會低估風險,市場對於「高收益」MBS的需求急增,MBS發行人為求賺取更大收益,甚至將低質素的貸款產品包裝出售來應付需求。結果,房地產泡沫爆破,MBS需求大降,銀行無法再將大量「按揭」迅速套現,於是陷入財務困境。

證券化再成焦點

上次的金融海嘯雖讓證券化留下了污名,但證券化的應用性卻沒有下降。

廣告

近年一個比較熱門的投資行業――飛機租賃,也許就是證劵化應用空間較大的一個領域。飛機租賃公司會先購買飛機,然後再租予航空公司,並從航空公司收取定期現金流入。租賃公司就可以將收取租賃收入的權以證券形式出售。若租賃公司將性質及租用期相近的租賃資產集合在一起,更可構造出類似MBS的工具。

除將租賃、貸款等債項的現金流證券形式轉售,規模龐大且流動性低的資產同樣可以被證券化。又以另一熱門投資主題――物流為例,擁有龐大物流基礎建設,如物流貨倉,的公司可以將此類流動性低的資產證券化,將從這些資產收取現金流的權益賣出,這樣做可以加快物流公司的物流網絡建設,因為將資產證券化再出售後,物流公司就可將出售所得資金再作投資

證券化可以提升公司的資本周轉,變相提高投資回報。之不過,投資者更要注意一間公司將資產證券化,藉此加速擴建網絡及營運周期的同時,有否依賴證券化來償債否則公司就有可能因證券化資產不受歡迎而陷入困境。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Oscar Yu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