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6,828.93
    +317.24 (+1.92%)
     
  • 國指

    5,954.62
    +123.36 (+2.12%)
     
  • 上證綜指

    3,021.98
    -22.62 (-0.74%)
     
  • 道指

    38,370.33
    +130.35 (+0.34%)
     
  • 標普 500

    5,042.35
    +31.75 (+0.63%)
     
  • 納指

    15,578.93
    +127.62 (+0.83%)
     
  • Vix指數

    16.50
    -0.44 (-2.60%)
     
  • 富時100

    8,038.47
    +14.60 (+0.18%)
     
  • 紐約期油

    81.55
    -0.35 (-0.43%)
     
  • 金價

    2,331.10
    -15.30 (-0.65%)
     
  • 美元

    7.8358
    +0.0001 (+0.00%)
     
  • 人民幣

    0.9243
    +0.0005 (+0.05%)
     
  • 日圓

    0.0504
    +0.0000 (+0.06%)
     
  • 歐元

    8.3818
    +0.0358 (+0.43%)
     
  • Bitcoin

    66,380.84
    +291.73 (+0.44%)
     
  • CMC Crypto 200

    1,423.66
    +8.90 (+0.63%)
     

金融科技成為主流的三個跡象

過去數年,金融科技在缺乏驚喜的金融業中掀起革命,不設分行的純網上銀行、電子支付系統和個人對個人(P2P)付款應用程式正改變消費者的理財習慣。

不少大型金融服務商均留意到有關趨勢,於是,部分企業選擇不重複發展能夠帶領變革的人才和技術,而是直接花大錢收購現有企業。

市場上收購交易繁多,現在就讓筆者分析足以證明金融科技成為主流的三項近期事件。

Visa收購Plaid

在1月中,信用卡行業巨企Visa(NYSE:V)宣佈簽訂以53億美元收購私人公司Plaid的最終協議。Plaid的技術獲得超過11,000間金融機構採用,消費者可在多個應用程式中方便地分享財務資料。公司的平台以多項措施保障客戶資料安全,包括端到端加密、強大的多重要素驗證功能和嚴格監察。

Plaid平台會在新用戶開設PayPal Venmo戶口後建立與他們銀行戶口之間的安全連結,讓客戶能利用流動應用程式轉賬。Visa表示,每四個擁有美國銀行賬戶的人中,便有一個曾經使用Plaid的服務建立鏈接,相當於超過2億名銀行用戶。

Intuit收購Credit Karma

在週一,Intuit(NASDAQ:INTU)確認其以71億美元收購金融科技初創企業Credit Karma的傳聞。Intuit是多個知名軟件的供應商,旗下產品包括熱門會計軟件QuickBooks、報稅常用的TurboTax以及預算規劃和追蹤工具Mint。

至於Credit Karma方面,這間公司則是個人理財服務商,為消費者免費提供信貸評分報告,並協助他們報稅和選擇貸款、儲蓄戶口和信用卡服務。目前,Credit Karma「在消費電子金融行業中擁有最多活躍會員,包括超過1億名用戶和3,700萬名每月活躍用戶」。 在過去五年,公司的用戶人數上升接近兩倍,平台吸納了逾100間金融服務供應商。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收購億創理財(E*Trade Financial)

上週,華爾街重量級企業摩根士丹利(NYSE:MS)宣佈將以130億美元全股票收購網上經紀行業先驅的億創理財。億創理財的網上交易平台擁有520萬個個人投資者戶口,在管資金達到3,600億美元,包括560億美元的低息存款。作為首批網上經紀商,該公司在推動普羅大眾進行股票投資方面貢獻良多。

廣告

億創理財的直接面對消費者模式將補足摩根士丹利的經營模式,同時協助擴大該行的理財業務。

投資者應注意的要點

隨著金融科技發展,金融服務變得更大眾化。正如筆者的萬里富同事Matt Cochrane寫到,金融科技能「讓普通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便宜和更便利地處理基本的金融工作」。 上述每間獲收購的企業不單達成了這個目標,更建立了應用程式和銀行戶口之間的連接,令公眾更了解信貸監察服務,並且鼓勵個人投資者參與股票市場。

金融服務行業正處於變革時期,每間獲收購的企業均能帶來改變。

正如那句老話所言:「假如不能力抗洪流,那倒不如隨波逐流」。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