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赴中祭祖 中國學者提三大意涵
前總統馬英九於周一(27 日)抵達中國,展開訪中之旅,並於周二赴南京中山陵拜謁國父孫中山,中國學者認為,馬英九此行具有三大意涵,包括他是兩岸分治以來首位踏上中國土地的卸任元首、連接兩岸共同民族記憶,以及馬英九有勇氣面對兩岸統一問題。
據《新華社》報導,周二上午 9 時許,馬英九一行抵達中山陵博愛廣場,一路拾級而上,進入祭堂。面對國父孫中山石刻坐像,馬英九一行靜默肅立。司儀宣布祭祀典禮開始,馬英九向孫中山敬獻花環。
隨後,司儀宣讀祭文。祭文歌頌孫中山的豐功偉績和高風亮節,並寫道:「兩岸人民,同屬中華,炎黃子孫,振興民族,共創未來,薪傳綿延。九二共識,和平基礎。蒼生為念,百姓謀福,共同發展,永繼無疆。」
祭文宣讀後,馬英九一行集體默哀一分鐘。隨後,馬英九與隨行主要成員進入墓室,憑弔孫中山先生棺槨。馬英九並在祭堂耳房題寫「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以志紀念。
馬英九在致詞時表示,孫中山於清末成立興中會,登高一呼,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建國理想,「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
馬英九是首位訪中的中國民華卸任元首
馬英九是 1949 年以來首位訪問中國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在目前兩岸關係大背景下,此行無疑備受各界矚目。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旗下微信公眾號「聚焦中國 ChinaFocus」報導,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表示,無論是時間的選擇,還是行程安排,馬英九來訪都極具象徵與宣示意義。
「陸游在其詩作中曾寫道『家祭無忘告乃翁』,自古以來中國人遇到重要的事情,就會拜祭祖先告知,慎終追遠,這是我們重要的文化傳統。馬英九選擇在清明時節回鄉祭祖,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才會選擇的方式。他是在用這種行動來表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也是對中國人這個身份的認同和宣示。」李曉兵說。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季燁也說,馬英九赴大陸祭祖,成為 1949 年以來卸任總統赴陸第一人,「這本身就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突破」。
連接兩岸共同民族記憶
根據官方公布的馬英九 12 天行程,李曉兵表示,每一個目的地都是經過精心安排。雖然此次行程的主題是祭祖和青年交流,但其中的深意遠不止於此。
湖南湘潭,是馬英九的祖籍所在地;武漢,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地;南京,是昔日國民政府所在地;重慶,是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陪都…… 從中山陵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到張自忠烈士陵園,不管是祭掃陵園還是參訪抗戰遺址,馬英九選擇的地方,連接起兩岸共同的情感、歷史及民族記憶。
馬英九有勇氣面對兩岸統一問題
與馬英九擔任總統時期相比,李曉兵認為,現在的馬英九在兩岸統一問題上「大有可為」。
「2015 年在馬英九的任期內,兩岸領導人實現了首次會面;2023 年的大陸之行,馬英九也創造了不少第一,這些都表明他是有勇氣和魄力來面對兩岸統一話題的。」李曉兵說。
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因為現實條件限制,在涉及兩岸統一重大問題上無法放手去做,但現在他可以擺脫先前諸多束縛,推動兩岸統一歷史進程。